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锦宁大捷——我,一个普通辽东士兵眼中晚明的辉煌与挣扎

 史误潜力 2020-07-03

小人名叫陈太平,明朝万历三十年出生于辽西宁远城,与辽东地区一河之隔。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辽东地区就成为明朝的用兵重地,因为这里不但有虎视眈眈的蒙古族,还是少数民族的部族聚集地,冲突时有发生。父母为我取名“太平”,也是希望战乱能早日结束。可遗憾的是,辽东好像被下了诅咒一般,形势愈加严峻。在我十六岁那年(万历四十六年),统一了女真部落的努尔哈赤以“七大恨”祭天,正式开始起兵反明,辽东地区再次陷入动荡

当时邻居们都说这个人是“忘恩负义”,朝廷给予了他一切,到头来他却要公开造反;还有人说,他是已故辽东总兵李成梁的“义子”,他的一切都是在李成梁的扶持下得到的。这些都是邻居们说的,有没有真凭实据,咱也不敢问,咱也不敢说

广宁失守

努尔哈赤的反叛引起万历皇帝的重视,于是,就派了杨经略率领40余万人进行“平叛”(后来又听老人说,那个数字是吹的,实际只有15万人)。可也不知道为什么,杨经略在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面前不堪一击,被一举击溃,后金又趁势拿下了开原、铁岭、辽阳、沈阳等地,辽东全部沦陷。

为了阻止后金继续扩张,朝廷派了熊廷弼前来广宁,据说他与总兵王化贞不和,连广宁也给丢了,最终还落得个“传首九边”的悲惨下场。广宁向来都是辽东总兵府所在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广宁的沦陷让辽西局势更加岌岌可危,在《三朝辽事实录》中甚至有这样的评述:

东事离披,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捐弃全辽,则全局无可布矣

熊廷弼之后,接任辽东经略的是王在晋王大人,他坚持将山海关以外的防线、村落全部焚毁、撤入关内,这让天启皇帝的老师孙承宗孙大人很不满,孙大人还专门与之讨论了七天七夜,可王大人十分固执,坚决放弃关外。于是,孙大人就通过天启皇帝将其调离,而孙大人亲自出任辽东经略,并提拔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袁崇焕、赵率教、满桂等人皆出自孙大人之手,这些人都是明朝抗击后金的中流砥柱

孙大人为了应对后金的步步紧逼,在调集军队的同时,也向全国发出辽西征兵令。本来,我只想像我的名字一样平平安安过个小日子,但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我还是懂的,于是,就毅然参军,并被就近分配到宁远城。我想不到的是,在接下来短短数年,我却能够亲历晚明在军事上的最大辉煌。

宁远大捷

参军之初,闲暇之余经常能够听到关于熊大人和王大人的传言,说二人不但是政见不合,而且还是“对立群体”。熊大人得罪的不仅仅是王大人,还有王大人背后的政治势力。本来他罪不至死(要是该死,就不会拖了4年),但是,那些人硬是通过各种手段最终将他除去。

当时对此很是不解:女真人都打到家门前了,怎么还能让这些是是非非影响大局呢?内部都不团结,怎么和人家外人斗?我都懂的道理,官员们不可能不懂,想来也许只是传言,也没当回事,直到孙大人被革职,我才隐约懂得了什么是政治

孙大人被撤

孙大人接任经略后,时常与袁大人他们出关勘察地形,有时甚至还会出宁远。在他们的努力下,宁远和山海关之间曾被王化贞和熊廷弼焚毁的地方又开始有了生机,不但构筑了防御工事,还让以前关外的居民返回种田,他们说这样就不用为军队的粮食犯愁了。经过多年经营,一条围绕宁远的防线被打造出来,宁远至山海关蔓延200里,宁远至右屯又蔓延200里,就像一个三角,可以相互策应

对于我们普通士兵来说,袁大人是个好官,他负责宁远城的防御,他除了安抚百姓外,还经常深夜到城楼查防,对士兵们问寒问暖,这让我们很感动,也更坚定了我们保卫宁远的决心

然而,好景不长,孙大人不知什么原因被革职了。当时军中都炸锅了,并不单单因为孙大人是皇帝的老师,而是因为他镇守辽西的这些年,女真人根本不敢进攻,反而是明朝的军队还能时不时出击一下。我们最担心的,是孙大人的继任者能否做到这一点,毕竟,宁远处在辽西的最外围,如果女真人来犯,这里就是第一战场。

后来证明,我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孙大人的接任者叫做高第,最突出的能力就是阿谀奉承,但他和宫中大太监魏忠贤走的很近,于是,阉党就竭力提拔他。辽东经略可是比我们袁大人的官位要高得多,让这样的人来当经略,众将士的心都跟着悬了起来。

高第的战略和王在晋一样,就是撤到山海关防守,因此,他到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令把“关宁防线”给撤了,右屯、大凌河、锦州、小凌河、松山、宁远等地皆在撤离范围,这等于让孙大人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将关外地区拱手相让啊!

打赢了

袁大人据理力争,还多次向朝廷上奏,然而,高第手中有皇帝御赐的尚方宝剑,朝堂上还有阉党支持,袁大人的奏疏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时,袁大人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举动——独卧孤城、以当虏耳!高第也无可奈何,就把其他地方全撤了,留下宁远孤零零屹立在山海关外。

天启六年正月,后金军看到宁远孤立无援,就大军来犯。没想到在袁大人的指挥下,在我们宁远城不足2万军民的齐心协力下,竟然重创了八旗军和努尔哈赤。宁远保住了,但,觉华岛沦陷的消息还是给了我们当头一棒,那里可是辽西的粮食储备库啊

宁远一战的胜利让“关宁防线”得到朝廷的重视,袁大人也被提拔为辽东巡抚,可我们都知道,后金不会善罢甘休

锦宁大捷

宁远一战之后不久,后金的大汉努尔哈赤就去世了,他的儿子皇太极继位。继位之初是政权最动荡的时候,因此,袁大人趁机提出了议和的请求,皇太极也答应下来。我们这边趁着议和赶紧修筑工事,而后金那边也没闲着,他们把朝鲜给打了,并掠夺了大量的财富。由于双方在议和前提上有着太多矛盾,最终不欢而散,战争,好像已经无法避免了

天启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极率领大军从沈阳向辽西进逼,这次他们的目标是锦州。因为广宁已经被他们占领,广宁的南边就是锦州,也是袁大人新构筑的防线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双方的战前部署

明朝

得到皇太极出兵的消息后,袁大人不敢懈怠,立即加强所有防区的警戒:

命孙祖寿移驻山海关,黑云龙移驻一片石,满桂移驻前屯;

锦州的防务由总兵赵率教和镇守太监纪用居中调度,副总兵左辅为左翼,副总兵朱梅为右翼,贾胜另外领一支奇兵东西策应,守城明军及修城班军、民夫等共有3万人;

辽东巡抚袁崇焕和内镇太监刘应坤驻守宁远;

后金

十一日,皇太极亲率6万大军,以两黄旗和两白旗为中路,跃过大凌河;

大贝勒代善、二大贝勒阿敏等人率两红旗和镶蓝旗为右翼,直逼锦州城;

三大贝勒莽古尔泰率正蓝旗为左翼,他的目标是右屯卫;

同日,三路大军会师锦州,将锦州团团包围,在城外一里的地方安营扎寨。期间,后金曾遣返400名我朝降卒,但赵总兵害怕奸细混入其中,拒不接纳。

锦州之战

虽然我朝和后金的辽西一战避无可避,但皇太极的出兵还是让人有点琢磨不透。因为以前攻城拔寨,后金总是选择在秋冬季节,觉华岛一战也正因为是在隆冬、海面结冰,这才让后金得了手。可这次在夏季出兵,还真是反常,也不知久处塞外的八旗军能否受得了这份炎热。但可能这也就是兵法中常说的“出其不意”吧。

对于后金突然出兵,镇守锦州的赵率教确实感到意外,因为按照他和袁大人的推测,后金即便出兵也是在秋冬,锦州还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为了拖延时间、等待援军,赵率教在和太监纪用商量后,决定开始和后金议和谈判。可是,皇太极并没有中计,五月十二日,在谈判的同时,皇太极就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赵率教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与副总兵左辅、朱梅亲自登城督战,明军火炮、矢石齐发,后金军损失惨重。《清太宗实录》中记载:

午刻,攻锦州西隅。明三面守城兵来援,火炮、矢石齐下,我军大损,遂退五里而营,谴官调取沈阳兵

真实情况是:后金军损兵折将,在火炮的威慑下,根本不敢继续在城外一里距离扎营(火炮射程之内),退到五里之外。只不过,清朝人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说的更委婉。其中还表明一点,那就是皇太极又调集沈阳军队前来支援了

赵率教在等待援军,皇太极也在等待援军,于是,锦州就出现了最尴尬的一幕:从五月十二日开始,围城、攻城从未停歇,但双方使者也频繁来往。当然,这主要是说我朝的使者,他们可以去见皇太极,但皇太极的使者从来没能进入锦州城。为什么?因为赵总兵奉行一个原则:不出城迎战、不开门见敌、不纳降卒、不听劝降!这简直就是油盐不进啊,后来皇太极干脆也撕破脸了,不再接见明朝使者,困死锦州城。

双方的增援又是什么情况呢?

袁大人在得知锦州被围后,就让镇守在前屯的满桂率领部分官兵增援锦州,可是却遇到了后金的护粮军,险些被围,后来后金又去了援兵,满桂只好折返到宁远城;

后金从沈阳调的援军在五月二十五日就到达锦州和皇太极汇合。可皇太极只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佯攻锦州,他却带领大部队转头攻打宁远,也由此拉开了宁远一战的序幕

宁远之战

在锦州被围之后,我们宁远城也加强了防御和戒备,而满桂总兵的到来更是如虎添翼,袁大人也有了更多的备战方案。与上次和努尔哈赤交手不同的是,袁大人没有竭力防守,而是让车营都司李春华大人率领车营步兵1200人在城外挖壕列阵,总兵孙祖寿在西,总兵满桂、副将祖大寿、尤世威等人在东,其余人分散各地,作为策应。

五月二十八日,潮水般的后金军出现在宁远城北面,并分成九营完成了对宁远的环围之势。满桂、祖大寿、尤世威率我军精锐出城二里,严阵以待。

然而此时,后金内部却对是否开战产生了分歧,皇太极和阿济格坚持一战,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等人却不同意冒然攻城,毕竟,努尔哈赤折戟宁远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呢。皇太极怒斥众人:

昔皇考太祖攻宁远不克,今我攻锦州亦未克。似此野战之兵,尚不能胜,其何以张我国威耶!

(《清太宗实录》)

说完,皇太极就带领阿济格和其余诸将向宁远发动进攻,代善等人也紧忙跟上。

当时我镇守城墙,可双方正面冲击的场景还是让我叹为观止:满桂总兵等人率领骑兵与皇太极的骑兵在宁远城外展开角逐,马颈相交,刀兵纷飞。与此同时,袁大人亲临城楼指挥火炮配合满桂总兵的拼杀。这一战,从早晨打到中午,后金军死伤无数,我军也有伤亡,但满桂总兵和尤世威将军身中数箭依然死战不退。中午时,率先扛不住的后金军开始鸣鼓撤兵。

这次的宁远一战,由于满桂等人的奋死抵抗,后金军根本就没有攻到城下的机会,因此,这也被很多人看成是“关宁铁骑”与八旗军的正面较量。虽然八旗军人多势众,但我朝有火炮配合和袁大人的调度,八旗军丝毫不占上风。萨尔浒一战,我对八旗军的威名也早有耳闻,但此次“关宁铁骑”展现出来的必胜信念和强大战力却丝毫不逊于八旗军,我觉得,任何一支军队遇到这支铁骑都很难从容而退。

很遗憾,我处于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很庆幸,还有这么一支铁骑在保家卫国

当宁远激战的时候,那边活泼可爱的赵率教总兵又趁着后金军主力不在的机会,突袭了后金大营,获胜之后旋即撤入城内。这又惹怒了皇太极,他又带着大军去进攻锦州了。

六月初四凌晨,皇太极下令进攻锦州,其他三面佯攻,主攻南城。赵率教以不变应万变,还是那个套路:凭坚城、用大炮!打退了后金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直到傍晚,皇太极看锦州依然弹药充足,才下令撤兵。初五凌晨,皇太极开始从锦州全面撤退,到了大凌河时,皇太极命人将城墙毁去,然后离开。

初六,袁大人向朝廷上了《锦州报捷疏》:

此役大小数十战,后金解围而去,诚数十年未有之战功!宁锦大捷,赵率教在锦州,满桂在宁远,英勇杀敌,立有大功。臣请予以厚赏

在袁大人的奏折中,将战功归咎给了赵、满二位总兵,对个人功劳只字不提,实在乃心胸宽广的大丈夫,此举受到辽西军民的一致赞扬

“锦宁大捷”中,后金到底损失了多少人没人知道,锦州赵率教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有“不下二三千人”的报告,宁远这边在《旧满洲档》中记载是“宁远一役,死伤惨重,大军遂还”。清朝记录自己的失败往往都是把损失一笔带过,像这样“死伤惨重”的词汇很少看到,皇太极在宁远的损失可想而知

总结

作为一名亲历“锦宁大捷”的明朝士兵,对于这场战役我也有着自己的浅薄见解:后金之败,败于“急”,我朝之胜,胜于“固”

后金之急有两点:

一急粮草:

天启六年,辽东地区遭遇自然灾害,一时间粮食奇缺,根据《满文老档》中的记载,当时一斗粮食的价格达到8两银子,这在平时可以买4亩田地。擅长掠夺粮草的后金只好再度发动战争;

二急政权:

后金有“尚武”的传承。皇太极继位后,虽然拿下朝鲜让他的权威得到提升,但他是在阿敏的带领下打的,他还没有带领后金八旗取得任何一场大战的胜利,也就是说,他还没有让大家信服的成绩。其他三大贝勒本来就依仗战功、嚣张跋扈,如果再没有动作的话,势必会落人口舌,这对根基未稳的皇太极来说大为不利;

这两种情况的交集,使皇太极对形势的发展出现误判,也忽略了天气炎热的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悍然进攻锦州;

明朝之“固”有三点:

一固防御:

努尔哈赤与袁崇焕的宁远一战,袁崇焕也是胜在防御。后来在朝廷的支持下,袁崇焕更是对各地城池进行了加固,这增加了后金军攻城的难度;

二固死守:

后金军以前在与明朝的交锋中,有个习惯,就是诱敌出城,然后对决。这有利于发挥八旗军策马驰骋的优势,对步兵为主的明朝来说却是种掣肘。但袁崇焕坚持以防御为主,固城不出,这就迫使后金将骑兵改为步兵去攻城,优势全部丧失;

三固军心:

除了平时就注重安抚军民之外,孙承宗和袁崇焕打造的“关宁锦防线”的侧重点并非是各自为战,而是协同作战。每次作战都会单独安排一支部队作为策应,哪里需要支援,这支队伍就会旋即赶到。这支队伍的人数可能不多,但会在每个参战官兵的心里留下“我并非孤立”、“我有后援”的意识,这对稳定军心十分有利

另外,“锦宁大捷”中,明朝军队是以逸待劳,而后金则是长途奔袭,士气上后金军已经处于下风,这可能也是后金惨败的一个原因

尾话

“锦宁大捷”是继“宁远大捷”之后,再次由袁崇焕主导的一场大胜,如果说“宁远大捷”只是暂时消除了明朝君臣的忧虑的话,那“锦宁大捷”无疑让这些人彻底放松了紧绷的神经。当“国破家亡”的危机感消失时,他们对于袁崇焕的信任和支持也就大打折扣,这也为袁崇焕的悲剧收场埋下隐患

从“宁远大捷”到“锦宁大捷”,我亲历了晚明“回光返照”的辉煌;但是,在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的人事更迭中,我也看到了晚明的无奈和挣扎。当硝烟散去,朝堂又成为另外一个战场的中心,它决定的,不是险隘的“你输我赢”,而是大明朝的命运。可惜,作为一个普通的边关士兵,我只能看到开始,却猜不到结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