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读|郯城八蜡庙溯源——兼谈刘猛将军民间信仰

 水雲间ymtkepx1 2020-07-04
小 朱 说 交 通

2020年第126期/总第1816期

作者:山东省郯城县美澳学校校长 乔闪

郯城八蜡庙(“蜡”在此处读音为“乍”,zhà), 俗称“蜡台”,旧址在县城东前八庙、后八庙村之间的一处高地上(台基高10余米),具体位置就是美澳学校西校区东南方院墙外那个十亩见方的大汪塘。这里曾是郯城县一座古老的道教庙宇,专门祭祀地神、农神、田神、虫神等八位与农事有关的神祇,初始建于何年,已无文字可考。因为美澳学校与其近在咫尺,所以引起了我寻古溯源的兴趣。

据传在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看中了古城东北郊外的一处高地,在此修建“春台”一座,也称“熙春台”“迎春台”。每当冬去春来,郯子经常携家人一起登台远眺,东望马陵,云山苍苍,沭水泱泱,古城周边景色尽收眼底。明清时期,每到春分时节,郯城知县都会率领一众官员来此登台,祭拜天地众神,以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后世有人于春台东南角聚群而居,称“春台庄”。据《王氏宗谱》载:“始祖原籍江南淮安府海州岱山瓦屋基,元统世末(1335)迁至沂州郯城县春台庄”。由于春台上建有一座坐北朝南的八蜡庙,该村遂改称“八蜡庙”。清嘉庆年间(1796~1820),该村以方位改称“前八蜡庙”,后演化为“前八庙”。后来,问姓、王姓等姓族人聚居在八蜡庙东北方位,称“后八庙”。

据清代《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山东省沂州府(今临沂市)郯城县“在城东二里山上”有八蜡庙,其实这是不准确的。《康熙郯城县志》所附的《郯城县地图》,标出了该庙宇的位置所在,并说明是“春秋而祭”。该庙宇并不在沭河东岸的马陵山余脉之上,而是在沭河西岸、墨河故道以东,现美澳学校西校区东南方大坑处,其北面不远处为墨泉,其东南面遥遥相对的就是举世闻名的汉东海孝妇冢。

现在美澳学校西校区内窑上干渠及墨河故道以东、邮电新村小区周围,地势低洼,原来是成片的几十亩大汪塘,据说就是古时候取土营建迎春台之后形成的。上世纪七十年代,附近村民挖取迎春台的泥土用来筑墙盖房子,导致土台塌方砸死一人。后来,周围人们纷纷来取土,最终导致迎春台变成了一个大坑。

任文献(1456~1515),字国光,明朝兖州府沂州郯城县归义社(县东北十二里)人,自幼聪明过人,“诗赋援笔立就”(《康熙郯城县志》)。他参加山东乡试取得第八名的好成绩,弘治六年(1493),参加会试为全国第247名,参加殿试中癸丑科进士第三甲第173名(共205名),历任陕西蓝田知县、两浙清戎政、广东道监察御史,除奸革弊,洗冤泽物,被称“名御史”,时人称其为“任侍御”。退休后隐居老家郯城县城北关的东庄村,“日唯吟诵自乐 ”(据《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据《《康熙郯城县志》》,他写有《过八蜡庙》一诗:

“崇台百尺倚晴空,台下平芜一望中。

茅屋人家杨柳暗,酒旗村店杏花红。

农夫新水犁边雨,牧竖斜阳笛外风。

何处春翁赛春社,纸灰狼藉庙西东。”

该诗《明万历沂州志》诗题作《登八蜡台》,首联为“蜡台百尺倚晴空,台下平原一望中。”他还写有《郯城任侍御“东庄八景”诗》,其第二首为《蜡台晴望》:

“边村旧筑一台牢,骋望堪来月几遭。

苍耳径回祠庙古,鹁鸠声引白云高。

晴峰点点纡屏画,旷野微微涌翠涛。

一度登临一吟弄,主人诗笔已降骚。”

既然文献都说郯城八蜡庙“祠庙古”了,也许是唐宋时期,估计至迟元末明初,在这块荒草茫茫、苍耳满径的高高台地上,陆续建成了有山门、戏台及东、西大殿、廊房等建筑的二进庙宇。据当地老人们回忆,八蜡庙东、西大殿在民国时被一度用作学堂,该庙最后留守的道教徒依次为信字辈、加字辈。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后的道士王信坤曾送给前八庙村王玉之(原郯城县建筑公司副经理)的祖父王开远许多小神像和经书,惜多数毁于十年浩劫,仅存一尊精美的青铜关公像。

庙里原有两棵十分巨大的银杏树,其中一棵是“娘抱子”的银杏树,战乱时村民曾在其树杈上搭设过瞭望塔。1940年10月21日,我八路军115师教五旅某部攻打日伪军盘踞的郯城县八蜡庙据点,毙敌20余人,俘虏10余人。据王玉之老人讲,他小时候曾和四个大人一起搂抱过东边那棵大银杏树,树圈周长为四抱半,比新村“老神树”略小一些。建国后五十年代末政府在修建县大礼堂时,这两棵都被砍伐了用来做门窗檩条的木料,竟然足够使用。后来,古银杏树的树墩子被斫为菜墩子,在县委老食堂用了几十年,如今不知流落何方。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现在的八蜡庙遗址,地处县城中心地带,仅剩下一方深深的大汪塘,四围皆为民居,周边遍植高大茂密的萧萧白杨,已经别无旧物可寻。

先秦时期,人们受到“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产生了很多神灵崇拜,如对祖先的崇拜,对天神地祇、日月星辰以及动植物等自然神的崇拜,并且根据季节和时间的不同安排各种祭祀活动。其中“腊祭”和“蜡祭”,是古代岁末年终(冬季)两个重要的祭祀活动。根据《周礼》,“腊”祭先祖,“蜡”祭百神,二祭各别。《礼记·郊特牲》:“天子大蜡八”,“所祭有八神也”。“八蜡”是指除虫捍灾御患的八种神祇(先啬一,司啬二,农三,邮表畷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依次为:神农氏、后稷、督理农事与田法的官员之神、督农官在田间的办公处所之神、猫神和虎神、堤防神、水沟神、昆虫神),都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神祇,分别承担开辟道路、保护禾苗、坚固提防、抗旱排涝和驱除虫鼠的职责,一直被视为农业生产的综合保护神,分工明确。

蜡祭是对保佑农业生产诸神的答谢,所以场面非常热闹,形同狂欢。上古时代,伊耆氏早巳祭祀“八蜡”。孔子曾以嘉宾的身份参加了鲁国的蜡祭(《礼记·礼运》)。子贡在观看过蜡祭后,孔子问他是否快乐。子贡回答:“一国之人皆欣喜若狂,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好快乐的。”孔子说:“人民辛苦了一年,才有这一天的享乐,其中的道理不是你所能明白的。这就是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从而可以看出,这实际上是一个庆祝丰收的日子。秦汉以后,蜡祭和腊祭有时还分别举行,但已出现蜡、腊不分,逐渐混同的现象。各地州县都建有八蜡庙,享受官方祭祀,蜡祭活动十分隆重。

古代科学不发达,没有杀虫药剂,农民对“数千里间草木皆尽”的蝗害望而生畏,束手无策,故对虫神的祭祀,尤为重视且虔诚。仅从“蝗”字所取的是“虫王”之意,可见古人对其畏惧之心。每当发生蝗灾的年份,人们都去烧香祷祝,顶礼膜拜,祈求灭蝗有功的神灵大显神通,驱逐蝗蝻,不再损害庄稼。

江淮及黄河中下游地区种植百谷的农民,笃信神灵可以驱蝗保穑,在每年农历腊月农事完毕之后,就带上丰盛的祭品,相约来到八蜡庙,虔诚地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答谢诸农神的保佑之恩,且唯恐祭祀不周,得罪了虫王蝗神而惹来报应。后来,民间将八蜡附会为专门驱除虫害的“虫王”,而八蜡庙也逐渐演变为主要供奉虫神尤其是蝗虫神的庙宇,于是民间祭祀活动久盛不衰。

蝗灾是一种世界性的生物灾害,在《圣经》中有30多处文字提及蝗虫、蝗灾。在古代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蝗灾是与水灾、旱灾并列的三大自然灾害之一,灾害频发,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特别是蝗灾,总是紧跟着旱灾而来,铺天盖地的蝗虫大量啃食植被,造成粮食绝产、饿殍遍野,很多人被迫逃荒,流离失所。由于饥荒,导致流民遍地、战乱四起,形成恶性循环。

据统计,从春秋到1949年的两千余年里,中国蝗灾年有800多个,每5-7年就有一次大范围的爆发。据邓云特《中国救荒史》统计,秦汉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为3.5年,元代为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明末山东连年遭受旱蝗灾害,以至于“人相食”。从《清实录》的记载可见当时惨状:“飞蔽天日,塞窗堆户,室无隙地”“蝗食苗殆尽,人有拥死者”。有学者统计:清代268年,没有蝗灾记录的年份只有14个,共有3700余次的蝗灾。

1640年麦收时节,蝗虫大军汹涌而至郯城境内,继整个夏天的严重干旱之后,它们又扫荡了小麦仅剩的可怜收成,并在麦田里产卵,甚至前仆后继地爬下烟囱,用成千上万的躯体压熄炉火。从1640年冬到1641年春,郯城境内“兄食其弟,夫食其妻”“与其为人食,不如吾自食,稍延旦夕之命”,宛如人间地狱。《郯城县志》上写道:在乡下,就算最亲近的朋友也不敢在一起走进田野。

嘉庆七至九年间(1802~1804),山东、河南连续爆发蝗灾,官府治蝗机制失灵,官差胥役滋事扰民,需索无度,“捕蝗之蝗甚于蝗”(清崔旭《捕蝗谣》)。山东巡抚铁保竟然奏称:“本省所属之郯城、兰山两县,有蝗虫自东南飞过县境,但并未停落。”来自海州的成群蝗虫只是飞来飞去的“过客”,忍饥挨饿而不落地,令人啼笑皆非,连嘉庆皇帝都断然不相信(《清仁宗实录》卷114,嘉庆八年六月戊寅条)历经一轮又一轮的浩劫,“弹丸小邑”郯城地方凋瘠,百姓贫苦,“原不知有生之乐”。

蝗灾危害如此之剧,无助的百姓只能寄希望于上天和神祇。“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刘猛将军祠,畿辅、齐鲁之间,祀之尤谨。”(清阮葵生《茶余客话》卷四)此处将“八蜡庙”与“将军祠”划了等号,指出京城、河北、山东等老蝗区因蝗灾频仍,祭祀规格尤为隆重。执笔编纂《续修郯城县志》的乾嘉学者陆继辂指出,刘猛将军庙里供奉的刘猛将军就是刘承忠,吴川人,元末授江淮指挥使,弱冠临戎,江淮缉盗,安定社会秩序;挥剑驱蝗,卫护农业生产,“有功德于民”。当地民众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蝗灾,纷纷祈求“刘将军显灵”,于是出现了崇奉驱蝗正神刘猛将军的民间信仰。在《续修郯城县志》卷三秩祀“刘猛将军庙”条,陆继辂大书特书嘉庆十五年(1810)发生这次蝗灾时时任知县的德政:“修志之岁七月,豆苗初茁,忽生虫,咬啮将尽。知县吴堦忧惧,无可为计,虔祷于猛将军,三日后,虫忽尽死,苗之已折者,别茁新茎,岁收无歉。”

最早将刘猛将军信仰推向全国的是直隶官员李维钧。康熙乙亥年(1695),沧州、静海、青县等处飞蝗蔽天,当时身为直隶守道的李维钧一面加紧捕治,一面诚心向刘猛将军祈祷,蝗蝻遂未成灾,于是他奏请朝廷授予刘承忠“猛将军”之封号。乾隆年间增修《大清会典》时,将刘猛将军列为“驱蝗正神”,神主为刘承忠。道光十五年(1835)又敕命各地建庙,郯城也建立了刘猛将军庙。自咸丰七年(1857)起,朝廷屡次加封刘猛将军,至光绪十二年(1886),刘猛将军的封号全称为“保康普佑显应灵惠襄济栩化灵孚刘猛将军”,其塑像为少年,大概是与其“弱冠临戎”相一致的,祀礼规格已与护国神“关圣大帝”相同。

据王植、张金城纂修《郯城县志》(乾隆廿八年刊本)卷六《秩祀志》记载:“八蜡庙在城外东北偏”“刘猛将军庙在北门内,有蝗灾则祭。”“《(大清)会典》府、州、县均设八蜡庙,春秋仲月十四日二次致祭。”(吴堦修、陆继辂纂《续修郯城县志》卷三,嘉庆十五年刊本),祭祀的时间也发生了变化。陆继辂说:“今郯城八蜡庙像被冕服者三,不知(神)农(后)稷而外又祀何神?”甚至发现连祭祀的偶像也搞不清是谁了。大约是有了刘猛将军庙专祀之后,村民又另择神明,估计是变成了道教尊奉的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庙。

我的故乡安头村(沂河西岸、偏西北距郯城六十里)灵源寺旁边,也曾有一座古老的刘猛将军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倾圮),解放后被改造成完全小学,我曾经在那里读过五年书。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一尊刘猛将军的铸铁镀金像,约40公斤重。据老辈人讲,这尊刘猛将军不仅可以除虫御患,还可以祈雨降福,而且十分灵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村里有人借“破四旧”的名义将其扔到村北部的老堑堐,村民王全忠、杜玉才一起趁着夜色偷偷地驮到刘士仪家里,刘士仪又偷偷地将它埋到自家东汪塘边上,直到八十年代初才重见天日。临沂城内有一条八蜡庙街,北起兰山路,西南向,穿过洗砚池街,向南止于解放路。此街北端原有一座八蜡庙(民间讹称为“蚂蚱庙”),系清康熙年间所建,1947年拆除。

蝗灾在中国逐步绝迹,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1月,国家组建了由中国生态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挂帅的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团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治理蝗虫滋生地,科学防控,有效遏制,治蝗获得空前成功,人们从此走出千百年来恐蝗、畏蝗的阴影。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2020年6月16日

◉ 头条|郯城:一面锦旗谢交警

◉ 警示|这样打场晒粮,你违法啦!

◉ 悦读|课本中的郯城——东海孝妇的故事

◉ 关于开展路沿石以上车辆不按规定停放综合整治行动的通告

◉ 头条|交警医院接力救助 郯城爱心暖民心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