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花三月,搜一搜瘦西湖的书画“朋友圈”(二)

 wfchengyzzs 2020-07-03

扬州人能够有瘦西湖是一种福气。特别是在烟花三月,瘦西湖更是美不胜收。自古至今,无数丹青妙手将她描摹入画。假如我们去搜一搜瘦西湖的朋友圈”,会发现什么?

上篇说到,艺坛大V张大千“为寻石涛画扬州”,山寨“苦瓜滋味”,发了一条“朋友圈”《瘦西湖》,引来点赞无数。然而,要论跟扬州书画“朋友圈”的交情之深,张大千真的比不上黄宾虹。

黄宾虹:扬州十年勤学艺

同样是一位天才,百年巨匠,黄宾虹的书法、绘画、金石、诗词无一不精。才华、成就、声望均不在张大千之下。他与扬州,与石涛的渊源也更深。

黄宾虹黄宾虹(1865-1955),

原籍安徽歙县,出生于浙江金华。1884年,年方20岁的黄宾虹选择离家闯荡,文化昌盛的扬州就是他的第一站。望子成龙心切的黄父与扬州何园主人何芷舠是姻亲,黄宾虹带着父亲的信,投奔何园,开始在瘦西湖书画“朋友圈”中崭露头角。

何园  

何芷舠和曾任两淮盐运使的大收藏家程尚斋是好友,两人也是扬州最大的古玩书画收藏家,在当时的扬州书画“朋友圈”属于“不差钱,有好货尽管收收收”的活跃人物。他们不仅藏有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和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元、明大家的书画,还有明末清初石涛、弘仁以及邓石如、包世臣等人的作品。黄宾虹身入宝山,得以饱览,终日临摹不辍。   

黄宾虹在扬州两淮盐运使署谋了一个“录事”的差事

扬州人勤习书画的风气,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作风,也深深影响了黄宾虹。70年后,也就是1954年,黄宾虹在给弟子的长信中,还清晰地回忆了当年扬州访学的经历:“回忆我二十余岁,初至扬州时,有姻亲何芷舠、程尚斋两人运转,宦隐侨居,家富收藏,出古今卷轴,尽得观赏。” 

《杜甫诗意册》之一  石涛 作

他追随石涛在扬州的脚印,一边广泛读书,国学、新学无所不习;一边勤练书画篆刻,尤其爱去扬州郊外的瘦西湖一带写生。从1884年到1894年,年轻的黄宾虹在扬州盘桓10年,谋生读书,研习书画金石,开拓了眼界,丰富了书画艺术知识,为他后来成为中国艺术巨匠奠定了基础。

《柳村归艇图轴》  黄宾虹 作扬州十年,是黄宾虹艺术人生的重要驿站,扬州学艺给黄宾虹打下了极深的烙印。 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黄宾虹在扬州先后收藏珍贵古书画三百件,尤多明代和他最珍爱的石涛等大家的作品。1953年,90高龄的宾虹老,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赋诗一首:

“堂上娟娟竹,悠然见淡游。南风时隐几,不复梦扬州。”

扬州,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陈崇光:黄宾虹心中第一人

晚清的扬州诗柳繁华,依然是中国画坛重镇,汇聚很多一流大家。

以扬州人陈崇光(1838—1896),后改字若木,为清末扬州画派领军人物,吴昌硕赞其“笔古法严,妙意从草篆中流出”。

当时的扬州“闻七百余人以画为业外,文人学士近三千计,惟陈若木画双钩花卉最著名,已有狂疾,不多画,索值亦最高。”黄宾虹扎进了陈崇光的书画“朋友圈”,是如鱼得水。

《麦间野雉图轴》  陈崇光  作

黄宾虹向陈崇光学习山水、花鸟,对陈崇光推崇备至,赞誉他是当时扬州国画界第一高手。说:“陈若木崇光,双钩花卉,极合古法,人物山水,各各精妙。”称其画:“沉着古厚,力追宋元。”他认为友人陈师曾译著的《中国文人画之研究》一书,仅谈到扬州八怪而止,没有留给陈崇光应有的历史地位,是大大的遗憾,为其打抱不平。后来还为陈崇光的山水手卷《康山草堂图》亲笔题了篆额。

陈崇光的人物画(局部),勾画精准,设色精妙

2016年11月到次年的1月,扬州双博馆与浙江省博物馆联手,在扬州举办了“陈崇光·黄宾虹·扬州书画联展”。扬博挑选出馆藏的陈崇光30件代表作品,浙江省博精选馆藏的黄宾虹40件精品,涉及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备受艺术圈和扬州市民的追捧。                   

陈崇光的花鸟和人物画无不精彩绝伦翻开泛黄的卷轴,美人依然眉目如画,花鸟似乎妍丽如初,只是时光已经在笔墨之间不经意地流逝……回首那曾经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旧时的回忆依旧,只是少了几分郁结,几分繁华,多了几分沧桑。“联展”上,一幅《白塔秋光图轴》颇为引人注意,一片山水草木中,高耸的白塔尤为显眼。题款:白塔秋光。甲午秋日。陈崇光。

作品呈现的是扬州瘦西湖的景致。值得一提的是,陈崇光的画中白塔右上方出现的一座古桥,仅有工字型的桥身,却没有发现五亭,这明显是遭遇兵祸被焚毁的五亭桥实景。与1930年春张大千作的《扬州瘦西湖》一样,五亭桥,有桥无亭,应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白塔秋光图轴》  陈崇光 作

张大千的《瘦西湖》

晚清的甲午年是1894年,这一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丧权辱国之痛深深地刺激了中国知识分子,也惊动了一向平静的扬州古城。因此这幅瘦西湖画上,亭桥残破,草木萧瑟,惟有一枝白塔戳破晴天,不甘和不屈之气跃然,也颇为符合主人的心境。           

《湖上泛舟图轴》  黄宾虹  作

联展上多幅黄宾虹画作,描绘了江淮一带的自然风景,尽显扬州郊外清丽山水。陈崇光开启了扬州近现代山水画的新篇,而黄宾虹早期画作,显然受陈崇光的影响很深。

斗法:张、黄各发表情包

黄宾虹是颇为自负的,百年来,他以“独行之士”的“任性”,独立于各种风气之外,成为书画“朋友圈”中的一股清流,更以一句“我的画,50年后才能为世人所知”,震撼中国画坛。如他所言,如今,他已加入艺术市场“亿元俱乐部”,成为资本追捧的明星,倘若宾虹老有知,又该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个什么样的表情包呢?

黄宾虹的绝笔巨制《黄山汤口》,在2017年,

以3亿元高价拍卖,加上佣金达到3.45亿元。

眼界极高的黄宾虹,对石涛、对陈崇光,是充满崇敬的。对张大千以模仿名家的假画来游戏笔墨、游戏人间的举动,黄宾虹是不屑的。张大千在艺成后,忍不住手痒,把黄宾虹“坑”了一把,此举颇不“厚道”。

黄宾虹在灵隐山下写生

此事据说是这样的:黄宾虹有一幅石涛精品,张大千屡次想借来赏玩,但黄宾虹就是不借。也许黄宾虹也防着张大千借去临摹调包。但想不到,鬼灵精怪的张大千索性临摹了一幅石涛手卷,然后放在自己的老师曾农髯那里——收藏圈的术语叫“埋地雷”,静候黄宾虹“踩雷”。

20年代中期(1926或1927年)海上画家雅集,

吴昌硕(前右一)、张大千(前左一)、

方介堪(左二)、黄宾虹(左三戴墨镜)、

于非闇(右二)等合影

果然,黄宾虹看到了画,以为是石涛真迹,爱不释手,执意要买。曾农髯就让黄宾虹去找张大千谈。张大千看到黄宾虹居然要收藏自己仿的石涛画作,心里别提多得意了。但他不动声色,装着淡定的样子,对黄宾虹说:就用这幅画换你不肯借的石涛那幅吧。黄宾虹真的立马答应了,“雷”被踩了!

就这样,张大千用自己的假画换来了一张石涛真迹。以黄宾虹的眼力和才华,他应该不久就发现自己上当了。不过,以他的涵养和名气,也不好发作,一定隐忍在心。

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

若干年后的抗战时期,张大千以保护敦煌文物的名义,一头钻进敦煌石窟,花费两年时间,临摹了大批敦煌壁画,然后全部携回在国内各大城市巡回展览,高价兜售叫卖。这一回,黄宾虹没有再忍。

此时的黄宾虹已是国内的论画权威,他发了条“朋友圈”评价张大千:

“鄙见于大千素不钦佩,观其所临敦煌古迹,多以外形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梦见,而竟标价至五百万元(一幅之价),仿佛巨额定价,即可抬高艺术品本身价值者,江湖习气,可慨可憎。”

张大千的敦煌临摹壁画。黄宾虹颇不以为然:“多以外形为重,至唐人精神,全未梦见,江湖习气,可慨可憎。”

在自古以来艺品与人品并重的中国艺坛,他的这番话其实说得很重,流露出相当不待见的意思。

大师画作,固然技艺高超;欣赏画作,也非常人功力能及。画坛轶事,名家斗法,徒留我辈心向往、神追忆。石涛、陈崇光、张大千、黄宾虹……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大V,赞之者、学之者不计其数,让扬州瘦西湖的书画“朋友圈”精彩纷呈,也让扬州这块土地文采风流绵延悠长,至今不辍……    

《白塔秋光图轴》(局部)  陈崇光 作

烟花三月,搜一搜瘦西湖的书画“朋友圈”(三)继续为您讲述。

/ 图片供稿 /

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何园管理处、李海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