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中生物课本重要概念整理(三)

 anan_wang 2020-07-03

1. 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 渗透压: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3. 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4.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5. 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6.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7. 突触小体: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突触小体。

8. 突触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9. 言语区:言语功能与大脑皮层某些特定区域有关,这些区域称为言语区

10. 运动性失语症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11. 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积累经验的过程。

12. 记忆: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13.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14. 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15. 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16. 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17.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集中分布的场所。

18. 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19.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

20. 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21.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2. 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23. 体液免疫: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24. 细胞免疫:T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5. 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

26. 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27.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28. 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29.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微量有机物。

30.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种子

31. 极性运输: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地运输。

32. 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

33. 生长素类似物人工合成的具有与IAA相似的生理效应的化学物质。

34. 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35.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36.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7.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38.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39. 种群密度: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40. 出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即可在线报名1对1量身定制教学!

高中生物课本重要概念整理(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