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与经方】矢数道明:茵陈蒿汤 日本汉方临床应用

 光年中医骨伤科 2020-07-03

茵陈蒿汤

别名:茵陈汤

《伤寒论》《金匮要略》

茵陈4克  栀子3克  大黄1~2克

原法先煎茵陈,然后加入其它二味再煎。但通常多同煎。

【应用】此为清解阳明病里实热之方药,多用于卡他性黄疸之初期。但无黄疸之里郁热,即所谓胃肠内热蕴蒸,热迫心胸时亦可用之。

本方主要用于卡他性黄疸、流行性肝炎、血清肝炎、荨麻疹、皮肤瘙痒症等;亦可用于口腔炎、舌疮、眼目痛、牙龈炎、脚气、肾炎、浮肿、子宫出血等。

又可转用于胸中苦闷、不安、失眠等植物神经失调症,神经官能症、血脉症(类似妇女之更年期障碍,为日本独创之病名,以下同一译者注)、巴塞杜氏病等。

【目标】里有郁热烦闷,或发生黄疸者为主要目标。下列诸证参考用之。

上腹微满,胸部、心脏部苦闷不快,胸有阻塞感,口渴、便秘、腹满、小便不利、头汗出、头眩、发黄等证。若无黄疸,里有郁热,亦适用。脉虽多紧,但有时亦有例外。

【方解】本方为清泻里有郁热之剂。茵陈蒿有消炎利尿之作用,去所谓久蓄于里之郁,且对黄疸有特殊治疗作用;山栀子亦有消炎、利尿之功,治疗胸中郁热迫于心而烦闷,治黄疸亦有特效,大黄为缓泻消炎之药。三者合之,清泻郁滞之里热,疗黄疸以及其它病证。

【变方】茵陈五苓散为五苓散加茵陈4克。治黄疸、发热、口渴、小便不利,两方虽相同,但此方用于轻症无里实证,腹壁软,胃部常有振水音者。

【主治】

《伤寒论●阳明病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里热越表之意),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久热、内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黄疸病门》:“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谷疸乃由胃中湿浊停滞,产生胃热,湿热与食滞互结而发为卡他性黄疸。即由食毒、水毒,热毒三毒而发为黄疸。

【鉴别】

●茵陈五苓散:黄疸,证轻略偏虚,以口渴小便不利为主。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心下胁下紧满,此类有胸胁苦满及呕吐。

茵陈蒿汤

【辨证与辨病】

本方载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作为黄疸的专剂,是张仲景有名的处方,因此,黄疸是本方当然的投药指征。此外,具有心下痞满、连及两胁,伴有恶心、口渴、小便少、尿黄、大便秘结者,即便没有黄疸,也是本方的辨证要点。

【类方鉴别】

茵陈蒿汤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栀子柏皮汤证,均以黄疸为主症。但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有太阳表证,以此区别于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茵陈蒿汤证不但比栀子柏皮汤证,而且有明显的胃肠症状。若身体壮实者宜茵陈蒿汤,身体稍弱者宜栀子柏皮汤。

茵陈蒿汤证、苓桂术甘汤证、五苓散证、半夏泻心汤证,均有心下痞满。但茵陈蒿汤证有口渴、小便不利、大便秘结、黄疸、舌质红、苔黄;苓桂术甘汤证有起则头眩;五苓散证有微热消渴,或有太阳表证;半夏泻心汤证有腹中雷鸣、呕吐或下利。以资区别。

图书名称(第一篇文章):

图书名称: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图书作者:李文瑞等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