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新年记得给自己做份成长计划。

 王智远同学 2020-07-03

本文共计5336字,21天养成一个习惯是真。

这是智远的第042篇成长笔记的分享。

今天2020年开年的第一天

道声:元旦快乐,happy,newyear!

希望今年的您,也能够培养几个优良习惯。

昨天写完总结,有部分伙伴私信问我:

智远你的写作能力怎么养成的?

看你原来还做主持人,现在切换到品牌公关业务,而且把以前的所学都用在了一起,怎么做到的?感觉你已经打通了自己的底层逻辑,把一切都串联了。

我用自己的经历,亲自验证了网上所论述的“21天效应”,即培养一个优秀的习惯,让他成为爱好,21天就够了。确实是这样,我原来是一个并不是特别擅长写作的一个人,认为文字功夫在学校已经学的让人头疼了,在社会工作后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实在令我费解。

直到在2019年的10月份开始,我回家照顾老人,在医院闲来无事,想培养个爱好。朋友告诉我,如果你想提升自己,什么课都不要听,让自己先静下来,培养耐心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只有心静了,什么都非常的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写作”,推荐你去”写作“。

“写作”和“读文章”一样,很多人看到一篇5000字+的长文章就没有耐心去读了。看到文章的70%就关闭了,认为其了解作者想表达的含义,在智远看来,一篇文章如果能写到5000+字,肯定有“文章核心部分”“观点部分”以及“论述部分”,这些都值得去学习。

元旦当天,想和各位读者朋友分享下,这些年我看到了众多的同龄人逆袭,职场的弯道超车,并且看到他们如何从自身的兴趣中找到真伪需求,判断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和不想要的。

以及我是如何利用21天的时间,从嘈杂的环境中,让自己脱离出来,解锁出了写作的兴趣。相信这个底层方法也适合运用在其他方面。


 01 
 
“弯道超车执行力有多重要”

想到非常的容易,做到可“太难了”。

古人说过一句话:“自立者,天助之”,这是一条屡试不爽的金句良言,与这句话匹配的另一句叫做:“打铁还需自身强”“强大自己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这是我身边一个同事M先生和L先生的故事

多数人在成长和工作中,会遇到过这种情况:

“你看吧,这件事情就是这样,

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

这是M在和领导汇报的时候说的原话。

最后结果L先生做到了,悄悄的执行后,

拿了奖励和表彰,自己却空空如也,

M先生还自我感觉良好,

并找我谈起这件事,我的眼光真好,

我能判断未来趋势,沉浸在意淫当中。

我送给他了两个字“呵呵”。

其实并不是这样,对于前瞻的眼光来说,工作5年以上,都会有对行业,对岗位,对专业的一些基础判断。但是什么是影响最后决策的东西呢,是“做到”,是“想到一个点子,并把它执行下去,做到”产生的结果。

执行力与“想象力”是相匹配的,为什么说要多动手,多动脑,勤字当头呢?职场人有一个图鉴,是这样表达的:工作7-8年,到了管理者,好多人就比较的“油腻”。

他们的油腻和其他人油腻的不同,除了“腰围”“大肚子”这些可以量化的以外,是思想的油腻,任凭一张嘴走天下,空谈却“缺少行动”,有人可能认为,到达领导层了,就不用干活了,空凭指挥就好,智远认为这是错误的一种观念。

企业随着规模成长,较多的大企业业务都从层级化管理变成了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一个业务部门,是不会需要太多“指挥的人设”,像BAT,TMD这些大公司的架构,更不用说了

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会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个人净在那瞎指挥,不干事,关键是还帮倒忙”这种人其实典型就是“久不擦枪,找不到扳机”的那种。

从以上观点,智远个人见解,移动互联网现在严峻的形式来看,我们不仅要做到一个能有高瞻远瞩看到的人,而且要懂得蹲下来愿意弄脏自己的双手去做个会执行的人。

古话引言:

艺多不压身,可就怕你黔驴技穷。

若想在在一个行业,一个岗位做的炉火纯青,不妨请教完别人,多锻炼下自己的“执行能力”。

所有的底层方法论就那么几个,你看了这个大佬的增长方法,那个大咖的运营套路,无非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可是自己不去做底层的“尝试”,何以谈来的进步呢?靠嘴吗?我想你还是洗洗睡吧,要想快速成长,弯道超车,最重要的是执行力。


 02 
 
“挖掘自己的真实需求”

从个人专业,职业,爱好三个方面出发

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第二“成长赛道”。

很多人有太多的个人兴趣,往往哪一个都不能成为最终可以坚持的,后来就不了了之的败在了时间,败在了一冲动之下,比如:

认为自己唱歌可以挑战一下

认为个人跳舞可以挑战一下

认为个人写作可以挑战一下

认为个人敲代码可以挑战一下

追风口,认为VLOG可以挑战一下

其实有些兴趣都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属于内心的伪需求,受到外界各方面因素所影响造成的短时间需求。比如拍VLOG,唱,跳舞,减肥,自己肯定是在某个场景,画面,人物情绪的刺激下,激发了内心欲望,尝试两天过后,发现自己不是真正想要去做的,只是短时间的追风口,好奇劲而已。

— —

尝试挖掘自己心理的真正需求找到除了工作之外,哪些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然后运用合理“有效的培养方式”,加以刻意练习,长期的投入,这才是真正能够成为有价值的投入。

那么如何挖掘自己的真实需求:

1.在冷静的时候,安静的夜晚,躺在上,可以简单的先问下自己,什么是自己内心最真实想要的,想去培养的兴趣?这个想法存在了多久?有无除了光想以外,行动上面有想去做的欲望。或者行动之后不满,停留一段时间还是觉得需要长期需要去做的,这件事情不错自己会后悔的。

身边的故事:

我一个技术朋友W先生一直想要拍VLOG,三个月之前我们聊天他就有了这个想法,但是却迟迟不行动,两个月前我再次问他,这个事情内心自己想做吗?他还是认为自己想去尝试。

我告诉他,那就去行动,非常的用心,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连续拍摄了5天,出来了一个10万+的阅读量推荐。

很多事情,只有在尝试之后,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能不能长期培养,如果尝试后发现自己不喜欢,要及时止损,如果喜欢,就要坚持。

— —

2.假设还发现不了,能不能尝试下让自己开拓下视野,接触众多的领域,当自己接触某一个领域的时候,是不是在做了半个月或者一段时间后,依然会感到兴奋,把它做成功之后自己会非常的高兴,那么这个可能就是自己真正热爱的兴趣。

身边的故事:

我身边有一个医美从业者朋友,他一直在医美领域做咨询顾问,整整5年的时间,自己都快麻木了。

那天我们聊天,他说自己已经没有了追求,不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兴趣培养,感觉除了这个其他的都不会,也不知道怎么去学。

我给他提出了一个建议:“让他在休息的时间多去外面逛逛展会,大会等活动,拓展下视野,看看其他行业,后来经过了半个月折腾,他从护肤行业找到了自己兴趣,现在自己成功开了一家线下店,把兴趣变成了职业。

— —

3.长期兴趣和职业也有巨大的关系,比如自己是在企业做新媒体运营,久而久之,是不是会被”内容“创作所吸引,经过长期在工作中的刻意练习,是否有想过如果自己不被”企业“所约束的情况下,依然想自发的去做这件事情,自发的去开一个新的专栏等。

那么做技术,设计岗位也是相同,下班之后,还有没有内心的欲望想去学习下自己本职位的东西,让自己提升提升,通过自己的职业,能不能探索出来第二增长的可能,让职业也变为兴趣。

最让我们可惜的是:

较多人都是在“欲望”中完全失去了自我,身心疲惫,哪有心思再去想“梦想”,“兴趣“。认为什么是最急功近利的挣钱方式,就会马上投入,待挖掘一段时间后发现不能带来财富,便会放弃,这才是最为可悲的一种情况,耽误了时间成本,也浪费了青春。

兴趣的培养,就是找到除了工作以外,内心深处最想做的那个事情。当我们把焦点转移成不在关注外界对自己产生的期望的时候,真正的回归到审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那就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这也是最真实的需求。

— —

我自己的故事:

智远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我在2014年的时间,参加了一场行业大会,看到了台上的主持人非常的风光,而且会议结束后就走了,感觉任务很轻松,我就私下要到了他的微信。

并请教了他,问他:”我有没有可能做主持“,他说,你如果自己想,那就去行动,我可以告诉你去哪些地方学习,你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等,我就按照启蒙老师教的方法,去执行了后,发现自己依然内心高涨,并愿意为之付出时间成本。

后来就按照专业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成长,给自己制定合理的计划,这就是我找到自身潜力最重要的方法。当然,写作也是一样,开始我并不擅长写作,但是在医院陪护的时候又闲的无聊,一直想找一个能让自己静心的方式,朋友推荐我练习写作。

我经过优劣势分析,当时考虑写作不需要任何的“金钱成本”,而且我短时间也OK,并且能带来收益,就投入了这项兴趣中,发现坚持两个月后,依然属于自己热爱的,直到现在才选择了坚持。

如果你依然找不到的兴趣所在,那可能把自己的”心“给弄丢了,需要去认真的反思奋斗的价值是什么?自己生活的价值是什么?挣钱的价值来自于什么?创造金钱的方式除了打工还有什么等。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兴趣,不妨来尝试智远建议的21天成长计划。


 03 
 
“找到属于自己的21天成长计划”

我们总能在年后看到朋友圈,

各种成长计划,

7天打卡PPT,10天瘦身等

其实本质都是在为盲目的认知付费,

浪潮退后,发现并不适合自己。

这件事是不是发自内心,还是短时期被周围声音迷糊,是需要自己内心去审视的问题。如果你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那么智远认为,大可不必为了迎合一些风口上的付费转发,点赞等去付出努力。

用这些来掩盖自己战术上的懒惰,那些都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真正改变自己的还是制定目标后的行动,真正付出行动的也不需要朋友圈的炫耀。

为什么说是要用21天成长计划:

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认为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者理念的形成并取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也就是说,一个动作,一件事情,一个想法,如果重复21天,会形成一种记忆,一种习惯性的做法。

据网络记载21天的成长有3个阶段:

1-7天发现有点刻意,不自然,需要提醒自己。

7-21天新的行为表现自然,但是需要控制自己。

21-90天新的行为已经变成不经意,自然的举动。

这三个阶段是最难熬的,根据调研数据总结,只有30%的人能坚持到最后。其余的人在培养过程当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借口,来逃避培养,逃避成长,最后不了了之。

市场上有几个最为简单的

兴趣培养21天计划推荐给你:

21天锻炼身体,

每天坚持俯卧撑20个,只需要3分钟

21天坚持打卡学习英语,每天背诵单词10几个

21天坚持写作,

每天逼迫自己写一篇2000字的文章等

21天坚持戒烟计划,彻底不让自己抽烟

这些只需要投入短短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得到,但是相对于”英语““戒烟”有些挑战性以外,智远认为,健身和写作应该都不成较大的问题,至于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就要从内心审视了。

那么21天成长效应的计划是”有意而为之“,是通过大脑的约束,身体的控制,让自己意识的改变,并为此付出行动

而不是”随遇而安“的佛系状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做不成任何事情的,这种就会出现一种其他情况就是”盲目从众“,需要自己进行审视。

盲目效应的发生一般都是在“团体”压力的情况下,放弃了自己理性的思考,看别人在做,我也就跟着做,其实这样的坚持到最后,本质是无法发生改变的,最多在行为上发生了微小的变化。

— —

盲目的本质其实是

渴望有个归属感,怕自己被落单。

好比2018年年后的朋友圈一波传播,21天减肥计划,21天朗诵计划,21天计划等,看到身边朋友圈参与了,自己不参与就认为是落单了,这些都带不来本质的改变。

我曾经身边同事发生的事情:

M先生和L先生是好朋友,他们下班一直顺路,经常性同时地铁,路上有说有笑的沟通工作,八卦同事等。

直到有一天,公司为了培养企业文化,提高组织协同效率,开设了健身项目,M一直在跟另一帮技术的朋友打篮球,每次下班就早早的离开公司去玩耍了。

自从打篮球后,L就被孤立了,他为了找到归属感,也和那帮打篮球的朋友一起凑在一起去玩耍,篮球并不是L的兴趣强项,最后因为球技比较烂,没有人愿意和他玩了。

本质打篮球并不是L的兴趣爱好,而是M的兴趣爱好。而L为了怕孤立,渴望找到归属感,就去附和别人,强加自己去适应打篮球这个爱好,这种情况并不是智远认为最有效培养兴趣的方式,况且也会给别人增加压力。

身边的人就会说:“你看这个人,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没有什么主见”,时间久了,别说兴趣了,让自己变的都会更盲目了。所以智远建议,21天成长的兴趣是建立在自己的内心真实需求之上,判断是否是伪需求是很重要的因素。



文笔共勉:

新年已始,时间宝贵365天的第一天已经开工。

不妨给自己做一个成长改变的21天计划,培养个技能,就会多一份保障,昨天社群中朋友说,现在80%的职业都可以被替代,就连做内容运营的都会PS(修图)了,重合性非常的高。

在这岗位内容重合性比较高的时代下,为了让自己的价值更加的突出,身兼数职就会要求比较高。何为竞争优势:假如两个人同时去面试一家公司,同样的薪酬待遇,“自己会的,别人不会,别人会的,自己也会”,那么自己就成了企业用人最佳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