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台赭溪

 tangaolus 2020-07-03


       李慎独
      
       每个人的心中都流淌着一条母亲河,或是知名的大江大河,或是穿流于山间村头的小溪,用她们的甘泉哺育着一方水土上的人。几千年逐水而居的人文传统,几千年历史的沧海桑田浮沉起落,让母亲河常常流淌成一缕缕乡愁。
      
       我的母亲河是浙江天台山的赭溪。它源于浙东千米山峰华顶,流经千年古寺方广寺、国清寺,穿过济公故里等一个个山村,在天台县城汇入始丰溪,最终汇成灵溪奔向东海。因为途经地方多为丹霞地貌,溪石颜色火红绚丽,故名赭溪。
      
       我在赭溪边出生,喝着赭溪水长大。在儿时记忆里,小溪水深半米,清澈见底,水草丰茂,鱼虾成群。那里有我母亲在溪边洗衣服的身影,木槌敲打衣物的声音是一曲动听的劳动旋律。那里也是我和小伙伴的乐园。春天,我们折下柳枝插在溪滩上,过几周就生根发芽活成又一棵树;夏天,我们在月光下用溪石筑坝,再用竹制畚斗接住出口,一晚下来就能收获二、三十条半大溪鱼;秋天,我们沿溪采摘各种野果,一不小心还误摘了人家种在溪边的桔子,被家长带着上门道歉;冬天,我们踩着薄薄的冰面在溪上玩耍,嘎吱嘎吱的破裂声,满足了一个个小小的冒险家之梦……
      
       这一切仿佛在一夜之间中止了。曾经有一段时期,生活垃圾开始漂流在溪面上,渐渐沉积在溪边,溪水发黑发臭,鱼虾逐渐消失,水鸟不再来临。一个早晨醒来整条溪水竟变成鲜艳的红色,是上游的丝厂排放了漂染污水,这血色污水整整流淌了三天三夜,鱼虾死绝。母亲沉重而严肃的说,你不能再去溪滩玩耍了,那水有毒。
      
       后来,我们一家搬离了赭溪边老屋。再后来,我又辗转于各地工作,很少去探视老屋。即使偶尔路过,也只是对着那已经失去生命的溪流匆匆一瞥,然后急忙离去。我似乎是在逃避,因为我无法接受美好的记忆仅仅成了记忆,我担心自己带着孩子去探望老屋,向她讲述爸爸儿时的溪边故事时,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十年前,我接到父亲的电话,说天台县政府开始治理赭溪,沿溪污染源工厂全部搬迁,同时清理溪滩上的生活垃圾。这个中国唐诗之路上的重要历史地标,这条唐代诗僧寒山子踏歌而行的溪流,这条哺育了宋代高僧济公的溪流,终于迎来重生的关键时刻。那一夜我思绪万千,我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能够亲眼看到这个变化,可惜她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我的家乡从此已变成故乡。
      
       赭溪治理驶上快车道,是在五年前。浙江省开始实施“五水共治”,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那时我带着孩子回乡探望老父亲,也专门去探视了溪边老屋,因为“赭溪历史文化街”项目已经规划成型,我那典型的江南四合院老屋也在这规划之内,它将以另一种存在方式,向世人讲述赭溪的故事。
      
       今天,我们行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大道上,行走在全面奔小康的高速路上,生态文明程度是小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回避自己的责任。我们每个人的母亲河都应该和我们心中的母亲一样,永远年轻。那样,母亲河即使流淌着乡愁,也会是一首优美的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