分享

带状疱疹是癌前预警吗?

 Jim翟 2020-07-03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病毒通过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经过血液进一步传播,在皮肤上出现水痘。但大多数人感染后不出现水痘,即隐性感染,成为带病毒者。

嗜神经性病毒

此种病毒为嗜神经性,在侵入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后,可沿着神经移动到脊髓后根的神经节中,并潜伏在该处。

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如患感冒、发热、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及恶性肿瘤时,病毒又被激发,致使神经节发炎、坏死。同时,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着周围神经纤维再移动到皮肤,发生疱疹。在少数情况下,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性神经麻痹,如眼、面神经麻痹,以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症状。

超过50%的成人得过

据统计,50%以上的成年人一生中都会有一次带状疱疹发作。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有灼热感或神经痛。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老年重症患者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概率非常高。

年龄越大 疼痛越剧烈

带状疱疹疼痛表现为疼痛在身体的一侧,痛点部位不固定,呈闪电样、针扎样、撕裂、烧灼、放电样疼痛。疼痛部位有发热感。

疼痛在夜间12点至凌晨3点加剧,神经痛贯穿带状疱疹整个病程之中,疼痛时间长短不一。此外,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疼痛时间越长、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越高。

90%的病人经过治疗可治愈,不留后遗神经痛,但剩下10%可能由于病情延误等种种原因,会长期遭受后遗神经痛困扰。

危害不容小觑

导致失明

带状疱疹发生于三叉神经眼支者,可引发结膜及角膜疱疹,导致角膜溃疡而引起失明,严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引发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

当疱疹病毒由脊髓处的神经根向上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即大脑实质和脑膜时,就会发生病毒性脑炎和脑膜炎,表现为严重的头痛、喷射样呕吐、惊厥、四肢抽搐,以及意识模糊、昏迷,进而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驱发运动神经麻痹

疱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细胞及内脏神经纤维,引起运动神经麻痹。当病毒侵犯面神经和听神经时,出现耳郭及外耳道疱疹,可伴有耳深部疼痛、耳鸣、耳聋、面神经麻痹及舌前1/3味觉消失。

诱发胃肠道及泌尿道疾病

如疱疹出现在胸、腰及腹部,可诱发阶段性胃肠炎及单侧性膀胱黏膜溃疡等。

带状疱疹全身泛发

此时常伴有高热,并出现肺炎或脑炎,病情严重,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称为泛发性带状疱疹。国内外文献均有带状疱疹并发心肌炎、脑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猝死的报道。分析猝死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剧烈疼痛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致。因此,对老年带状疱疹一定要注意监测重要脏器,尤其是以往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者,有条件者最好住院治疗。

癌症的预警

带状疱疹如果发生在年过50岁的患者身上,会有一定的可能是癌症的预警,但并不是绝对的

带状疱疹患者中约12.1%合并内脏癌肿,51岁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合并癌肿达18%,所合并的恶性肿瘤以淋巴系统恶性肿瘤为最多,其他有胃癌、肺癌、肠癌、前列腺癌、食道癌等。

特别是一些以前得过带状疱疹的人,到了中老年又第二次发作,这就更有可能提示之后癌症发生的可能。

诊治关键在“早”

带状疱疹在治疗上特别强调一个“早”字,抗病毒治疗的最佳时间是在出现疼痛后的3~4天,若错失了最佳的用药时机,于事无补。

抗病毒药物

早期可静脉滴注或口服阿昔洛韦,也可口服万乃洛韦或泛昔洛韦,或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或膦甲酸钠,可控制病情。

皮质类同醇

疼痛严重者,无严重并发症或禁忌证时,可在早期口服泼尼松15~30mg/d,1周后渐减量。早期用药可消除神经根的炎症。疱疹性神经痛用泼尼松后,可以减轻神经炎后期的纤维化,因而亦可减轻疼痛。

镇痛药物

抗抑郁药:主要药物有帕罗西汀(塞乐特)、氟西汀(百优解)、氟伏沙明、舍曲林等。

抗惊厥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麻醉性镇痛药:以吗啡为代表的镇痛药物。

非麻醉性镇痛药:包括NSAIDs、曲吗多、乌头生物碱等。

物理疗法

可用紫外线局部照射、音频电疗法和氦氖激光照射,用来消炎止痛,缩短病程。

神经营养剂

常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或静滴。

抗感染药物

应结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生素。水疱未破时,可外涂金霉素甘油或硫磺炉甘石洗剂。如水疱已破、有糜烂面时,可外涂6.5%新霉素软膏再加消毒纱布包扎。渗液多时,可用0.5%新霉素溶液湿敷,然后再外用软膏。如疱疹累及眼睑部,可用疱疹净滴眼液或金霉素眼药膏。头皮有破损时,应尽量剪除局部头发,保持创面清洁,预防感染。

神经阻滞

重度疼痛,用药物难以控制时,即应考虑直接有效的感觉神经阻滞疗法。阻滞定位的选择应取决于病变范围及治疗反应。

神经毁损

射频温控热凝术行神经毁损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疗方法。神经毁损治疗还包括内侧丘脑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马刀或X刀),手术硬脊膜下腔脊髓背根毁损治疗、垂体毁损、交感干神经节毁损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