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名曲二十七 雨打芭蕉

 闹市孤猴 2020-07-03

中国名曲  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是中国汉族民间器乐曲。乐谱最早载于1921丘鹤俦所编《弦歌必读》,后由潘永璋改编,成为广东音乐代表性曲目。

曲首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人们的喜悦之情,然后接以句幅短小、节奏顿挫、并比排列的乐句互相催递,短促的断奏,犹似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最后为气氛热烈的快板段落,风格朴实清新,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表现出人们的欣喜之情,极富南国情趣,体现了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

1. 寓意情深

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冲《点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2. 乐曲来源

大中华粤乐队演奏的第二张唱片曾加入西洋乐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中南区代表团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在曲中加入了笛子和碰铃等乐器,音乐表演热情而富有生气。

其后不同时期改编者们曾从结构、配器和多声效果等方面对此曲进行探索加工,而使乐曲在艺术形式上日益成熟而臻于完美最早一张唱片由粤乐名家吕文成等三人演奏,风格朴实无华,显现出广东音乐早期的清新格调。

解放初期,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时,广东代表团在乐队中增加了笛和碰铃等乐器。20世纪60年代初,方汉又通过多声、配器等作曲手段加以改编,更为优美动听;最后的慢板尾句用高胡领奏,清新愉悦,别有情趣。十年动乱中,又经人改编,在结构层次安排和配器等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法,并易名为《蕉林喜雨》。

粉碎四人帮后,才得以正名。50年代初,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时,广东代表队演奏了《雨打芭蕉》,由于增加了笛子和碰铃,更显得充满热情,富有生气。后来又经过多次改编,配上了多声部,采用了一些新的作曲技法,音调更加精彩,别有情趣。

据传是何柳堂作曲,尚未证实。乐谱初见于1917年左右丘鹤祷编著的《弦歌必读》。后经潘永璋执笔整理。乐曲表现的内容据陈俊英解题说:广东古曲之一,描写初夏时节,雨打芭蕉淅沥之声,极富南国情趣。

1.      曲式结构

乐曲材料源于八板的变体。通过放慢加花等手法变奏,并用节奏的顿挫,连断对比和对旋律乐句的短碎处理,使之形象生动,音乐优美动人。乐曲一开始,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出人们的欣喜之情。接着句幅短小、节奏顿挫、并比排列的乐句互相催递,音乐时现短促的断奏声,犹闻雨打芭蕉,淅沥作响,摇曳生姿,体现了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的风格。

4. 曲式分析

《雨打芭蕉》是广东音乐中受群众喜爱的乐曲之一,它的旋律优美流畅,标题形象显明,乐曲结构紧凑。以五声为骨干,加四七两个偏音,很有地方特点。自问世以来有不同风格的演奏版本,原为两段,现今演奏增为三段。

第一段:此段由以合头、合尾的手法相互紧密衔接的三个乐句组成,其旋律紧密衔接、优美抒情,歌唱性很强,演奏得连贯而流畅,表现了人们欢快愉悦的心情,也展现了诗情画意般的岭南风光。前两个乐句以改头不换尾的方式展现,而后两个乐句则以换尾不改头的方式展现。如此一来,中间的乐句就成为了第一短三个乐句的联系桥梁,让三个乐句保持高度的统一性的,但同时也有着明显的变化,连贯流畅,混若天成,不管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还是在音乐动听性方面都不可不谓精妙绝伦。

第二段:这是一个与第一段旋律个性形成对比的展开性段落,以一连串节奏顿挫、旋律跳跃轻盈的分裂短句,轻盈的顿音和旋律的切分进行,表现出运动着的落雨变化,更表现出人们观赏落雨、喜看芭蕉丰收时的活泼、轻快心情。这段音乐的特点在于句幅短小、气息紧凑,包含大量连续不断的垛句,以旋律模仿雨打芭蕉的声音。仔细听来,能够使人真切地感听到雨打芭蕉的淅沥之声,如见芭蕉婆娑摇舞之态,极富南国情韵。

第二段与第一段的旋律存在明显对比,仿佛是由诗情画意的岭南风光突然转换到雨打芭蕉的乡土田园景致,从而增强了两段音乐的联系性,营造出一种大雨突然而来的气氛,更能深刻展现音乐变化,充分表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

第三段:旋律在围绕商音旋转之后,以宫音为新的调式主音结束了全曲,似还有新意延伸,让人回味无穷。与传统广东音乐相比,这一段音乐更具哲理深思,通过简短而深沉的音乐对第二段急促、清脆的音乐进行总结。以抒情替代第二段的呼啸,不仅准确表现了雨打芭蕉的前后过程,也深刻表现了对雨打芭蕉的深思。

1.    内涵分析

音乐作品的内涵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除了乐曲本身之外,还需要联系时代背景、文化艺术等。从乐曲本身来看,《雨打芭蕉》无疑是传统民间音乐的上乘之作,其充分利用音乐特性,准确表达了雨打芭蕉这一情境,更进一步延伸渗透了雨打芭蕉的情感与深意。在秉持广东音乐清新、流畅、活泼风格的同时,《雨打芭蕉》更融入了传统广东音乐少有的人生喟叹和哲理深思,使其在广东传统音乐历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同时也更具内涵。

从时代背景来看,《雨打芭蕉》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较为坎坷的经历。早在20世纪10年代,《雨打芭蕉》的雏形就已经出现,并在之后被各音乐人进行不断改编,乐曲在艺术形式上才逐渐臻于成熟与完善。在建国后,《雨打芭蕉》就成为了广东传统音乐的重要代表作。不过在十年动乱期间,受政治因素影响《雨打芭蕉》一度被易名为《蕉林喜雨》,不过好在之后得以纠正,才让这一经典音乐作品能够以最正确也最适合它的形式呈现,表达对风雨交加局势的担忧以及对平静安宁生活的期盼。

从文化艺术来看,《雨打芭蕉》有着极其深刻的“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细赏《雨打芭蕉》,不难从中解读出我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识与思想,尤其是“万物共生,天人合一”的思想。雨打芭蕉只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个场景,但是却蕴含了人不同的思想情感。“雨打芭蕉”虽然只具有两个意象,但通常却包含了两组存在差异的四个元素,分别是“雨、芭蕉、夜、愁”和“雨、芭蕉、春、喜”。

《雨打芭蕉》这首乐曲也是如此,既包含了对风雨交加局势的担忧,也包含了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将人的情感与天地万物紧密联系起来,基于人与自然传递了“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2.    乐曲作者

中国民间乐曲《雨打芭蕉》是广东的传统音乐作品,关于乐曲的作者存在争论。据传是何柳堂作曲,但是,该传闻至今尚未被证实。乐谱初见于1917年左右丘鹤祷编著的《弦歌必读》。后经潘永璋执笔整理。

3.    乐曲意义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

《雨打芭蕉》是一部经得起时间和历史考验的经典作品。今天这部作品的创作时间据今天已逾近百年,但是其仍然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这都得益于该曲的动人旋律与震撼的艺术感染力。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演奏版本的《雨打芭蕉》体会到,从事民族器乐演奏的音乐家们演奏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表现手法也更为丰富。当然,那份朴实清新的旋律,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依旧富于诗意、亘古流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