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蔺通史】征求意见稿连载3:《序章》的第二目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古蔺通史》征求意见稿连载之3:《序章》的第二目

作者:赵永康

罗树按:

    赵永康教授真诚感谢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感谢王娟编辑提供的平台,感谢古蔺老乡们的关注。他让我转告古蔺乡亲:

    1、原稿中的“二郎镇古郎洞”,已改为“东新镇水边岩风洞(又名青龙洞。近又改称古郎洞)”。举一反三,他希望大家把其余几处溶洞的古名也告诉他,一并订正为原来的地名。

    2、关于奢崇明,书稿已列了几个专节,浓墨重彩地写了。其余相关情况,希望大家看一看“目录”。辛亥革命打马事件以后的史事和人物,未列入本书记述范围。请大家原谅。以后如有机会,另撰新书。

    所有意见和建议,我都将在第一时间转告赵先生。他真诚感谢和期望大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他还向王娟编辑建议加快书稿在这里发布的速度,可否改为每周的星期一和星期四各更新一次。是否每周多更新一次,请编辑同志酌处。

二、政区沿革  民族构成

宋、明以前,古蔺是以彝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彝族头人世长其地。前代彝族文献称其首领“墨者扯勒在晋末(获朝廷)授以令长之职。(南朝)齐、梁时,不宾服中国。及陈、隋,皆自长其部。扯勒所居之地,为赤扯戛,即今川、黔分界之赤水河是也。唐中叶始内附,以其地置蔺州(原注:即今古蔺)”“(唐)宪宗元和元年(806),遣西川节度使高崇文讨平刘辟,因定诸夷,复置蔺州,为羁縻州。”[1]汉籍地


[1]  余若瑔(彝)《且兰(chě lè)考》,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142页、31页、129页。

志亦言,唐代曾于其地建置蔺州,[1]“立(彝族先民乌蛮头人)祖叱来弥为酋长”。[2]“纳溪(长江与永宁河汇合口处的今泸州市纳溪区治城)以南,皆其领地”。[3]

宋乾德四年(966),王全彬灭后蜀,蔺州自然消失。[4]熙宁六年(1073),置羁縻归徕州,以彝族扯勒乌蛮头人斧望个恕为知州。其后,扯勒乌蛮与宋交恶,元丰五年(1082),宋军荡平其地,归徕州不复存在。

元至元十五年(1278),由扯勒乌蛮发展而来的彝族阿永部头人归附元朝,建置西南蕃安抚司(土司),二十二年(1285)改置为永宁总管府(土司),继续以彝族扯勒乌蛮阿永部头人为总管,职务世袭。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建为永宁路(土司),[5]其后又改置为永宁宣抚司(土司),治所设在渔漕溪侧的马口崖。[6]

明洪武四年(1371)平蜀,傅友德部队进入永宁。扯勒彝族(阿永部)头人禄肇(传写或作“禄照”。禄肇家族的汉姓姓“奢”,因又作奢禄肇)归附,改永宁路为永宁宣抚司(武职土司),隶属四川都指挥使司。寻改长官司,洪武六年(1373)升安抚司,洪武八年(1375),又升为宣抚司,官秩从四品。[7]洪武十五年(1382),永宁宣抚司从元代永宁路的治所马口崖 “迁于今治(今叙永县城)”。[8]

出自维护从四川经永宁以去云南驿道的畅通,以及防范、弹压土司的需要,明王朝于洪武四年建置永宁卫(治今叙永县城)和赤水卫(治今叙永县赤水镇),驻兵屯田,弹压一方。二卫初隶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建省,改


[1]  唐置蔺州事,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惟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17《永宁卫》言:“唐置蔺州。唐名蔺州,宋名永宁”;明嘉靖《四川总志》卷14《永宁宣抚司》亦谓:“秦为蜀郡地,汉属益州,周、隋因之。唐改置蔺州……郡名:蔺州”。清雍正《四川通志》卷26《永宁宣抚司》:永宁于“唐元和初置蔺州。”

[2]  曹学佺《蜀中广记》卷52《永宁宣抚司》,《四库全书》电子文本的“原文及全文检索版”,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3]  康熙《叙永厅志》卷1《建置沿革》,四川省地方志编委会编《叙永旧志辑存》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5年,8页。

  感承叙永县档案局曹丹局长500里惠赠是书,谨此敬致谢意。

[4]  《宋史》卷89《地理志五》谓泸州下領18个羈縻州中有蓝州,或即唐置蔺州之讹。详后文。

[5]  或谓宋将刘光义平蜀,奏请建置永宁路。按《宋史·地理志》无永宁路;乾德四年,王全斌、刘光义分道平蜀。刘光义略定的是剑南东川,其人并未到过今日的古蔺和叙永。又非平蜀主将,无由奏请建置永宁路,因不取其说。,

[6]  《明一统志》卷72《永宁宣抚司·故迹》,前引《四库全书》本。

[7]  前代叙永地志记作“正三品”,盖缘未能正确理解《明史》之故。详后文。

[8]  见前引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43《地理志四·四川永宁宣抚司》,1045页。

隶贵州都指挥使司。明代的卫,是军事单位,“度要害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所设总旗二,小旗十,大小联比以成军……其军皆世籍(世代为军)。”[1]卫有实土卫所与非实土卫所之分。非实土卫所,只管领驻扎的军队。无辖土,只管军,不管民。实土卫所,置于边远要害之地,屯田戍边,领有固定的土地与民户。平时屯田耕种,有事奉召出征。兼理所领境内民政。既是军事机关,同时又是地方行政机关。永宁卫和赤水卫,都是既管军、又管民的实土卫所。

永宁宣抚司和永宁、赤水二卫,管辖的土地境跨川黔,远及今日宜宾市的筠连县,以及江安县的牛滚场、纳溪县大洲驿、合江县二里场;赤水河南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龙场营、卧泥河、大屯、清水铺、阿洛密、白岩,赤水市红岩子、阿蔺滩生界;仁怀市茅坝、大坝、九仓、五马和亭子铺生界诸地,不仅只是今日的古蔺和叙永。

崇祯三年(1630),永宁土司改土归流,“始为(叙永)善后厅,寻拨(隶)叙州府(今宜宾市),[设][2]同知,为军粮厅,建署(于永宁卫)卫城。”[3]由中央政府任命不世袭的“流官”,直接施行治理。入清,叙永厅继续存在,改称“管粮厅”,寻改“军粮府”,继续隶于叙州府(今宜宾市)。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永宁卫改建为永宁县,隶于贵州威宁府(今威宁县),雍正五年(1727)划拨归川,隶属叙州府。明末,“赤水卫改为赤水县,属提调于(贵州省)贵阳军民府,清顺治十六年(1659)复改为卫,康熙二十六年裁附贵州毕节县,雍正八年(1730)拨归四川永宁县。

雍正八年,叙永军粮府改建为直隶叙永厅,由四川省直辖,与泸州直隶州同级,而以永宁县隶之。厅、县同城。

雍正九年(1731),永宁县增设赤水县丞,驻赤水卫旧治(今叙永县赤水镇),“所管长乐、大康二里额征钱粮,县丞就近摧征,原封解(永宁)县。各处递解人犯过境,一例


[1]  《明史》卷90《兵志二·卫所》,中华书局标点本,2193页。

[2]  “设”字,据文意补。

[3]  周伟业:嘉庆《直隶叙永厅志·序言》,前引《叙永旧志辑存》69页。

查察。如遇分驻地方斗殴死伤人命,即行相验,解县审详。”[1]直隶叙永厅与永宁县,疆土犬牙交错,相互“插花”。

光绪三十四年(1908),厅、县疆界部分调整,永宁县从今日叙永的东城迁治古蔺场(今古蔺县城),宣统元年(1909)正名“古蔺”,隶于叙州府(今宜宾)。中华民国二年(1913)裁府撤州,以县直隶于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四川分建十八行政督察区(专区),古蔺县隶属设在泸县(治今泸州市)的“第七行政督察区”(泸县专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泸县专区改建为“泸州专区”。1960年,古蔺县随泸州专区并入宜宾专区。

1962年2月,古蔺县“石坝区及其所辖石坝、观兴、普兴、水潦、坛厂5个公社(乡)面积225平方公里,24341人,58310亩耕地,划归叙永县管辖”;1983年10月,又划“摩尼区及所属金泥、赤水、中沙、海风、寨和、李红、麻城、高桥、黑尼、营山、太康等11个乡,面积469平方公里,人口79150人归叙永县管辖。”[2]

1983年地级泸州市成立。1985年,古蔺县重新划归地级泸州市管辖。

古蔺新貌(古蔺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成林2018年摄)

    元明以降,叙永、古蔺总称“永宁”,是即“蔺州”。[3]


[1]  嘉庆《直隶叙永厅志》卷3《建置沿革志》,前引《叙永旧志辑存》88页。

[2]  1993年新编《古蔺县志》43页、66页。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93年。

[3]  杨慎:《赠永宁白参戎》诗谓永宁为“贵竹新疆古蔺州。”诗见《升庵文集》卷26,王文才编次:《杨升庵丛书》,成都:天地出版社,2002年,第3425页。又,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卷1《舆地志》亦云:“叙永向称蔺州》。前引《叙永旧志辑存》288页,

从明代洪武四年(1371)建置永宁卫算起,古蔺县作为行政建制单位,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这种创造不是随心所欲,并不是在由他们自己选取定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在那些已直接存在着的、既有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情况下进行的。”[1]古蔺各族人民,正是这样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古蔺本“西南夷”地,司马迁《史记》:

        西南夷君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tuí )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东,北至dié榆,名guī)、昆明,皆编发,随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千里。自北,君以什数,徙、zuó都最大;自北,君以什数,máng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北,君以什数,最大,皆氐也。此皆巴蜀西南外夷也。[2]

      “蛮夷”,是汉族统治阶级对于巴蜀西南徼(jiǎo 门户)外少数民族的通称。西、南、东、北,皆方位词。西南夷族类繁多,构成复杂。主要包括“西夷”和“南夷”。西夷,指的是巴蜀以西的少数民族;南夷,指的是巴蜀以南的少数民族。要而言之,先秦四川各族,除去巴、蜀两族以外,大体可以分为“百濮”和“氐羌”两个系统。氐、羌同源而异流,主要分布在巴蜀以西,是为西夷。古蔺地在巴蜀之南,属于“南夷”。

    今日古蔺县桂花镇汉溪村二组红岩沟、猴穴岩和德耀镇镇头古蔺河左侧山体绝壁上的悬棺;[3]二郎镇铁桥村棺材洞里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政变记》,《马克思恩格斯文选两卷集》第1卷,莫斯科版, 1954年,223页。

[2]  《史记》卷116《西南夷列传》,中华书局标点本, 1959年,2991页。

[3]  桂花镇远在万山深处,地属彝区,实地田野调查,发现红岩沟猴穴岩喀斯特山岩上,有人工凿打的浅孔,当地徐挺同志说是支撑悬棺的木柱的榫穴。村民说岩上确有木质的悬棺,而且不只一具,近年才朽坏掉落。古蔺县德耀镇老人还告诉孙应举同志:“镇头不远处的山岩上,解放前曾有悬棺。”实地考察这两个不同地点,地形地貌与今犹可见悬棺葬具的珙县麻糖坝等处大体相似。

的洞葬木棺遗存。[1]以及赤水河对岸的贵州习水县大坡镇、三岔河镇,赤水河下游合江县虎头乡境内众多的濮人岩墓;习水县寨坝九子庙遗址出土的羿人石刻像等前代遗存[2]证实,早在很早以前,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已有当代学人所谓“僚系统”的“百濮”[3]先民与“羿人”居住。

考察古蔺县桂花镇红岩沟(左起:罗树、王明洪、赵永康、孙应举)

    濮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群落众多。因此被称为“百


[1]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杨泽仲副教授和他的胞弟杨泽叔医生,生长当地柑子坪,20世纪年代初期还是儿童的时候,曾经进入棺材洞内,亲自看见过洞内放置的古代洞葬木棺。

[2]  2013年,笔者在习水县政协冯世祥副主席、县政协文史委杨中文主任(苗)、习水县档案局袁永贵局长陪同下,对习水县的文化和历史进行田野调查,看见县境三岔河、泥坝、寨坝、程寨诸多乡镇集中成片的濮人岩墓甚多,其年中试从先秦到明代均有发现。其中一座的墓门上,镌有蜀汉章武三年的汉文题刻,另一座墓穴外面,还刻有3个古彝文文字。九子庙遗址,在习水县泥坝乡。

[3]  濮人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群落众多,故称“百濮”。濮或作“卜”,见于殷卜辞:“丁丑贞,卜又彖,旧卜。”郭沫若释为“卜即卜子之卜,乃国族名。”卜子,《逸周书》所记专贡倭犬的正南的百濮,是云南之濮。周初成周之会所说“卜人以丹砂”来会之濮,王先谦注:“盖濮人也。”卜、濮一声腔之转。先秦时期生产丹砂最著名的是今重庆彭水和黔江,据是知以丹砂为方物进贡的濮,当是指四川盆地东部的土著濮人。《尚书·牧誓》所载参加周武王伐纣西土八国之濮,应是蜀中的土著之濮(另详后文)。由是可知,商周之际的濮人,业已形成“百濮离居”的局面,运河系众多,分布广泛,是一个既聚族而居,又与他族杂处的民族系统。以今日四川宜宾一带为中心,古代的居民主要是僰人。僰人是百濮的一个支系,是古代川南地区的主要民族。《吕氏春秋·恃群览》:“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多无君。”《礼记·王制》:“屏之远方,西方曰棘。”郑玄注:“棘,当为僰。僰之言偪,使之偪寄于夷戎。“根据四川大学蒙默教授的考证,僰人从云南入居川南的年代,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殷商时期,蜀王杜宇,就是殷代末期从今云南昭通地区进入四川的僰人。《说文》:“僰,犍为蛮夷也。从人,棘声。古蔺旧为犍为郡地(说详后文),地近宜宾。古代古蔺境内的“百濮”先民,既有族属与四川盆地东部(今重庆黔江、合川、铜梁)之濮相同的濮人,也有与今昭通、宜宾一带族属相同的僰人。悬棺葬是僰人的主要葬式。古蔺桂花镇等处的悬棺,当是这一族属的墓葬。宜宾珙县诸处的“僰人悬棺”,包括外国来华传教士在内的国内外学术界多曾注目,早已为世所知。古蔺深山僻远,红岩沟至今人迹罕到。悬棺年代既久,风化腐朽,自然坠落,以致未能得以对其进行应有的审视和研究。但综上所述,我们仍然可以认定,早在殷商之际,今日古蔺地区已有濮人。

濮”。殷卜辞:“丁丑贞,卜又彖,□旧卜。”郭沫若考释说:“卜即卜子[1]之卜,乃国族名。”《逸周书》记载,周初成周之会,“卜人以丹砂(贡于周王)”,王先谦疏:“盖濮人也。”[2]先秦时代的丹砂,主要出产在今日重庆的黔江和彭水。这就是说,这个用丹砂作为方物向周王室进贡的“卜”(濮),是四川盆地东部的土著濮人。西周初年,西方的濮人东进江、汉平原,与巴、邓为邻,势力强大,雄长南夷、东夷二十六国。随着楚国在这一地区的迅速崛起,楚武王“始开濮地而有之”,[3]江汉濮人土地丧失殆尽,多数被迫重新迁回川、滇、黔境故地。

    先秦时代今日川、黔、滇省境内的濮人,既有商周时就已定居下来的土著,也有春秋时期从江汉平原迁徙而来的濮人支系。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分布在包括今日仁怀、毕节、金沙、古蔺、叙永、习水、赤水在内的赤水河两岸,是我们迄今所知这一地区最古老的居民。“他们名号虽异,但在来源上都是古代百濮的不同分支。后来,随着各地濮人经济、文化、语言等的不同发展、演变,以及与他族的混融,又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集团。秦汉时期及以后历代(汉族)史籍对这些民族集团或称夷,或称蛮,或称僚,就是因为这样的缘故。”[4]一般认为,今日古蔺、贵州诸地仡佬族的祖先,就是汉晋时期的僚人。《魏书》:

        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邛(邛都,今西昌)、笮(zuó  今汉源县一带)川洞之间,所在皆有。种类甚多,散居山谷,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唯以长幼次第呼之。其丈夫称阿谟、阿段,妇人阿夷、阿等之类,皆语之次第称谓也。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父死则子继,若中国之贵族也。僚王各有鼓角一双,使其子弟自吹击之。好相


[1]  古代诸侯之爵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卜子。即卜国之子(诸侯国的国君)。

[2]  《逸周书》卷7《王会解》,前引《四库全书》本。

[3]  前引中华局标点本《史记》卷10《楚世家》,,1695页。

[4]  陈世松、贾大泉主编:《四川通史》第1430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430页。

害,多不敢行。能卧水底持刀刺鱼。其口嚼食,饮。死者,棺而埋之。性同禽兽,至于忿怒,父子不相避,唯手有兵刃者先之。若其父,走避,求得一狗以谢其母,母得狗谢,嫌恨。若怨相攻击,而食之。平常掠,取猪狗而已。戚比邻,指授相卖。哭不服,逃避之,乃将买人指捕,逐若亡叛,便之。但者,即服,为贱隶,不敢良矣。亡失女,一哭便止,不追思。唯执盾持矛,不弓矢。用竹簧,聚鼓之,以节。为细布,色至鲜净。大狗一头,买一生口。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所之人美鬓髯者必剥其面皮,之于竹,及燥,之曰“鬼”,鼓舞祀之,以求福利。至有其昆季妻者,乃自以供祭焉。铸铜为器,大口腹,名曰“爨(cuàn”,既薄且轻,易于熟食。[1]

    僚人的社会形态,以及由此而决定的社会生产力,都还处在极其落后的阶段。彝族先民进入赤水河流域,就把他们征服,赶走,或掳掠为奴。

    铜爨,即铜锅,与相传是诸葛孔明制造来“镇蛮”的铜鼓,同为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器物,“所铸皆奇文异状,互相错蟠,雕镂精工,有鱼鸟蟆之类,其数皆四。明万历元年(1573),曾省吾荡平九丝城(今兴文县九丝山上),获铜鼓九十三面,择其有声者六十六面,分天、地、人三号以献(朝廷)。近时乡间掘土,犹或得之。叙永厅(今叙永县)所获,惟城隍庙一面最大。古蔺天文川庙一面次之。今(谓清末)市肆中,犹有鬻之者。”[2]“1954年,(古蔺)马蹄镇出土铜鼓一个,白沙区(今双沙镇)供销社按废铜价购进。适逢西南博物馆唐云一行来蔺征集文物,遂购往重庆,现存重庆博物馆(今中国三峡博物馆)。”“1985年10月,德耀场(今德耀镇)边古蔺河圈出土铜锅1口,重20公斤,高42


[1]  《魏书》卷101《僚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4年,2248页。

[2]  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卷52《杂类志·金石》,美国加里弗尼亚州州立大学图书馆藏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开雕本(电子文本)。

  感承加州大学万宁教授惠赠此书的电子文本,谨此敬表谢忱。

厘米,底空,鼓身铸有精美的花纹图案,有对称的两耳,敲击鼓面,发出浑宏声响,经专家鉴定,认为是汉末之物。1985年,德耀乡出土铜锅一口,重30公斤,高37厘米,锅口直径70厘米。”[1]这些铜爨、铜锅,应皆僚人的遗存。

    《魏书》又载:“蜀本无僚,(成汉国主)李势在蜀(巴蜀之民大量逃亡湖北下游,人户空虚。为了充实户口,允许南方僚人进入四川),诸僚始出巴西、渠川、广汉、阳安、资中、犍为、梓,布在山谷,十余万落,攻破郡县,为益州大患。势内外受敌,所以亡也。自桓温破蜀之后,力不能制。又蜀人东流,山险之地多空,僚遂挟山傍谷。与人参居者,颇输租赋;在深山者,仍不为编户”。[2]后来发展成为现在的仡佬族。今日古蔺,人数已经极少。而在贵州,则仍所在多有。

    羿人又称羿子、白倮羿子、自称为“告”,彝语称“沙濮”,意译即“汉仡佬”,新苗文记作“qie”,是很早以前就居住在赤水河中上游两岸的又一少数民族族群分布在古蔺、叙永和贵州遵义、毕节等地。道光贵州《大定府志》:

        羿子,惟毕节及川南有之,即元之蚁子蛮也。为人短小精悍,鼠目而猴声。男剃发,女饰发以。假发)。男女衣皆尚白,常戴白毡笠。婚姻恒娶姑(母之)女,无论贫富,咸以白金一两四钱为聘,增减俱不可也。朴者事耕凿,黠者为偷窃。不通文字,刻木为约。待妻父母,重于所生。岁暮屠豕祀神,祀毕,以佳酿及豕肩nào前蹄献之妻父母。岁首,妇归宁(回娘家),其父母以菽麦糇粮报之而已。信鬼,与诸夷同。[3]

    1993年新编《古蔺县志》[4]:

        羿人,史书总称蛮夷。地方志乘[5]以羿民“冠服尚白,


[1]  前引1993新编《古蔺县志》549550页。

[2]  前引中华书局标点本《魏书》卷101《僚传》, 2249页。

[3]  道光贵州《大定府志》卷14《疆土志四》,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2000年,310页。

   感承贵州省毕节市史志办公室潘圣琼主任2010年800里快件惠赐此书,谨此敬表谢忱。

[4]  前引1993年新编《古蔺县志》114—115页。

[5]  谓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县合志》。

冬夏皆戴白毡笠”,称(之为)白彝。分布于赤水河及古蔺河两岸。《明·成化实录》[1]:“羿子者,永宁宣抚司所辖。”(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永宁宣抚司所部有羿蛮焉,凡48寨,其地曰落红”“古蔺南境有羿子关(即今土地关)。”明景泰、天顺、弘治、嘉靖四朝迭遭官兵讨伐。嘉靖、万历年间,古蔺、摩尼等地羿民,多次反对明朝官员入境采办皇木,屡遭(袭击)[镇压] ,部落势力衰落,人口锐减。明以后,羿民多操汉语,其衣着饮食亦逐渐汉化。解放前后,古蔺河上游彰德、德耀、龙美等乡,多处(发现并)发掘羿子坟、蛮子洞。今赤水河北岸古蔺纳盘乡境内,有二百多羿人后裔,自称“壹族”。[2]

    羿人是国家未识别(不予识别)的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融合度高。古蔺县的羿人,现已全部登记为汉族。关于他们与汉族融合的情况及其进程,嘉庆《直隶叙永厅志》已有记载,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所记,就更为翔实:

        羿子或佃耕,或渔猎。每于高山深沟结草屋而居。耕田者按年纳租,见地主,以磕头(叩头)为敬。男包白布,身穿青、蓝衣,脚穿(土法自制的)皮履。富者亦服袍帽靴履。妇女已嫁者,拢发缠布,如小笠状,耳贯大环。未嫁者散发,无环。

        俗以相悦为婚。互相歌舞,词有雅者云:“郎家杨柳坪,妾家黄葛树。月出猴子沟,照见郎来路。”(见《大山诗草》)[3]歌皆类此。两情相惬,先须女家请媒说合,男家以牛马羊、银钱为聘,随于沿路置酒迎娶以归。有


[1]  按:即《明宪宗实录》。

[2]  摩尼,今叙永县摩尼镇,旧属古蔺县,1983年划归叙永县管辖。古蔺县彰德、德耀、龙美等乡,1992划属德耀镇。古蔺纳盘乡, 1992年划属马蹄镇。

[3]  《大山诗草》,清水潦土司家彝族学人余昭著,其书并无此诗。此诗乃其族人余家驹《时园诗草》中一首诗的诗题。该诗题的全文是:“嘉庆初,楚南黄昌鳌客小河黄果树羿寨,羿俗好歌,黄为歌数十首,教女歌之。今羿民皆迁,歌亦不传。有罗成风者,尚记其三首云:郎住米花田,妾住黄果树,月出猴子沟,照见郎来路。连宵河水涨,隔郎路不通,今朝河水退,暗暗谢天公。夜半停针线,含情坐小窗。忽闻黄犬吠,小鹿心头撞。”水潦土司余氏诗人辈出,关于他们及其诗歌的情况,见第五章。

事,以粒米推算。病不服药,以羿巫跳神。丧服披麻,殓以板片,鬼司超度,掘坎埋之。亦以刻木为信,旧有    语言文字。[1]第与汉人居久,渐读汉书,习华语,而操土音者转渺。且其人多白,不若猓猡种(旧时统治阶级对彝族的篾称)之粗黑,故一切衣服、饮食,交接往来,亦渐化为汉人,不复辨识矣。

    古蔺县的羿人,主要居住在从箭竹苗族乡沿袁家沟流出,经古蔺县城至落红口(今太平镇)而合于赤水河的古蔺河两岸。“古蔺南境有羿子关(今名土地关)……解放前后,古蔺河上游彰德(田坝)、德耀、龙美等乡,多处发掘羿子坟、蛮子洞。今赤水河北岸 古蔺纳乡(今属马蹄镇)境内,有二百多羿人后裔,自称‘壹族’。境内,近年发现有羿人墓葬遗迹)”;[2]赤水河南岸的今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的白崖、阿洛密、层台一带的蔺州旧地,也是羿人居住之区。洪武十五年七月己巳(1382.8.31), 明太祖朱元璋要求征讨云南的明军“自永宁以南至七星关间中为一卫,令禄照(彝族扯勒部)、羿子给之(供给军粮)。”[3]

    《尚书·牧誓》:周庸、蜀、羌、髳、微、卢彭、濮八国之师从武王伐纣。孔颖达传(注解):“八国皆蛮夷。”由清入民国的彝族学者、水潦彝族土司后裔余若(达父)所撰《且兰(chě lè)考》[4]疏证:“《括地志》:‘戎府以南皆卢地。’按:即今之昭通、镇雄、叙永(直隶厅)、永宁(县)、大定(府。治今贵州大方县,下辖今毕节市七星岗区和黔西、织金、赫章、威宁诸县,以及六盘水市诸地。余氏这里指谓的是大方县)、毕节诸境。《夷谱》谓‘始祖孟䞣(chě世居邛之卤’,即此。”[5]认为当时随同武王伐纣的“卢”人,居


[1]  叙永县民族宗教办公室侯开珍《叙永县羿人调查报告》:“走访到的60岁以上的人都讲,听老人们说羿人有自己的语言,他们称为“香谈”,说羿人话叫“打香谈”,本地唯一一个会“打香谈”的羿人于九年以前(即1999年)去世,由此“香谈”失传。” 叙永县民族宗教办公室内部资料,2008年。

[2]  前引1993年新编《古蔺县志》114115页。

[3]  以上并见《明太祖实录》卷146.

[4]  “且”与“扯”谐音。本书作者是水潦彝族土司家族,当地读“兰”为“勒。读且兰为“chě lè”。其所谓“且兰”,即东汉以降以古蔺为中心居住、世代称王的彝族扯勒部族(家支)。详后文。

[5]  余宏模整理补注、杨仿岩校正的余若瑔《且兰考》,贵阳:贵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8页。

   1984年,余宏模曾将当时尚未整理的《且兰考》手抄稿交叙永县志办抄录收藏。感承叙永县政协刘思齐主席2014年复印相赠,得以与贵州大学出版本对读。思齐、宏模同志已归道山,谨此敬致愐怀。

住在包括今日古蔺县在内的赤水河中、上游地区,是彝族先民的一支。这种说法是否合乎历史事实,虽然尚无定论,但至迟是在东汉桓、灵年间(公元2世纪)到明崇祯三年(1630)“改土归流”的一千多年里,彝族一直是这一地区的统治民族和主要居民。

今日叙永城南10里,旧有鱼凫关。明代杨慎(升庵)谪戍云南,行役往来经过,曾为关门题额,又撰关门楹联:“华夷统镇连千里;黔蜀分疆第一关。”1958年修筑叙永至古蔺的“叙古公路”拆毁,惟余摄影图片印入民国《叙永县志》。

杨升庵题“鱼凫关”(民国《叙永县志》图版)

其地有村,亦名鱼凫。究其所以,杨慎《永宁杂言》诗云:“关名仿佛鱼凫国,桥记分明傅颍川。”句下自注:“《蜀(王)本纪》:“鱼凫氏治江阳,即今永宁鱼凫关也。”[1]李白《蜀道难》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2]鱼凫氏是传说中古蜀国的君长,其国(统治区域)在成都平原,怎么会出现在永宁(今叙永、古蔺地区)?《华阳国志》说:“鱼凫王田于湔山,忽得仙


[1]  杨慎:《升庵遗集》卷17,前引王文才编次《杨升庵丛书·升庵遗集》,第3册第987页。

[2]  李白:《蜀道难》诗,《李太白集》,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20页。

道”;[1]《蜀王本纪》:“王猎至湔山,便仙去……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蜀王本纪》原书已佚,今署扬雄作。此书虽是汉人记述古蜀传说的作品,又经多人相继增修而成,但是汉代距离上古不远,对古蜀传说尚能记忆,具备相当的史料价值。透过这段隐晦曲折的记述,可知川西平原上的鱼凫古国,在与其它部族的战争中失败,鱼凫王带领他的部分民众,像匈奴人被汉王朝打败,其中一部分逃去欧洲一样,逃离了川西平原。逃去的地方,杨慎认为是永宁。杨慎状元及第,任职翰林,多读奇书,“明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慎为第一”[2],其说未必无据。如果真是这样,包括古蔺在内的古代蔺州永宁地区,就应当还有来自川西北与成都平原的古“蜀人”。

    苗族进入古蔺较晚,新编《古蔺县少数民族志》说: “古蔺苗族自西晋时期从大西北迁入四川北部,经辗转迁到川南、黔北,并说服彝族领主后定居下来,依附于彝族。大约在明朝晚期,苗族逐渐进入封建社会。”[3]而社会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是:今日古蔺、叙永的苗族,主要是在清代才从贵州、云南迁入的。过去人们认为苗族没有文字,他们的文化和历史,主要依靠《苗族古歌》等口头文学作品世代传承。这种说法,也不符合历史实际。苗族有文字,叫做“老苗文”,只是后来失传了。[4]清代,苗族取代彝族而成为古蔺、叙永、兴文诸地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以致其时的官、私文书,都把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总称为“苗”。今日古蔺县里,苗族同胞人口接近2万,是县境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1]  《华阳国志》卷3《蜀志》。任乃强先生《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上海线古籍出版社,1987年,118页。

[2]  《明史》卷192《杨慎传》,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5083页。

[3]  《古蔺县少数民族志》,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23页。

[4]  说见第三章第九节。

连载1【重磅】赵永康 -《古蔺通史》即将登陆古蔺同乡会

连载2【古蔺通史】征求意见稿——《序章一 自然地理  生态文明》

编后语:因本文直接复制原书稿,格式编辑上尽量保持原状,手机阅读体验上所带来的不便,敬请读者谅解。

请大家在留言区发表您的建议,谢谢!

原创:赵永康

供稿:罗树

编辑:王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