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士桥”再见,“博爱桥”你好

 古蔺同乡会 2020-07-03
任浪莉/文
冷佳利/图
 
2020年1月19日,一个水落村民共同欢庆的日子。
全村人翘首以盼的“博爱桥”正式通行了!去年盛夏被暴雨冲毁的“博士桥”以崭新面貌回归水落,数月以来大家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收获圆满。这是一份来自2020年春天的礼物,更是集体脱贫奔小康最美的喝彩。
 
“博爱桥”建成通行  
村民踩桥欢庆春天的礼物
 
大红灯笼高悬扶手两侧,“水落河博爱桥建成通行仪式”横幅格外引人注目,锣鼓舞龙队在平坦的河岸蓄势待发,喜庆热闹的音乐在山间回荡,村民们邀约着向河岸聚拢而来……水落河畔吹来的风很冷,但大家的内心却很热。
“我宣布,博爱桥正式建成通行!”上午10点,随着五彩烟火从地面喷发,锣鼓舞龙队在桥底翻腾表演,水落村“博爱桥”建成通行仪式正式启幕。坡坎上、田埂边、堤坝里站满了围观人群,河两端村落百姓齐聚桥头,都来见证“剪彩”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用热烈的掌声共贺新桥竣工,也感谢为之付出的所有爱心人士。
枯水期的水落河依然荡漾着浅浅碧波,横跨在水落河上白色的“博爱桥”成了最美的风景。青年人扶老携幼走上崭新的桥面漫步参观,4个6米高的大型桥墩上平铺着2.5米宽、58米长的桥面,精心设计的4个“凸起”将建成休闲亭供乘凉观光和钓鱼,434根圆柱构成安全而美观的扶手,质量过硬的桥体,赢得大家啧啧称赞。触摸着坚固的桥面,老人们欣慰不已,青年们也是笑容满面,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发朋友圈。两座青山间,这座桥早已成为两岸村民往来沟通的关键纽带。

 
从博士桥到博爱桥
它汇聚起水落人浓浓爱心
 
“博爱桥”是一座“失而复得”的桥,其名也原为“博士桥”,由80年代当地一位留美博士出资筹建。如今为何改名?缘由得从去年夏天说起。
“博爱桥”,正如其名,是“博”得众人之“爱”。“9.7大暴雨”带来的洪水猛兽,致水落村损失惨重,坚守在水落河上三十多年的“博士桥”断成两截,严重影响了村民安全出行。当月,全古蔺县各镇村都因连续暴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一时间,财政支出捉襟见肘,经费成了修复工程的“拦路虎”。不少村民考虑到桥体损坏带来的出行困难,一方面支持村两委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经费,另一方面也积极发起募捐争取修复工程快速启动。
秉承老一辈团结奋斗的革命精神,发扬不“等靠要”的光荣传统,一封充满企盼的倡议书在水落村民朋友圈中迅速传开。得知这一消息后,身处全国各地的水落人关心关注并踊跃捐款。当地村民也在第一时间组建筹备委员会、爱心捐赠群,攻克最难的“资金关”。
短短3月,30多万爱心捐款从八方汇聚而来。事实上,除了当地村民自发捐款外,还有交通、水务部门、永乐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当地学校教师的爱心助力、村两委向各界的积极争取、当地企业的建材捐赠、以及社会知名人士的爱心捐款等等,“博士桥”也因此得以在11月18日顺利开工重建。这背后,凝聚了不少人的心血。
 
 
修复工程全员参与
他们齐心协力办成大事
 
从一个人出资到一群人出力,“博士桥”是名副其实的“博爱桥”。
筹备委员会成员在发起倡议后,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讲述原委、争取支持,同时细化分工,确保每个生产队都有人承头募捐,这也是30万资金能够快速聚拢的关键原因。村民勾明刚带领施工队在凌厉寒风中加班加点保质量、赶进度;退休干部勾宗才、水落“总管”冷玉寿、魏勇积极为村两委献计献力、精心筹备组织……他们在其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修建期间,还有着许多感人的一幕:村民李林在身患重病时,仍不忘组织募捐、向政府部门争取帮扶资金;已古稀之年的张四孃,每天都主动为工人端茶送水……全村人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每个人都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修复桥体。
这些就如永乐镇镇长在出席仪式时的讲话所言,“桥体打窝、架模到主体完工无不是真情的体现,无不是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体现,无不是水落人民优良品质的体现。”站在桥头的村民面对崭新坚固的“博爱桥”、桥头墙壁书写着捐赠人姓名的红名单,大家也无一不为自己的付出感到一种荣光。“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心,体会到一种光荣和神圣为一个地方儿女,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做一点事,是一种满足和喜悦。”仪式上,一位捐赠代表发表了肺腑之言。
聚沙成塔、汇水成河。“博爱桥”是一座汇聚了众多爱心之桥,它不仅延续了“博士桥”的使命,更传递着水落人民的爱心和品质。以小见大,全面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水落人必将会有新的更大作为,为水落的未来创造出无限可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