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永康《人文三泸》连载42:话国学 说文化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201472日,泸州市纳溪区中小学教师暑期培训会

各位领导、各位师友:

    感谢纳溪委宣传部和区教育局邀请,让我有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文化、国学,这个题目很大,限于时间方面的原因,今天只能讲两个问题: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二、怎样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时下,“国学”炒得特别火。到处都在教读《弟子规》和《三字经》,以为这就是“国学”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国学”也就太肤浅、不成其为国学了。“国学”这个词,是从章太炎先生“开讲国学”才出现的。章先生本人,没有对国学进行定义,与他同时代的梁启超、刘师培和后来的胡适之、傅斯年、闻一多、朱自清等众多国学大师,也没有进行定义。不客气讲,所谓“国学”,其实并不存在。在这些被人们公认的国学大师们那里,所谓国学,就是而且只是五千年薪火相传以至今日并且代有创新,保证我中华民族得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推动我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是什么?当今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主流的说法是,文化是人类社会一切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颇好,而在儒家学派,则更为重视精神的层面,以为“文化者,文治、教化之总成,存乎人心而充沛乎天地者也。”二者大体相差不多。事实上,在古代中国,“文化”是封建王朝所施行的文治和教化的总称。现在,泛指包括语文知识在内的一般知识。所谓“学文化”,就是学习语言文字和求取一般的知识。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广义的“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理解,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且随着这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观念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这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决定了文化的发展也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或者说叫做文化底蕴。

我们的语言文字、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礼乐典章、社会制度和国家机构、物产、民情风俗、社会意识形态等一切一切,五千年薪火相传,凝聚为我中华民族灿烂而悠久的文明,这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要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这种美好的中华文明,怎样继承、发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怎样为天地立心?天地本无心,但生生不息。生化万物,是即天地的心意。所以,宋儒程颢(hào  明道先生)说:“天地无心,以生(成、生化万)物为心。”又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因为,天地生化万物,只是生生之德的自然运行,并非有意造设出大千世界。所以是“无心”而“成化”。无心而有心(以生成、生化万物为心),这是人对天地生生之德的亲切理会,通过人的理会、指点,天地生化万物的心便显立了。

什么是为生民立命?命有“理命”和“气命”两个层面,理,是精神,气,是物质。两个层面的命都不可伤害,不可弃废,必须有以安立。儒家圣贤开显的“安身立命”之道,正是为了生民。这个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却被潜移默化,加上伦常、政教的设施,使生民的生活有了依循,而得以护持生命,贞定活路,这就是为生民立命了。

再说为往圣继绝学。儒家圣人之学,自两汉而魏晋,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间,一直未能善续先秦儒家的学脉。无论生命之光,或哲学之慧,都开显不出来。尤其是唐末五代之时,我们民族的文化生命萎缩堕落到了极点,北宋之初,普天之下竟找不出一个像样的师表,所谓“学绝道丧”,并非过甚其辞。理学家重新复活先秦儒家的形而上学的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义理)之学,内圣成德之教重新光显於世。把思想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从佛教手里拿了回来,让孔子的地位重新显立,功莫大焉。可惜清末以降,士人心思卑陋,诟诋理学,未必真有道理。这实在是学术上的一大倒退。

遗憾的是,儒家虽然具有开万世太平的宏愿,也在“道”的层面上讲论天下为公的仁政王道,但在体制上则只成就了“政道”,而未能开出“治道”。开通治道需要开物成务,[1]利用厚生。[2]只有民主、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配合儒家的礼乐教化与“太平、太和”的理念,才能开物成务、利用厚生,为人类世界开创无疆的休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最根本、最核心的是历代奉为国家哲学的儒家“经学”。这种文明,以哲学和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的形式保存下来,记录成为典籍文献。认真学习这些典籍文献,大致上就可以获取到相关的知识,进而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我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

儒家经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圣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六经”弘扬道德,端正风纪纲常,是先王之政典,国家和社会的典章制度,统治阶级政治思想的具体体现。政典的创设和施行,用文字记录下来,就成为经籍。所以,六经皆史,文史共通。匪特文史,文史哲亦共通。为什么共通?儒家认为:天地,空间也;阴阳者,时间也。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运行(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六经”经天纬地,调理阴阳,囊括了空间和时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永恒不变的绳墨之规和极则。

基于这样的认识,儒家认为只要掌握六经,世间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不必也不需要创新。所以,孔夫子“述而不作”。孔子尚且不作,后儒谁还敢“作”?从而造致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保守、不求进步。儒家有很多好东西,但并不全是好东西。抛开“保守”不讲,也还有好些不可能全盘接受。不仅我们,早在先秦时期,就有很多人不赞成。举个例子,儒家“义以为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墨子就不赞成,他要“兼相爱,交相利。”胡锦涛创建和谐社会、让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从哲学上说,就包含有墨子思想。再举个例子,儒家极积入世,道家却主张“无为而治”。汉文帝与民休养生息;邓小平拨乱反正,就是效法黄老。儒家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礼,齐之以德,有耻且格”;法家却主张“法、术、势”,以法治国。唯法是依。到底礼治好,还是法治好?历朝历代,总是“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用窦太后的话讲,就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所以,我们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建设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从这样的考虑出发,我们学习、继承传统文化,就不仅是学习、继承儒家,而是包括了继承诸子百家的文化。先秦两汉的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唐宋诗词,宋明理学,清代的朴学,以至“五四运动”的新文化,都值得我们科学地接受和传承。推而广之,不仅人文社会科学,传统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我们同样也应当诚惶诚恐,专心致意、科学地接受和传承。怎样学习、继承?对于我们来讲,主要还是通过读书并且躬行实践,知行合一地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与文化修养,进而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我中华文明,引领、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要从大处着眼,用司马迁的话说,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界。究天人之际是哲学,是囊括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且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总的学问。究天人之际,就是运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手段,去探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科学手段,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说明白点,就不是什么文理分科的问题。文史政经、理工农医,等等等等,一切科学的、工程技术的,人文艺术的手段,只要它是合乎客观实际,经得起科学检验而不是胡编乱造的,就都要运用。举个例子,“乐以发和”,通过音乐的教化(感染),激发人与自然更好地实现和谐,就是艺术手段的运用。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也就是这个意思。通古今之变,是史学。这种史学,不是简单的考证和掌握史学材料,而是在了解历史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的规律,运用历史的经验,分析判断人类社会和民族、国家、地方的变化和发展。“言”,就是议论,就是思想和主张。成一家之言,就是要创设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启迪后人,影响社会。

各位领导、各位师友:

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大学问。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要怎样才能接近这种高深的境界呢?这就要实事求是,根据自己的具体实际,科学安排、循序渐进,读一点传统文化方面的书。首先是要习小学。小学,指的是声音文字训诂之学。习小学,首先是识字,真正弄清每个字的字源、字形、字义和字音。通过学习小学,达到“详训诂,明句读”的目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把字和词搞清楚。

同志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与学识水平。社会发展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工具书所在多有,又会“汉语拼音”,但要学习古文,声音文字训诂之学仍然不能绕过,只有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读得懂古书。古老的《说文解字》,本来是应该读的,但是,各位没有时间。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徐中舒先生主编的《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联合出版。

这部字典全书8册,存字、存音、存源,收列单字56000余个。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汲收今人的新成果,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形方面,在楷书(真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字体演变关系的、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钟鼎文)、小篆和隶书字体,并简要说明其结构的演变。字音方面,分别注明现代音、中古音和上古音。中古音注反切,并标明音调;上古音标出韵部。字义方面,既收列字的常用义,又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还适当地收录了复音词的词素义。

2010年,这部书经过修订,出版了第二版,所收字数增加到60370个,并且注重吸收了近二十年来汉语言文字科学和辞书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强化了实用功能,检索更为简便。

选读传统文化方面的书,我向大家推荐:

1、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65年竖排本)。全书以时代为序,依次选录从先秦到明末的222篇文章,眉目清楚,长短相间,总体分量适中,题材与文体、风格多样,有史传、有论说文,还有见闻杂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应用文,大体上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学绚丽多姿的面貌,较好地反映了正统的儒家学术思想。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选编者加写了若干精辟的评注,弘扬儒家学理,阐说文章义法,分析篇章结构,仔细揣摩,对于提高写作技法颇有帮助。

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全书4册,由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通论三个板块组成,而以文选为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文选”的次序是既按年代,又按文体,有的还照顾到由易到难。先列《左传》、《战国策》,次列《论语》、《礼记》及诸子,后列《诗经》、《楚辞》,然后是散文,骈体文、辞赋,后列诗歌。文章后面有可稽可证的注文,方便自学。

“常用词”附在每个单元之后,分别论述实词和虚词,准确、翔实而科学,实际上是一部简明辞典。弄清这些词汇,基本上就可以懂读古书。

书中所附的“古汉语通论”,主要是学习古代文献所必备的基本知识,诸如关于字典及古书注释的知识,词汇和语法、音韵方面的知识,关于修辞的问题以及古书句读、古文结构、文体结构方面的知识,以及天文科学和文物典章制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等等。

读书要“口而诵,心而。朝于斯,夕于斯。”第一、要读,明声朗气地读,读出抑扬顿挫,才能声入心通。现在学堂里只读普通话,这不叫读书,是念书。念书不利记诵,更难曲尽其妙。把吟诵丢了,我很不赞成。第二、要朝于斯,夕于斯,从早到晚,反反复复,读得烂熟,背诵如流。时下学生只背一些句子,记住几个加点的词汇,这不是读书,而是在读考。学生越读越反感,教师也越教越难受。

儿童理解、认识能力有限,读古书无法明其义理。教师讲得越多,讲得越细,他就越糊涂。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先读背得了再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能力相应提高,到那时,触景生情,自然就懂了,只要他还记得住你教他的文章。所以,我建议各位老师多让你的学生读,明声朗气地读,读了还要背,越背得多,就越好。能动笔抄录乃至写出所读的心得,那就更好。可敬的徐特老说“不动笔墨莫读书”,是很有道理的。至于理解,大可不必急于强求。儿童读古文如此,我们读古文,其实也是如此。“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既多,自然也就逐渐理解其中的奥妙和趣旨,对于事物本质的认识与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这就是毛主席所教导我们的“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很多事物,只靠读书是难以知晓和真正理解的。陆放翁说得好:“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讲,这就叫“知行合一”。与立身行世一样,读书其实也是“法无定法”的,所以,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尊敬的各位师友:

时间制约,关于这个题目,今天我就只讲到这里了。祝大家学习学习再学习,进步进步再进步。谢谢大家。

 赵永康

二零一四年七月二日


[1]    《易·系辞上》: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开通,了解;务:事务。通晓万物之理,得以办好各种事情。指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这道理行事而得到成功。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对开物进行了解释,开物指人开发万物,即是通过人的努力奋斗使万物升值,是乃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2]    《尚书·大禹漠》: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利用:尽物之用;厚:富裕;生:民众。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在这里,读懂古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