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碧云寺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峻岭寒林古树

绿瓦红墙鹤鹭

山寺碧云石妇

虔颂经声祈福

岚雾与霞光

迎远客香烟

朝夕晨钟暮鼓

佛佑众生普渡

拔地而起,高耸入云的碧云山海拔1200多米,山顶有一状如老妇的天然石像,神态端庄,慈眉善目,栩栩如生,名曰:石老母。山周围的自然景观:石人、石轿、石马、石牛、石锣、石海螺、金钟、金竹、摇钱树等与碧云主峰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明末清初,众善信合力,在石老母显化之处,顺山势座北向南,先后营垒“灵应宫”、“凌霄殿”、“无极院”三座石庙,二百多级阶梯随地形曲折而上,七圣殿、诵经堂等殿堂、石庙依山叠起,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传说。

相传寺庙落成,人们正为寺庙的命名而发愁时,忽然走来一位精神矍铄,鹤发童颜,略带几分道骨仙风的游方高僧。刹那间天空突然下起大雨,急骤的阵雨之后,雨过天晴,青山滴翠,隐约从远方传来悠扬的乐曲之声,碧蓝的天空中挂着一道七色艳丽的彩虹,随即飘来一朵五彩祥云,罩在寺庙上空。大家都被这神奇、壮观的美丽景色深深地吸引和陶醉时,忽然传来高僧宏亮的呼声:“天籁之声天际来,碧空彩虹现祥云,就叫‘碧云寺’吧!”众人无不感到惊讶,待转身看时,已不见高僧踪影。“碧云寺”由此而得名,从此香客不断,人们亦将建寺之山称之为碧云山。

为满足香客的礼佛需求,寺庙曾先后几次对原有殿宇重加修茸,增盖佛堂、天王殿、大雄宝殿、神农庙。左面钟楼,右边鼓楼,香烟缭绕,碧云悠悠,晨钟暮鼓之声回荡群山幽谷。

现在,沿S309线,在川黔交界,赤水河畔的古蔺县水口镇碧云站下车,即到碧云寺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牌坊上“碧云寺”三个颜体大字,苍劲有力,给人一种震撼。两旁绿树成荫的柏油公路直通寺院,交通方便。

苍松翠柏,殿宇轩昂的碧云山上,每当初秋或盛夏雨后,常有薄薄的纱雾飘飘忽忽地笼罩着,殿堂、石庙便朦胧在这岚雾之中,若隐若现,山谷里缠着一条乳白色的雾带,身临其境,如梦如幻,酷似仙境,确在人间。寺院内外环境清幽,古朴淡雅,碧瓦红墙,掩映于苍翠丛林;寺院馆藏图书及佛经已达一定规模,保存了历年来文人墨客赞誉寺庙所留下的碑碣、楹联、诗词墨宝,确是一方仙山胜景,旅游胜地。

“香焚碧云,福满人间”,云贵川三省游客,不辞路途遥远,慕名前来游山祈福,古树上挂满了祈福的红条,希望一生幸福平安。

登寺纵目,碧空彩云;奇峰竞秀,翠谷纵横。千峰南来,赤水东去;国酒茅台,隔河相望。朝霞与漫山杨梅争艳,晚风共滚滚松涛齐鸣。桃李绽放,丹桂飘香;美景如画,心潮逐浪。千载风情,无数巨澜来笔底;万象更新,几多志士任讴歌。

寺在山中,佛在心中。

作者:付忠模

电话:1519607990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