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自己要做个“狠人”。

 王智远同学 2020-07-03

本文共计5303字,做个自己的狠人,人生不将就。

今天这是智远的第039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早上打开手机,

看到了人民日报头条号弹出了这样一句话

想减肥,想学乐器,想开始读书,可总是坚持不了几天就放弃了。待在舒适区很安逸,可真正让人成长的,从来都是勇于跳出舒适区,去尝试和挑战新的事物。

走出舒适区虽不是必然选择,但能把人生的圆画的更大。若您说时间过的快吗?真的很快,可能还来不及思考,第一批90后还有3天,就要迈入30而立的年龄。

但是多数人的思想还是停留在“我还年轻”,“我还有大把时间”“我还有大把青春的意识中,30而立,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同龄人或许现在已经全款买了套房子,车子,在职场也混到了高层管理。

而部分人确实很多人还没有立起来,甚至于还在”北,上,广,深“慢慢飘着。

随着时间的增长,一线城市把部分人的耐力早已经磨灭了,已经忘记了当时为什么要出来工作的原因,曾经给自己制定的目标和人生高度还在吗?在智远看来,按照一个人活到83岁来算,人的一生有3万多天,长还是短,有没有想过怎么过?

除去休息,旅游等时间,而真正奋斗,工作的时段可能1万天都到不了,曾经一则调研中指出,80%的人曾经遗憾过。

在老的时候曾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珍惜时间,珍惜青春,我们应该对自己狠一把,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好好努力,而不是将这一生随便将就。






 01 
 
“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简单的计划“
“我一直想拥有一个好的身材
却没有迟迟行动,直到一个月前
我把这个计划拆分了,发现仿佛很容易”
我特别羡慕一名演员,他的名字是”李现“。

我羡慕他的努力,他奋斗的精神,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和他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但是现在取得的成就有所不同,命运是公平的,成功确实是这样,“部分的努力+部分的几率”。


如果没有把自己努力到极致,机会就轮不到自己,人生也不会达到想要的高度。


我翻了他的微博,他的身材为什么那么好,因为早年就开始锻炼身材了,直到现在不下4年的坚持,而且是一个长期主义者。


很多人羡慕明星的身材,看到他们的身材自己也想要,但是只是“脑中的想”,而没有真正的“行动”。

《图片来自李现微博》


你别不相信,厉害的人真的很早就很厉害了,罗马不是一天可以建成的,能够大器晚成的人,往往都是在早些年有一定潜力,加上一部分努力,加上贵人的相助,最后就水到渠成了。


头条张一鸣,创立九九房的时候26岁,顺丰王卫创办顺丰的时候才22岁,小米雷军28岁担任金山的CEO,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可以对比思考下,我们当时的年龄在做什么?


我特别想拥有一个好的身材,以前比较偏瘦,2017年的时候,177CM,才110斤,这两年的疯狂饮食,长到了130斤。


可是我发现,好像肉都长到了“肚子上”,而且饮食不规律,啤酒肚也出来了,爬楼梯到7楼气喘吁吁,缺乏锻炼,西装都穿不上了。


我把这个健身这个计划拆分了,并付出了有效的努力,发现仿佛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太难,每天我给自己要求30个俯卧撑,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晚上在做20个仰卧起坐。


直到现在坚持了一个月,从一次20个俯卧撑都做不完的小白,到一次可以做40个俯卧撑,我发现自己的体质在不断的上升。


而且调整了自己饮食,半个月没有饮酒,坚持早餐,护肤,现在明显觉得整个人精神都饱满了,有的时候不是目标太难,而我们给自己在开始设定的高度太高了,反而不利于开始的“努力”,不妨调整一下,每天迈出去一小步,可能长期就是一大步,永远不要忽视了0.1乘以365的力量。


或许在看文章的读者,你也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比如,每天坚持读5个单词,坚持听书半个小时,坚持跑步一次,杜绝垃圾食品,游戏的次数减少,刷短视频的时候可以控制等。


这些都是“慢慢蜕变”自己,让自己变好的过程。制定好之后,悄悄的执行就行,不需要别人的监督去努力的过程才叫自律。





 02 
 
“放下手机并不难“
“坚持一天不玩手机,
其实也不会有太多业务
也不会有很多讯息让自己忙的不可开交“

早上起来,我们的第一个动作是什么?我已经想到了场景,睁开眼睛,移动着手臂,在身侧摸索手机。晚上睡觉,我们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闭上眼睛,还是握着手机不肯放,想着上面的信息?


乘坐交通工具,您最常做的事是什么?
听音乐,闭目养神,放空身体什么都不想,还是低着头,不眨眼地看着手机呢?和朋友吃饭的时候,您的手机放在什么位置?包里,房间里,还是饭桌上,还是时不时的看一下在放下,有的时候甚至在拍个照?


出去旅游的时候,最离不开什么?
是最美的风景吗?智远想,可能不是,而是离不开的手机,不停的在拍照,发朋友圈和朋友分享,恨不得把自己的所有行程记录在手机上。。


我们的生活最离不开的是什么?恐怕并不是吃饭睡觉,不是事业和理想,不是亲情友情,而是这忘不了放不下,随时随地惦记的手机,我们何尝不是被手机绑架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生活根本离不开手机。


我采访了身边的3个朋友,
他们对手机有不同的看法:

L先生觉得,现在哪个行业的工作者都离不开手机,手机自己的银行,订单,文件,资料,移动办公软件,老板的指令,甚至于下属的汇报。


或者自己的人际圈,父母,爱人,孩子,联络都用手机,我怎么可以放下手机,我曾经去咖啡厅点一杯咖啡坐一下午观察过,见过很多的情侣约吃饭,都是一人盯着一个手机,而无沟通。


M女士认为,难道你能想象一个没有手机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现在人们都在用微信交流,你不知道大家在谈什么,最近热点是什么?


不知道朋友圈最火的文章是什么?不知道老同学近况可好,不知道领导的状态,你还想不想好好工作了?不是非要拿着手机,而是大家都拿着手机,难道我要当隐者吗?


的确,手机给我们提供了生活的便利,改变了我们行为方式,善于利用手机的功能,能够极大限度地节约时间,提高效率,调整生活状态,我们的确应该感谢科技带来的一切。


可是这只是理想化状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合理的使用手机,只把手机当做生活的辅助工具,事实上,不少人把手机当成了生活的重心,日常生活就是围着手机转。


做过一次社会调查,发现很多人的生活离不开手机,离开3个手机已经是极限了,一旦摸不到手机,就会没来由地的心慌,认为有什么事情错过了人为耽误了游戏的进度,认为冷落了朋友。总之,他们会找很多借口来证明必须看手机一眼,甚至两次,三次。。。


其实自己的手机并没有那么重要,我特别羡慕身边曾经的一个领导,他六日没事的时候,去钓鱼可以坐一上午不看手机。


我们的业务可能并没有那么多,不妨适当的控制自己,21天可以养成一个新的习惯,真的没错,做个”抬头族“,你会发现世界如此美好,离开手机并没有那么难受,应该把时间放在”有效“的位置,它只是我们生活的辅助工具,而非全部。





 03 
 
“为什么借口总是那么的有用“
“你若不想行动,总会找到借口“
你若想做,总会找到合适的方法
别让借口变得理所当然,心安理得。

现在社会节奏发展很快,人的心理压力大,很容易产生疲惫感,想要给麻木的大脑和紧绷的神经找一个舒缓的空间,是每个人的心愿,也能够得到其他人的理解,”放松一下“不但是每个疲劳人的权利,更是我们应该做的,必须做的。


劳累过后,打打游戏,刷刷短视频,聊聊天,放松一下大脑神经,追个肥皂剧,在虚拟的世界做上半个小时白日梦,取得一点惊喜的,既休息了,还能让心情变好,何乐而不为呢?


事情本该是这样的。可是,有多少人,玩游戏,刷短视频,追剧,能达到”放松一下“的目的呢?大多数人应该都陷入到了”升级“,”充钱“”买皮肤做任务“,我决定了,要去XXX,时间长了,开始上瘾,把一些理由变的理所应当了。


”试问自己,我还有多少的想法,未来要去实现,还有多少的计划,未来要去实施“,而我们又为这些想法,找到了多少借口而堂而皇之的将其抛到脑后,使之仅仅是想法,是计划,永无见天日的一天。


我们制造着借口,并且心安理得的接受借口,明天说吧,不着急,领导没催,我干嘛去学。一年四季,岁月轮回,依旧原地踏步,碌碌无为,但试想若把这一些借口如果都撤去,我们的人生会怎么样呢?待人至暮年,回想人生是不是会少些遗憾,多点慰藉。


曾经我有这样一个同事:
”天呐,我怎么又睡过了,周日晚上喝多了“,老M在周一就睡过头了,这是他经常的情况。大早上开会我一直找不到他人,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报表什么时候给我?上周六的总结拖到了周一还没发给我,你是不是不想干了,我经常这么训斥他。


但是他似乎脸皮很厚的样子,每次都是一堆理由,”昨天喝多了“”早起太多了“,”早起去送孩子上幼儿园“,”送对象去了“,我实在不想听了,如果不是看他年龄大,我早就把他的KPI,季度总结报上去了。


”不还是心疼他,感觉可怜,上有老下有小,而且还是老员工“。在团队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责任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不承担而消失,它只会转移到其他人身上“,这种倚老卖老的情况确实让人很难受,让团队很难受,最后我还是和他友好的谈了一下,辞退了他。


临走时候,我们一起吃了顿饭,我把它的借口,各种理由在酒桌上都说给了他,希望它能把这些坏毛病当成下酒菜,一并吞下,有个好的发展。借口的力量是巨大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我们一定要了解借口的心理内涵和作用,正确地正视问题,通常借口也是人们掩饰弱点的工具,


若果我有了充足的时间....
如果我很有钱....
如果我没有子女之累....
如果不是没有赶上机会......


一位哲学家说过:当我发现别人最丑陋的一面正是我自己本性的反映时候,我大为惊讶,另一位哲学家说:为何人们总喜欢用这么多的时间制造借口掩饰弱点,糊弄自己,而不用在正确的用途上,这些时间足够矫正这些弱点,那时便不需要借口了,删除借口,行步如飞,莫让借口和理由,挡住了自己远行的路。





 04 
 
“再不奋斗,我们就老了“
“再不努力,我们真的老了”
决策人生的黄金时段20-50岁。
黄金30年只有7300天。

我们的青春很短,我们的时间也不多,每个人似乎都明白这样的道理,可是多数人依然在各式各样的借口下,沉溺在所谓的休息,娱乐,享受之中,究其原因,他们对自己有一种奇怪的“纵容”。
既然工作已经很累了,理应当娱乐一下,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人要对自己好一点”是一部分人的口头禅。他们“好”了吗?智远认为完全没有。


我们先来算一笔账:
从20岁到50岁,只有30年,一共10950天,每天24小时,一共262800小时按照每天10个小时休息计算,30年*365天*10小时,一共要休息109500小时,折合成天数,一共是4562.5天,折合成年为单位一共是12.5年。


30年减去12.5年,真正值得我们去奋斗和独立的时间可能就剩下17.5年,这中间还是不间断的工作。


智远认为生活的“好”有3个阶段:

1.物质基础牢靠是第一个阶段。有牢靠的保险和工资,能够保证正常的花销,有一笔存款保证自己不会被突然来的意外打乱了针脚,再有一点闲钱投资或者娱乐,这是生活的基础。


2.提高自己的品位和素质是第二个阶段。不断的充电,培养高雅的业余爱好,交见识广博的朋友,给自己的生活增添光彩,就是生活的提升,如果可以,尽量有自己除了工作以外,追求的兴趣,或者是事业,能够持续的建立现金流。


3.修养自己的身心是第三个阶段。学着在浮躁的世界保持宁静的心态,与生活和谐相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智远也在不断的追其,但是可能第一个阶段还没有达到。


我认为这样的生活才能称得上“好”,“很好”“非常好”。想明白了,也就活明白了,以这种标准,那些连工作还没有做好的朋友,却要娱乐,休息,“对自己好一点”,物质的追求显然就成了一大问题,工作不专心,前途也堪忧,我们又怎么会“真的好”呢?


暂时的沉迷只是麻醉自己,营造一种轻松自在的假象,没有基础,没有后盾,没有真正的心灵承受力,一点风吹雨打,就能让现在的生活面目全非。


纵然,网上有很多种说法:年轻不是懒惰的理由,更不能因为时间还足,就让人自己沉浸在虚无的满足之中,忘记了努力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趁着活力充沛,斗志昂扬,去争分夺秒,去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等到了中年,再想要拼搏,恐怕心有余力不足,到了老年,更是只剩下对挥霍青春的悔恨,再也没有机会重来一次。


想要对自己好一点,就要告诉自己:“别玩啦,别懒啦,别做梦啦,做个对自己要求高的”狠人“,不要等着别人已经超过自己一大截了,才有意识去行动。





与君共勉:
理想生活的状况应该有个前提,就是把”时间“放在追求事业,追求有意义的事情上,注重于提升自己,注重于有结果的投入中,做什么都好,千万不要把娱乐放在第一位,除非你是明星。


一旦下定决心之后,就做个狠人,对自己”要求高“一些。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叫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打铁趁热,趁着决心高涨的时候,及时开始行动,不要想着做什么准备,决心不需要准备,如果你有了决心还要等到明天,这决心多半无法贯彻。


你可以尝试把决心写在纸上,手机屏幕上,电脑屏幕上,总之,写在任何你一眼就看到的地方,时刻提醒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些目标简单就好,不需要太多道理,鸡汤,要的就是效果,希望在看的读者能够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好好奋斗,过上不将就的人生。


作者简介:
文:王智远  ID:201440
主持人媒体出身,曾担任上市公司品牌经理,C轮企业市场品牌总监,业余爱好写公众号。微博@智远同学-,头条号@王智远

觉得有价值,点个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