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涛直播时霸气怼人:敢于做自己的人,活得有多爽?

 富书 2020-07-03


文|匣子
敢于做自己,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取悦自己,才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站稳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格局。

近日,刘涛在直播时霸气怼工作人员的视频,引热议。

大众们一改往常对女明星的苛刻,一边倒的支持“怼的爽”

原来这场直播中,正在详细给观众介绍货品的刘涛,不断被旁边的工作人员催促进度。

“涛姐”毫不客气的当着众人和镜头的面,对着工作人员说:

“请不要再催我了好吗?你老是叫我快点快点,不可以,这是我的直播间。”

此话一出,网上言论四起。

有人说她摆明星架子,但更多的人是挺她的,认为作为一名主播,认真是对观众负责。

我想说,刘涛这样做,很真实!

她以150万的年薪加入阿里,首秀1.48个亿的销售额已充分说明了她的投入和野心:她想胜任这份工作!

直播,胜任的前提是观众认可。娱乐圈打拼多年,她深知观众不好糊弄。唯有做自己,才能得人心。

试想,如果她也像普通的主播一样,文本式的介绍,赶进度,又会有多少人买她的账?

如果她处处只听工作人员,旁人的指示行事,她又怎么能在老公破产复出后,塑造一个个经典的荧幕形象?

她是用“敢于做自己”的守则,在不同的身份间游刃有余。

“做自己”这三个字说出来很简单,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到。

冯唐说:“敢于做自己,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取悦自己,才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站稳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格局。

酷一点的表达就是,敢于做自己的人,大多都活的很爽。

敢于做自己,

旁人都会为你让路

最近,《乘风破浪的姐姐》热播。

热门“姐姐”中,宁静绝对算一个。

敢说,敢怼,敢担当,几乎延续了一贯上综艺的风格。

台后,不谄媚,不做作,不结小团体。

台前,一开口,一走台,却惊艳众人。

而最近,宁静“不交作业”给节目组送“猪饲料”的梗更是圈粉。

网友说:狂拽霸,却可爱,真性情,不做作,爱死了这个“魔丸”。

翻开宁静的履历,她似乎一直都是这么豪爽,有担当。

17岁闯荡广州,24岁问鼎百花奖最佳女演员,27岁荣膺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她自己说的没错,她一直都是一线炙手可热的女明星。

名气和实力给她带来了不少底气,以至于有人觉得她现在的拽是在吃老底而已,殊不知,她只是天性使然的真实,做自己而已。

2015年,上真人秀《花儿与少年2》她不满嘉宾在镜头前爱秀爱表演,直言集体生活就是拼演技,大胆爆料。

原本她也可以“秀”,只是她觉得既然是真人秀,就应该真实不糊弄观众而已。

她对待婚姻的态度也是可圈可点,与美国演员保罗结束因戏结缘的婚姻后,她说:

“哪怕结婚十次离婚十次我也不怕,人活在世,喜欢就喜欢,能在一起就在一起,不在一起就分开。”

诚如她所言,演戏已经演够了,生活中就想真实的自己。

相比其它女演员,宁静似乎缺少谦卑,得体和鸡汤的公众形象,但是细品她的每一次观点和传达出的生活态度,值得每一个普通人借鉴。

真实,做自己,不欺骗自己的内心。这也是芸芸众生们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立世之本啊。

也只有这样,才能一直向前,心向远方。

林语堂说:“我们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胆量。

做自己了才能自由,敢做自己了,自然会有人会你让路。

敢于做自己,

世界在你心中

有的人走自己的路很顺畅,有的人追逐自己的路却异常艰险。

看完根据传奇探险家杨柳松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77天》,被深深震撼。

它讲诉的是人类历史首次以自力方式77天孤身穿越大羌塘无人区的真实故事。

羌塘—中国最大无人区,世界独有超级荒原,传说中的凶险程度远甚于珠峰,是一个不属于人类的死寂区。

透过电影,在杨柳松的记录中,一个人,一辆山地自行车,一顶帐篷,完全没有后援补给,徒步77天,渴了甚至要喝自己的尿······

这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一场体验,路上接踵而至的生存危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与死神擦肩。

可是眼前的美景也是独有的,空旷的天空,远方的雪山,纯洁的山脉,美的令人窒息。

杨柳松说:“活了半辈子,我就想干一件自己想干的事,成为最想成为的自己。”

他做到了,在影片最后,饰演他的导演赵汉唐和饰演截肢女摄影师的江一燕在绝望的无人区相聚。他们互相鼓励,最终走出了这个无人敢至的地方。

他们在圣洁的雪山前干杯:“为了远方,去你的命运。”

于我们,跨越无人区可能是终其一生都无法挑战的,终其一生也无法领略的风光。

这部影片并非鼓励每一个人,都去成为穿越极限的英雄,但却告诉我们,当有机会按自己的想法过活时,一定不要退却,前途虽然未卜,但精彩也时常相伴!

席慕容说:“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

领略高山是为自己而活,踏梦远方也是为自己而活。

做自己没有高低主次之分,只有敢与不敢。而那个敢的人,才能将世界美景尽收心底。

不敢做自己,

人生总有遗憾

作家东野圭吾的在他的作品《解忧杂货铺》中刻画了这样一位人物。

克朗从小喜欢音乐,非常想走上音乐道路。

父母在家乡经营着一家鱼店,未来肯定是要他继承的,坚持子承父业的双亲反对他学音乐,他一直在自己和家中长子身份间游离。

不敢违背父母意愿,音乐确实也不知道未来会不会成功,于是他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

因一次刺激,克朗又想到了学音乐的初衷,于是瞒着父母退学了。

可是吃音乐这碗饭需要时间和积蓄,而退学又找不到体面工作,就这样在东京混着。

直到父亲重病,不得不回老家照看鱼店的生意。

梦想和现实让他失落、迷茫,在家的日子度日如年。

看他这个样子,父亲骂他:“不要拿回家接管鱼店当借口,是你自己没有实现梦想的能力,不坚定而已。”

要什么就勇敢的竭尽全力的去做。可是,很多人却因为未知,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甚至拿亲人的压力当借口。

实质上,是不敢面对自己内心想要成为的样子。

歌德说:“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知道怎样将自己给自己。

不逃避,不退缩,再大的困难,也毫不犹豫的坚持,才是对自己的尊重。

而一旦压抑,不仅自己不会过的更开心,心中也始终有个遗憾不能再回首。

做自己,

你需要认清这三点

杨绛先生说:“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

世界是自己的,所以我们要敢于直面。

做到这三点,或许你能拥有一份畅快人生。

1、察觉自己的内在

作家张德芬曾给过建议:

关注身体: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常常透过身体来跟我沟通,如果经常压抑,难受,或许你可以想想,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关注思想:时刻关注自己当下的想法,尤其是负面的想法,一件事情有很多面,如果结果对你没帮助,或许应该看看能不能反向思考。

关注情绪:随时感受自己的情绪,不同的情绪看到不同的内在,比如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其实是来源于恐惧,那当下就无须强迫自己。

2、付诸行动

觉察自己内在需求和知道自己要什么之后,最高效的做法就是付诸行动。

第一步是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比如你想做一名网红,不能只看别人外表光鲜,台前美丽。

而应该想是先改变形象,还是先充实内在,一年计划,三年计划是什么?打算做出什么样的成绩?比如年薪百万?

高尔基说:“在生活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行动更重要,更珍奇了。”

敢于做自己,行动的那一刻,你就赢了!

3、接受不同的声音

做自己的路上,一定会有许多不同的声音,质疑,嘲讽,不屑。

如果还能笃定向前,成功不会太远。

季羡林曾说:“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走自己的路,也很孤独。

可是这份孤独确是能让自己变强大,遇见更好自己,与自己觉察的内在相遇的最好时机。

接受它,享受它,和而不同,才会是自己。

卡耐基语录里有句励志名言:“发现你自己,你就是你,记住,在这个世界上你是一种独特的存在。”

勇敢做自己吧!生命短暂,愿你我不负此生!


作者简介:匣子,富书专栏作者,富书写作营学员,富小书的人,爱折腾的80后少女宝妈;相信明天总比今天美好的乐天派;善于思考,乐于总结,每天都督促自己进步的职场管理人士,本文首发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