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很宽的道路,两侧都有大片的荷花池。尽头是一栋白色的古屋,其窗户上面有泥塑、彩绘,中间是木制的栏杆。窗子的上面及两侧的都有草木绘画,楼上的栏杆也与有木雕图案。 这里叫做“月光楼”,建于清同治年间,民国初年,原房主因在外求学,返乡后打破世俗偏见,将房屋修复成“中西合璧”的建筑模样。 穿过一座风雨桥,这里叫做“一甲凉桥”,始建于明正统二年,属斗拱官式建筑,是村民歇息纳凉、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据专家考证:是江南诸省仅存的一座官式凉亭。 前行一座门楼中有“耕读传家”的牌匾,被称之为“古村第一宅”,建于明洪武13年,为高椅现有最早的一栋古民居,有墙基铭文砖记载。高墙外,墙上有大小枪眼。张主任带大家来到古宅室内,在墙角木板下面有地道通往外界。 墙上有有一张很大的古代文件,院墙内有图画和文字。 张主任带我们下阶梯,告诉我们,这个阶梯很有讲究:从门边开始,一级比一级窄,如果有人从屋子里面干了坏事逃跑时,一级比一级窄的阶梯就会令其措不及防而摔倒。 在一座房屋中有古代“混凝土”。 经过两片荷花池中间的道路就回到了寨门处。 这个古村规模很大,建筑档次很高,保存也非常完好,是一个值得开发光大的地方,但文物部门应该介入,保证修旧如旧,不要画蛇添足。 上车离开高椅,途中右侧有高耸壁立的岩壁,下面是村子和大片的水田,黄河告诉我他的家就在那里。 他们要到九洞村的农家乐去吃午餐,张主任邀请我一起吃饭,我告诉他们:我已经十多年不吃中午饭了,谢谢了。我要到九洞村的九个深潭去看一看。 黄河老弟让我稍等,他去找店主去打访一下,然后告诉我:本来是沿左侧的小溪溯溪而上,因修建了水坝,现在只能沿右侧去会同方向的公路走到接近山顶时有小路左转下去。我表示感谢后向山上走去。 烈日当空,温度有35度,我一直走过了水坝,继续前行接近山顶,看到的都是碧绿的水面,估计九个水潭都被水库淹没了,就等车前往会同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