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督查检查静悄悄”应成为常态

 果呆 2020-07-03
  督查检查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晴雨表”。督查检查风气怎么样,是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推动形成良好政治生态的现实检验。毋庸讳言,督查检查过多过滥,迎来送往、热热闹闹,不仅暴露了作风积弊,更重要的是败坏了党风政风,增加了基层负担,干部群众对此非常反感。随着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督查检查搞“大动静”虽然只是个例,却反映出某种不良倾向:在个别地方督查检查过程中,迎来送往、层层陪同等不良风气试图卷土重来,这值得我们警惕。 

  督查检查,要坚持实事求是,这既是认识问题,也是态度问题,既反映能力水平,又折射责任担当。如果做不到实事求是,放不下“身份感”,习惯于兴师动众、层层陪同,醉心于搞轰轰烈烈的大动静、大场面,就不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摸透真实情况,查出普遍性问题,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钥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从实际工作出发,少些兴师动众、大张旗鼓,多些轻车简从、静悄悄来、轻悄悄走,如此才能接地气、通下情,真正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切实增强督查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事实上,不少地方在改进督查检查方式方法上作出了积极探索。比如,山西提倡“静悄悄”地督查检查,多采取不发通知、不听汇报、不用陪同、不要求专门准备材料、不预设路线等方式,多到工作现场查看实际情况。不难看出,“静悄悄”地督查检查,是对中央八项规定的深度落实,是向陈规陋习的主动开刀。这样的积极变化,折射的是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反映的是主动纠“四风”、正作风的坚强决心,释放的是进一步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亮剑的鲜明信号,开出了“祛病拔根”的“好药方”,必将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督查检查中的“静悄悄”是一个风向标,深刻昭示了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的高度自觉。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必须坚决落实中办《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要求,着力解决督查检查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等困扰基层的突出问题,让“静悄悄”地督查检查成为常态,成为刻印在党员干部心中的新风尚。说到底,把该担的责任压实了,把可有可无的督查检查剔除了,发挥好督查检查的激励鞭策作用,就一定能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解放出来,把更多时间和更多精力用到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上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