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十元价位的汾酒有些产品还不错,今天来测评一下

 知识聚滴成海 2020-07-03

在一二三线品牌酒里,汾酒属于很亲民的品牌,虽然其有高大上的汾酒青花50,但在几十元价位中,确实有不少适合大众口粮的产品。之前说过的玻璃瓶出口汾酒便是其中一款,今天我再测评几款几十元价位的汾酒,说说他们的品质水平。

在出口汾酒系列中,有一款价位与玻璃瓶出口汾酒相似的酒,这便是白瓷瓶出口汾酒,说到白瓷瓶出口汾酒的品质,曾有不少酒友咨询,但因为当时我没有喝过此酒,所以没有回答大家。最近我在网上买了一瓶白瓷瓶出口汾酒,此酒生产批次的20190703,酒精度为53°。倒酒闻香,此酒清香纯正,面粉气息、蜜香、青苹果香、豌豆香很好协调;入口品鉴,此酒入口清爽,入口香气有挺拔感,面粉气息强劲,青苹果香、豌豆香协调的恰到好处,其并不太弱让酒体显得单调,也不太强让酒体显得娇艳。酒到中段收口,收口干净,毫不拖泥带水,酒体和香气之间协调,并无头重脚轻之感。整体此酒品质跟玻璃瓶出口汾酒一样,其基本展现了汾酒清香的特点,品质明显好于同价位传统渠道单品,对比百元清香渠道产品也基本没有压力。

除了出口汾酒,55°黄盖汾酒也是一款不错的酒,我的55°黄盖汾是20191017批次950ml装的酒。倒酒闻香,此酒香气清香正,其是面粉气息、蜜香和弱弱的青苹果香及豌豆香的复合香;入口品鉴,此酒入口醇偏甜,入口香气有上扬感,但舌的两边有微微的刺辣感。酒到中段收口,此酒收口干净,毫不拖泥带水。整体此酒品质逊于出口汾酒,运用的应该是基础较次的纯粮酒勾调而成,因此酒体有刺辣感,酒体风味不够饱满,清香的簇拥感不够。

说到55°的黄盖汾酒,我起初以为其品质与53°黄盖汾酒相同,后来对比品鉴发现我错了,55°的黄盖汾品质明显好于53°,53°的酒闻香与55°酒相似,但入口到了中段收的太快,酒体头重脚轻,整体感表现不好。

说到55°汾酒,我还喝过一款玻璃瓶金属盖包装的馆藏甄品汾酒,我手上的这款是20200421批次的酒。倒酒闻香,此酒香气香气与950ml黄盖汾相似,只是其清香主体香的面粉气息略显强劲一些;入口品鉴,此酒入口香气强劲,入口清香的簇拥感表现较好,但舌的两边还是有微微的辣感,酒到中段收口,尾段净爽。主体此酒品质略好于950ml装的黄盖汾酒,但个人觉得这两款酒运用的基酒档次是一样的,只是因为批次的不同造成了水平的略微区别。其实对于白酒,同品种不同批次的酒品质不可能完全一样,毕竟每一批次酿出的酒品质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窖池(地缸)、厂房、季节等因素造成的。勾调在某一方面其实是在缩小他们之间的差距,但不可能将这种差距缩变为0。对于馆藏甄品汾酒,虽然其批次更新,但酿这批次的酒可能因为季节、气候温度更好,因此基酒的整体水平要略好那么一点点,而这也导致了两款产品品质的略微区别。总的来说,个人觉得同批次的55°黄盖汾和汾酒馆藏甄品的品质应该是一样的。

整体上,这三款汾酒出口汾的品质要好一些,20年的馆藏甄品汾酒品质略好于19年的950ml黄盖汾。对于这三款酒,从风格路数上讲出口汾酒属于偏柔雅的大曲清香酒,其酒体没有那般强劲的面粉气息,口感侧重了甜柔展现。相比之下,两款55°汾酒的酒体都显得强劲一些,入口的面粉气息要突出一些;从性价比上出口汾酒的性价比是最好的,另两款酒的性价比虽然略差,但相比传统渠道的清香产品,其性价比还是不错的,毕竟其在非传统渠道销售,基本不做广告,因此该产品让出了很多渠道及广告利益,而这也降低了酒的溢价。从价位上,这三款酒基本是50元上下的斤价,这个价格比较适合大众,对于大众的日常口粮和一般聚会,其都是不错的选择。毕竟这三款酒除了品质,其品牌和号召力也是不错的。最后,关于我对这些酒汾酒的品质理解,作为酒友及行业的您怎么看?欢迎大家在留言区留言,我们一同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