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刘长荣:地下工作者(8 )团结协作

 菊野文化传媒 2020-07-03


(8)团结协作   

老百姓常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众人捧柴火焰高”。
    煤矿掘进队的队长,负责全队的生产与安全。班长主要负责一个班几个组的生产安全和安排协调。组长是最为辛苦的工作带头人。作为组长,既带领大家劳动完成任务,又要做好安全,很不容易。每班快完活时,组长还要奋力挥镐把迎头刨齐,很劳累。每天提前到迎头接班,最后和下一班来接班的交班,主要是量进尺,交接班制度很严格,就是“口对口,手拉手,你不来我不走”。因在量进尺时,执行质量扣罚制度,组长与组长之间经常发生争吵甚至动手打架。所以组长难当。
  当组长首先要自己带头干,脏活累活危险活必须干在前,才能带动大家。但很重要的是发挥众人的积极性。我们组十二个人,有两个四十余岁的老工人,三个退伍军人,其他有和我一起入矿的,有新工人。论资历论经验我都差一截。我对他们都看作风雨同舟的兄弟,对老同志尊重,对新工人体贴帮助。听取老工人的意见,发挥退伍军人的工作积极性,针对新工人怕苦怕累想不干了的思想,有针对性的做工作。在生产中,脏活累活让老工人少干,也叫新工人轮换。并注意对青年工人培养,青年刘树文、刘业军不怕苦不怕累,积极肯学,我注意培养,使他们很快胜任生产业务。在工作中我根据其特长安排工作,老工人殷师傅虽然年龄大,但很能干,我心中有数,多安排他开绞车等轻活。退伍军人、党员老安和老刘比我大三、四岁,入矿时间不长。我对他们既尊重又帮助,使他们很快成为生产骨干。青年工人小王心灵手巧,我让他干一些技术活,他都干得很漂亮。十七岁的新工人孙新国身矮体弱,哪个组都不要。我主动要来我组,经过一年多的成长锻炼,顶起了工作岗位。青年高同起干活风风火火,干脆利落,就是脾气暴躁。与两个组的组长争吵,班长安排到我们组,我在上下井的路上多次与他谈心,并听取他的意见,结果成为我组的一员猛将。对撒奸磨滑的人,我采取个别谈心批评教育,让他在迎头上,同我一起干,不给他偷懒的机会。
                 
煤矿掘进小组长虽然不是官,但是个好汉子不干赖汉子干不了的差事。掘进小组就像一台机器,那个螺丝松了都不行,时常要检修注油,才能高速运转。组长与组员因工作发生矛盾吵骂时有发生,大大影响了团结与工作。我以大局为重,诚心待人,学习我师傅,从不骂人。他们有困难时,我毫不犹豫,解囊相助。他们产生情绪时我及时与其沟通,化解矛盾和误会。因此全组相处融洽,在大家的支持下生产任务能够顺利完成。有一次书记在班前会上批评有的小组闹不团结,是螃蟹坐月子——八下开骨缝。说组长不会发挥组员的作用,影响了任务完成。并表扬我们组团结好。说我像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也像刘备,部下个个甘心情愿的为我冲锋陷阵。更像任贤使能的孙权,使大家都尽心尽力。形象的比喻,使大家哈哈大笑。没想到书记为了教育他人把我夸成了一朵花。
    在生产工作中我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同志们都积极支持。在有一段时间打溜子道时,我们全组不怕苦不怕累,大大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带动了和我们交接班的两个组。那两个组也是能征善战,生产效率也很高。我们三个小组你追我赶,互不相让,进尺不断相互超越。队领队非常高兴,对我们三个组大加表扬。由于三个组的组长都姓刘,队长风趣幽默的说我们是三流(三刘)的队伍,一流的干劲。
      在生产中我注意因事而异,采用多种形式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有一次我们打溜子道,为了采煤队多产煤,领导要求快速打出溜子道,队里发动我们开展竞赛。当时我们组刚调整,老同志比较多,拼体力比不过别的班竞赛的组。我想不能因此拖竞赛的后腿,就让大家轮换干累活,后来撑不住了又寻求班长支援,班长每天从别的小组抽调三人到我组,成为生力军,使我组进尺每班都比那两个组高,他们怎么干也赶不上我们。十天后,竞赛结束,他们才恍然大悟我们是用轮换战术夺得了胜利。用这样的方法带动大家创高效,也是我为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奇思妙想。
 
   几年来,我们小组团结协作,所以生产任务一直持续稳定。不像有的组,看到条件好了,大干一场。条件差了,就应付凑付。从组长到组员的干劲和思想都不断波动。队领导称赞我们组不管什么条件都“特别能战斗”,善始善终完成任务。
    实事求是的说,我们组任务完成的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不是我本领大能力强。正因为如此,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我对表现好的同志都及时汇报领导,领导对这样的同志经常表扬。党员复员军人老安同志表现好,被队里推荐去了矿组织科工作。队里也对我们组里表现好的老工人调剂了轻工作。
    思想工作要做好,业务技术也要学习钻研。1978年春,我们掘进队打十一号下山,就是从上往下掘进,这种掘进,最大的难度是迎头有水,形成水湾,打眼放炮很困难,水泵抽水,经常出故障,大大影响了我们的进度,下班后我专门去机电队找行家请教,懂得了水泵原理,又让机电师傅现场指教,使我们掌握了水泵的操作技能,及时把水抽上来,保证了正常生产。

      后来我们在掘进时,碰上了较硬的岩石,技术部门还不要求及时改变支护方式,我们向队里反映,队里找技术部门,他们说不支架可以,但要把巷道打成拱形,技术要求高,你们可能干不了。我提出要求试试看。我专程跑到市新华书店,购买了《岩巷掘进原理》,去有关部门借了《煤矿掘进十项经验》等书籍。学习先进的掘进方法,和工友们经过反复研究试验拱形巷道成功,得到队里支持,技术安检部门制定了安全技术措施。我们正式采取这种方法掘进,效果很好。不用水泥棚支护方法, 既减少了劳动强度,又减少了成本,还有利于安全,大大提高了掘进效率。我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作者简介:刘长荣,男,19534月生于山东淄博淄川,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淄博矿务局劳动模范。爱好写作与书法,中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淄博市书法协会会员。

菊野文化传媒诗评委员

韵律诗:大筱

诗歌:钟金洲   古道西风  

槐花飘香  新新  

五月雪   任绪华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公众号转载须授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