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探秘 何为天子守国门

 小魏看世界 2020-07-03

明朝有一个特有的的说法叫:天子守国门。明朝初定,北疆地区仍有元朝残余势力不断骚扰边境,而山海关以外的地区也是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为保证北疆和关外稳定,实施有效的统制,防止国家的分裂,自朱棣登基以后就迁都北京,因北京靠近边关,又是皇帝所在地,所以称之为“天子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其实并不是明朝的首创。

汉武帝即位初期的长安,也在匈奴的兵锋之下。匈奴入寇,汉武帝本人在郊外的行宫里就能听到马蹄声。只是汉武帝20多年的对匈奴作战把匈奴赶到了“漠北”,也就是现在的外蒙,所以不怎么提汉代“天子守国门”。

唐朝初年也是如此,李世民刚即位也对突厥玩了一手“空城计”,蒙混过关过。

关中盆地实际上也并不是个建都的好地方,北面,西面都是传统异族的地盘,盆地内耕地有限,作为统一前的秦国国都没问题。但中原核心区统一后,位置偏西北,仅凭关中的物产,很难供养作为统一王朝国都的官员和军队。唐朝中期还多次因为粮食不足,匆匆去洛阳“就粮”,皇帝的卫士和宫女都有在路上饿死的记载。

长安对北,实际上和北京一样,是个绝佳的战略前线指挥中心,只是军事上适合皇帝坐镇。从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考虑也未必是最优选项。古代中国真正适合建都,而且风水最好的,是洛阳。

明朝之所以落下“天子守国门”的名声,还是因为土木堡之后,丧失了向北开拓的战略勇气,也没能很好的化解和蒙古的矛盾。实际上高拱,张居正等人开放互市,并且多次册封蒙古部族首领后,一直到明朝灭亡,蒙古都不再是大患了。如果土木堡之变没发生,或者成熟配套的互市政策早一百年左右,也许历史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