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晨碎语 | 聪明与成就(20.06.25)

 昵称815848 2020-07-03

昨天,继续听明朝那些事儿。

海笔架出场了。

人和人差别很大。

有的孩子,可以很轻松的读清华,读北大;

有的孩子,读个高中还只能读个高收费的民办的;

还有一些,民办高中也考不取。

现在这样,古代也是这样。

杨挺和13岁中举,张居正12岁中秀才,如果不是有人看中了他,要降大任而劳其筋骨,正常情况,13中举人也没啥问题。

相比之下,海瑞同志就差多了,四十多岁才中了个举人,又考了几次进士,没中,就算了。

挺有自知之明。

当然,比海瑞更差劲的还有,

比如范进,比如蒲松龄。

这里面,或许有试卷的问题,有考场纪律的问题,有阅卷的问题,有发挥失常的问题。

但大概率是由于人本身的问题。

人和人的聪明程度不同,高分低能的有,高分高能的多。

当然,仅仅聪明是不够的。

还要努力。

想说的是,聪明和成就没有必然的关系。

比如海刚峰同志,不是很聪明,但成就很大。

四十多岁以举人的身份担任了个没品没级的县级教谕,明朝那些事儿上说相当于县教育局长,从品级权力看,还不如现在的县教育局长。

最后,没几年,伙计竟然干到了正部级大领导,在历史上留下了很重的一笔。

这里面,有海瑞同志的勤勉为公、正直无私的优良品质的因素,有被更大领导赏识的原因,也有机缘机遇的因素在里面。

如果仅仅是正直无私,估计有十个脑袋也被砍掉了。

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聪明和成就没有必然联系,尤其是当官从政的成就。

比如杨慎,比如唐伯虎,都很聪明,聪明程度能甩海瑞十条大街,但于国家社稷贡献不大。

比如严嵩,比如严世蕃,也很聪明,聪明程度也能甩海瑞七八条街,官当的很大,但做的都是些祸国殃民的事儿。

当然,同样情况下,还是聪明一些好。

比如杨挺和,比如王阳明,比如徐阶,比如张居正,都是做大事成大事的聪明人。

他们做的很多事儿,海瑞同志做不了。

记于2020年6月25日

公众号IDkbwdwys00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