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美猴王为了学习长生不老之术,历尽千辛万苦,渡过两重大洋,踏遍三大部洲,历时十年之久,终于找到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在斜月三星洞须菩提祖师门下为徒。 孙悟空在三星洞一共只待了十年左右。前七年时间里,孙悟空除了打杂就是听课,因为在班上故意搞小动作,才引起师父关注,得授真传。 孙悟空一心求道,好不容易得遇名师,却为什么刚刚开始正式学真本事三年左右,就要急匆匆的赶回花果山、甚至不惜使计引起师父大怒与他断绝师徒关系呢? 孙悟空着急下山,跟师徒关系好坏无关。 孙悟空到了三星洞拜师后前七年间都干了些什么呢? 就是每天与众师兄“学习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闲着没事的时候“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说白了,就是做了七年苦逼的学徒工,这也是古时候想拜师学点真本事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然后呢,孙悟空开始不安分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这老师父到底有没有真本事?不行的话自己好早去另寻高明啊。 于是,孙悟空找准机会,在一次祖师授课正讲得天花乱坠的时候,他开始故意搞小动作来做试探。结果呢,孙悟空果然率先于三十多个师兄学到了大品天仙决。 孙悟空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达到了“通法性、会根源、注神体”的境界,不光他自己心满意足,菩提祖师得此天赋异禀、可遇不可求的高徒也是欣喜非常。于是,祖师又先后主动传给了他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孙悟空入门的时候,是祖师派的一个小童子领他进洞的,当时洞中还有三十个不知入门已多长时间的祖师弟子。不算那个童子,孙悟空也有三十个师兄了。但是他们一样跟着祖师学道,却未见得什么真传。十年间,只有孙悟空学到了真正的修仙法门,而后祖师又上赶着传授了他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这是什么概念?这分明就是菩提祖师要把孙悟空作为衣钵传人对待的! 如果说前七年菩提祖师没有过多关心美猴王,后三年祖师对悟空却是实实在在的厚爱了。天资聪慧的孙悟空不可能感觉不到师父的一片良苦用心。 那为什么孙悟空还要急吼吼的下山呢? 孙悟空下山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拜师的初衷——学习长生术。 孙悟空为什么要学道?只是因为他怕死。 孙悟空悠哉游哉地做了300多年美猴王,也许见到了许多生死,也许自己感觉到精力也有些不如从前,所以在一次与群猴饮宴正酣的时候,“忽然忧恼,堕下泪来。” 群猴纳闷发问,猴王说道:
这时班中跳出一只通臂猿猴来高声说到:“原来如此啊,这有什么难的?大王只要去古洞仙山中去寻找一个仙、佛或者神圣之类人物,跟他们学一个长生不老的道法,就可以跳出三界轮回,与天地山川同寿,不用再搭理那面目吓人的阎王老子了!” 于是,美猴王独自一猴,背起装满沉重梦想的行囊,踏上了访仙学道的苦旅。 美猴王的一个个性特点,就是做什么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并且为了达到目的百折不挠,却又善于见好就收。 当他修成仙体之时,就自以为已经能够长生不老了,来此的目的已达成,那时候的他其实就在考虑找机会寻退路了。只是没想到菩提祖师买一赠二,先后又传了他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孙悟空一看:得,我只要长生不老就够了,这老师父却教徒弟上瘾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花果山继续过快乐的猴头生活啊? 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赶紧脱身!于是便有了三星洞悟空卖能耐、须菩提怒逐美猴王。 孙悟空要下山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内心开始膨胀,自以为自己的本事足以横行江湖了。 孙悟空修成仙体后,天生便超级聪慧的小脑袋瓜逐渐开了异窍,很多千奇百怪的法术便无师自通了。而后又意外从师父那里学到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天生不安分的美猴王更是有些膨胀,小心脏开始咚咚咚跳着呼之欲出。既然已经达到了当初要求长生的初衷,现在无心插柳间又学会了这么多“高超”的法术本领,足以横行天下、傲视群雄了,那么继续留在方寸山又有什么意义? 这一点在他刚回到花果山、大战混世魔王的时候就显现出来。那时他就已经用自行领悟到的大分身普会神法和移山缩地之术建了回山第一功。 在四老猴建议他去东海龙宫找龙王要兵器、但是怀疑他不能下水的时候,他这样说到:
所列种种,旨在说明,孙悟空在修成仙体、又学会七十二变和筋斗云后,内心早已膨胀的不知道天高地厚了。那初见菩提祖师时的“我无性。人若骂我我也不恼,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个礼儿就罢了,一生无性”之言余音未消,却早被他选择性抛到九霄云外了。 蒲松龄先生的《聊斋志异.崂山道士》中有一位王老七,听说崂山上有神仙,便去学道。结果在山上只做了月余学徒工便受不了了,于是请求师父随便教他个什么法术好回家。于是师父教了他穿墙术,但是嘱咐他不能用来显摆,否则就不灵了。王老七刚回到家就按耐不住激动的小心脏,向老婆夸耀自己学到了仙术,于是老婆叫他演示一下,结果悲催的王老七被硬墙撞了一头疙瘩。 当然与王老七所不同的是,孙悟空学的是真本领。但是孙悟空归心似箭的心情中,是不是掺杂着王老七那种急着赶回花果山、好在众猴子猴孙面前显摆显摆的成分,这也说不准。 一切还是源于孙悟空的“太年轻!” 所谓井底之蛙,用来形容当初要辞别师父急着赶回花果山的孙悟空正合适。美猴王自以为修成仙体后就已经可以“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阎王老子就管不到他了。 他根本不知道,即使成了大罗天仙,也要有仙丹、异果(如人参果、王母蟠桃)来续命才成,或者就要像蓬莱仙岛福寿禄三星所言,需要时常“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才能保住长生之体。 结果呢,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不久,便被勾魂鬼使依着生死簿把他勾进了地府。至此之后,美猴王醒悟到自己当初的莽撞,才又生出了要上天做神仙的想法。 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因为他“太年轻”啊! 读经典书,悟实在理,做洒脱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