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蔺有个美丽村,村里老人好幸福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文明新村夕阳红

       今年八月份休假,回老家看望老人。我的老家在古蔺县石宝镇可贝村,乌蒙大山深处,与贵州接壤,历史上是一个交通不便、较为偏僻的地方,但因为海拔高,夏天较为凉爽,堪称避暑胜地。这次回来,看到了很多新的东西,特别是农村老年人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尤为感慨。

        从川西北出发向南,沿赤水河蜿蜒归家,大山莽莽苍苍,古习高速穿云破雾。盛夏的山岭一片青翠,一路贪赏美景,不觉日色西移,想起以前外出求学路上的感想: 吾家家住赤水东,青山隐隐夕阳红。回首相看旧时路,老家已在画图中。

        要到家时远远听到音乐阵阵人声喧哗,下车就看到一群熟悉的大娘大嫂在跳广场舞,动作熟练,节奏合拍,表情投入,很有电视上的舞姿风范。有的嬢嬢些手上还拿着裹了金线的棒子,随着音乐节拍挥舞击打,细问原来叫“钱竿舞”。围观的人不少,几个大爷也随着手舞足蹈,虽然动作不太熟,邯郸学步却也乐在其中。夏天晚上七、八点钟,老村委会门口的小广场上,几里路范围内,挨邻土坎、团转四邻,扶老携幼,跳舞的跳舞,吹牛的吹牛,清凉晚风吹拂,爽朗的欢声笑语弥漫,一片轻松愉快的氛围。

        听老人讲,村里一年前成立老年协会,统一购买了投影、音响、演出服装等,平常组织大家跳跳广场舞健身操,逢年过节上台表演节目,“春暖花开“、“一生相伴“两个节目都在“六一“文艺汇演获奖,为孩子们带去欢乐,“钱竿舞“还得到县里领导表扬肯定。现在一到晚上,大爷大妈们吃完晚饭,就三三两两自觉往老村委会广场集合,轻衫短袖,长裙翩翩,随着音乐轻快起舞。萤火随着灯光闪烁,蛙声伴着歌声鸣唱,以往寂静的村里热闹了很多。

        老年协会的组织者赵永溪、徐吉会、兰同灿等人,放下家中事务,主动出钱出力,通过争取村里和学校支持、热心人士捐助等方式,为老年协会的运转尽责尽职。领舞的大娘郭吉萍,心灵手巧的她一边忙活家务,一边兼职裁减衣服,很会审美,虽年逾五旬却神采奕奕,总是微笑面对生活,玩智能手机非常熟练,在网上下载适合老年人的广场舞和健身操,自己学会后再教给大家,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总教头”。

        夏夜静好,难忘岁月沧桑。看着热闹的舞台、欢乐的人们,思绪不由飞到从前。七八十年代,大家走过农业合作社,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缺水的土地上,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勉强依靠贫瘠的土地填饱了肚子,却再也没有精力思考其他。改革开放尤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打工潮流的兴起,勤劳的人们前赴后继外出挣钱,家里留着老弱妇孺看家,只能把心思放在带孩子和忙活农务上,也是活得十分辛苦。

        光阴荏苒,世事变迁。随着国家惠民政策和脱贫攻坚深入,村里水泥路、电视、网络、自来水都通了,吃穿不愁,大家开始注重生存以上的精神追求。这一批从上世纪中叶出生,与共和国年龄差不多的一辈人渐渐步入暮年,但我欣喜地看到了以往疲惫愁闷的表情从他们脸上开始消失,老年协会、广场舞的出现,让他们从土地和家务中解放,忘掉生活的苦恼烦闷,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得到轻松愉悦的感觉。很多年轻人也受到带动,闲时候离开大二、麻将的诱惑,纷纷加入积极健康的体育锻炼和歌舞活动。可贝村2018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夕阳无限好,暖暖映黄昏。

       夜深忽梦少年事,举头弦月已中天。城里的月光很美,村里的月色更动人,有的老年人并不羡慕城市,更习惯现在的村里生活。希望大可贝的美好生活越来越好,尊老敬老孝老的古朴乡风能延续下去,让一辈辈逐渐老去的人们能幸福栖居世代生活的村庄,愉快、自在、尊严地安享晚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