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贵州游侠 2020-07-03

 高椅古村 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贵州游侠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离开檀木渡口,来到公路旁,等了一会,上车前往高椅。

来到高椅路口,准备等车前往高椅古村。

路口有一个人在公路边等车,通往高椅的坡上有一辆轿车,旁边也有一人,我和其打招呼,交谈中知道我是从檀木村看了古树过来,而他的外婆就是檀木村的,他对檀木村非常熟悉,也认识明益。随后告诉我去高椅的车要下午才有,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他说他和路边的主任正在等从洪江过来的朋友,一会带我进去,我连忙表示了发自内心的的感谢,并知道了他叫做“黄河”。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不一会,几辆车来到,主任上了我坐的车,黄河向他介绍了我,主任姓张,也非常客气。

来到高椅前停车,这里有观景台,可以居高临下观看古村的景象,如果坐班车来,肯定不会停车让你观赏。

古村坐落在山峦的之下的缓坡之中,右侧是一条很大的弯曲的河流,从观景台观看村子很大,屋顶黝黑,有许多封火墙和尖尖的翘角。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在观景台我用张主任的相机为大家拍了几张合影。

上车来到高椅,黄河说他经常来就不进去了,让我跟着张主任走。

这里正在大肆修建,是开发凤凰景区的公司在开发。目前没有收取门票。在张主任的带领下,我向村中走去,他带领我们左转右转,非常熟悉。

村中主要道路已经铺设了新的石板路,张主任带大家来到右侧的码头处,右侧上游是一座水电站的大坝,河水在大坝下游转了一个很大的U形弯。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水中有一块石头,大概有些典故,张主任的介绍被我忘了。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回到大街,斜对面有一座寨门,上面有对联,但下联有两个字被景点牌遮挡完了,由此可以看出开发商的智商。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进寨门,是一座房屋,将道路分为两条,我们向右侧走去。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村中古老的封火墙建筑及木制老房屋还是占主要的,也有少数现代民房。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一座高大的四面高墙的古建筑,从侧面来到古建筑的后面,是一个古池塘,叫做:红黑鱼池,开凿于清嘉庆末年,是村落中的一处蓄水池,与整个村落的排水系统相通,中间的过道将水塘分为两池,因分别饲养金鱼和青鱼而取名为红、黑鱼池。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对面是一排几户古建筑,房屋形状各异,有古老木制二、三层楼,也有高封火墙的古建筑。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前行来到一处古村钱庄,在清嘉庆年间,这座房屋的主人杨宏诩中了武秀才,县令特赠“盛世鸿儒”匾额,因此被有钱人视为保管钱财的安全场所,渐渐形成了这个村落中特有的钱庄。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前行是一条高高封火墙之间狭窄的石板巷道,一座门楣上有太极图案。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一座条石制成的门楼,上面有“关西门第”字样,还有清白做人等警句,警示后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官”。院内有长达三米、宽约七十厘米的整石板铺设的路面。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前行有一栋房屋叫做“醉月楼”,建于清同治年间,原楼主善作诗词,特将自家楼房改造,专供文人雅士集会、饮酒、对月吟诗。门旁挂有木制对联:“会天下之文人墨客,聚古今之艺术精华”,现在是乡村图书馆。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继续行走在高墙窄巷道、石板路之中,一个个院落中都是精美木屋,窗户上有木雕图案。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一座砖墙的前面挑出去半米多,是用一块不厚也不长的石板作为挑梁,用料不大,却支撑千斤,显示了古人精确的计算。但被开发商用石灰线条给遮盖了一部分,石板上面还固定着一根水管,张主任说:一个很好的看点就这样被开发商给整没了。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数不清的高墙大院,里面都是制作精良、雕刻精美的木楼,地面也是大块石板铺幔的。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来到古屋后面的现代建筑前,一位高龄老奶奶坐在门前绣着鞋垫,张主任介绍老人已经105岁了,其精神矍铄、谈吐不俗、思路清晰,动作灵活。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一栋古屋正在改造,大部分是新材料,只有极少量的老木料,看来开发商是真的不懂得“修旧如旧”的古建筑修缮原则。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一座古木屋有新旧的窗子木雕,古木雕中寓意“天官赐福”。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来到村子后部,有一座四面有墙的古墓园,这是“蒋太君墓”,是高椅杨姓始祖母蒋氏之墓,是宋末元初的一位保宋抗元的女英雄,在元军侵入时,为了保护高椅村民的安全,英勇抗敌,不幸牺牲。在门框上有墓联:三代两太君保宋忠昭日月  九溪十八硐抗元气壮山河。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一座院落中有一口雕花石水缸,被称之为“中华第一缸”,如果写这些字的人看了贵州省岑巩县中木召古村的巨大石水缸,就不好意思这么写了。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又是一座用巨大石板铺设地面的院落,门前的方石墩上有精美的石雕,墙上有彩绘图案和文字,窗户上面也有精致的木雕。这应该是一个书香门第。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高椅古村再遇好心而热情的人(上)

经过一段很宽的道路,两侧都有大片的荷花池。尽头是一栋白色的古屋,其窗户上面有泥塑、彩绘,中间是木制的栏杆。窗子的上面及两侧的都有草木绘画,楼上的栏杆也与有木雕图案。

(未完待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