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着》:一生悲苦的福贵,教会我5个受用一生的道理

 悦读札记 2020-07-04

  文/玉倾语

我们终是看完了别人的一生,也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我们感叹命运、感叹生活、感叹所有的相似,甚至觉得连喜怒哀乐都相似,然后发觉,这世上没有谁比谁过得更容易。感叹之余,我们也许发现,自己的生活依旧是老模样。可最后却发觉,原来,我们的生活里到底是增添了些许不同。——题记


《活着》这部长篇小说,是余华最畅销的代表作。它没有华丽的言辞,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冲突,但多年来,却总是能抓住读者的心,让人欲罢不能,给人带来对生活和死亡的思考。

在这部小说中,余华用冷静客观的语言,描绘了主人公福贵充满苦难的一生,为读者剖开现实生活的外衣,展现出生活最真实的内核,让人看到生活那狰狞的面貌。如余华所说,《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这部小说中展现了一个又一个人的死亡过程,掀起一波又一波无边无际的苦难波浪,也表现了主人公福贵面对死亡过程的坚强的态度。福贵悲苦的一生,教会我6个一生受用的道理。愿与大家分享。

《活着》:一生悲苦的福贵,教会我5个受用一生的道理

《活着》余华,图片来自360,侵删

1 比起失去金钱和地位,失去希望才是最可怕的

人人都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金钱和地位仿佛就是一切,每天都有无数的人为了拥有更多的金钱和更高的地位在苦苦地挣扎。

每个人都想要拥有,却从未想过会失去。因为一旦失去,那就意味着终结,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恐慌。可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又有谁能保证曾经所骄傲的一切不会在顷刻间消失殆尽呢?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就是一个在一夜间失去一切的落魄者。曾经,福贵家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拥有五百亩地,而他是鼎鼎有名的徐家少爷。可是徐家出了俩败家子,一个是福贵他爹,另一个就是福贵。五百亩地被福贵他爹败得只有一百亩,而福贵则把最后的索性都败光了。

落魄前的福贵,拥有人人羡慕的一切,除了一百亩良田,还有一间祖传大豪宅,有三代同堂的家庭,上有二老,下有一女,身侧有一门当户对还怀着八个月身孕的美娇妻,可谓是风光至极。

可福贵偏偏是个游手好闲的花花公子,吃喝嫖赌样样来,而且还时不时地让妓女背着自己在老丈人跟前晃悠。这些小打小闹并花不了大少爷多少钱,可哪知他最后在赌桌上遇上了老江湖龙二,龙二小钱看不上,一旦赌大了就出老千,还让福贵有种自己没输多少甚至还赢着的错觉。

就这样,福贵这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败在了龙二的手上,输掉了所有家产,一夜间从家财万贯的大少爷变成了一穷二白的破落户,没有了钱,也没有了地位,甚至连住的地方也没有了。

福贵的爹因为自己曾经的败家和儿子的败家,心口郁结着一股气,最终离开了人世。福贵的老丈人再也受不了福贵不成器的样子,把女儿家珍连同她肚子里的孩子风风光地地接回娘家了。于是,富贵家原本整整齐齐的三代同堂变成了三人,不得不开始今非昔比的生活。

或许,有人会觉得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样从从天堂到地狱的反差哪里有人受得了呢?可是,福贵这个曾经的大少爷却平静地接受了事实。

实际上,一个人失去了金钱和地位并非就一定要寻死觅活,比起失去金钱和地位,更可怕的是失去那颗跳动的心,再也看不见生活的希望,也不愿对生活有所期待。

福贵败完家产后,碰到别人喊他少爷,他却让别人叫他畜生,福贵是真心要悔过的,让好端端的一个家成了砸破了的瓦罐似的四分五裂,他最恨的只有自己。

他内心也是痛苦的,他是没有悲伤的权力的。他当下能做的就是想方设法地养活家人,所以他没有一蹶不振,福贵带着娘跟女儿凤霞住进了茅草小屋,在龙二那里讨了五亩地,靠自己的双手过起了贫苦劳累的日子。从没干过农活的他,学着村里人的样子干活,到了天黑,只要有月光,他还要下地,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笨鸟先飞,他还得笨鸟多飞。

早已今非昔比的他,过着又苦又累的日子,他心里反而更加踏实了,对生活也更加有了期待和向往。在他看来,曾经的徐家靠一只鸡起家,他现在也算是有一只小鸡了,照他这么干下去,过不了几年小鸡就会变成鹅,徐家总有一天会重新发起来的。

这就是福贵,曾经大富大贵的大少爷,如今即便财破人亡,却依旧愿意靠自己的劳动去重新起家,重新对生活充满期待。

如今的社会,竞争异常激烈,人们赚钱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有人可以因为做网红而一夜暴富,也就有人可能因为经营不善,公司一夜破产,或者事业一落千丈。人生百态,各样生活,但不管发生了怎样不幸的事情,我们能做的就是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于一个人而言,失去金钱和地位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一蹶不振,浑浑噩噩地消耗自己的余生,再也没有勇气爬起来,再也不敢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实际上,人只要还有期待,生活就不会走到尽头。

《活着》:一生悲苦的福贵,教会我5个受用一生的道理

剧照,来自360图片,侵删

2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家人更值得珍重

家人,对于福贵一家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暖心的字眼。不管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折磨,经历了怎样的泣不成声,一家人能安安稳稳地在一起就是他们最大的幸福。

福贵家败落之后,他老丈人把怀孕的女儿家珍接回了娘家。不管福贵曾经多么没心没肺,家珍还是放不下。她生产之后,带着儿子有庆回来与福贵他们一起,一家人可算再次齐了。可好景不长,这一家人的苦难再次来临,再次应了那句话,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给人看。

福贵去城里给他娘请大夫的时候,被抓去给国军当壮丁了。后来,吃尽苦头的福贵被解放军俘虏了,在优待战俘的政策扶持下顺利归乡。奈何回到家才发现早已物是人非。

他娘离世了,女儿凤霞因为一次高烧变成了聋哑人,唯一可喜的是儿子有庆能摇摇晃晃地走路了。他们此时的愿望不过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就好,也从不渴望有什么福分降临到他们身上,可曾料到,想要四口之家安稳度日却成了他们最大的奢求。

有庆逐渐长大,到了上学的年纪了,奈何家里太穷,根本无法实现。为了让有庆上学,福贵夫妇无可奈何便狠心将女儿凤霞送人了。

有庆得知姐姐被送人换钱给他读书,死活不肯,常常张嘴就哭,边哭边喊他要姐姐。对这个小小的少年而言,他早已将姐姐放在他的心上,姐姐是他要珍视的家人,哪怕不读书没有前途,哪怕要苦一辈子,他也无怨无悔,没有什么比他的姐姐更重要。

姐姐不在身边,有庆还能哭泣。可是,对于福贵和家珍而言,他们内心的煎熬与苦楚又有几人知?凤霞被领走的那天,福贵甚至不敢再看一眼,多看一眼都是心酸。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将凤霞送人,就是在福贵和凤霞的心头剜肉,可他们却无可奈何。

凤霞被送走后,偷偷回来过。福贵亲自背着她去买她的那户人家,离那户人家越近,福贵心里越难受。凤霞虽然聋哑,可她也知道家里的苦,愣是没有哭泣,只是睁大眼睛看着福贵。福贵伸手去摸她的脸,她也伸过手来福贵的脸。这一刻,福贵再也不愿意送她回到那户人家去了,背起凤霞就往回走。

往回走的那条路,意味着艰苦,但却也意味着幸福。生活里会有凄风苦雨,但是一家人共同面对时,总能在生活的黑暗中找到一丝光亮。

福贵带着凤霞回到家后,告诉家珍说,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了。家珍喜极而泣,却让人感受到那洋溢着的温暖和幸福。

饿死事小失去家人事大。即便饿死,也要把家人留在身边,这是福贵一家的亲情。对他们而言,不管怎样简陋的房子、不管怎样艰苦的生活,只要家人都在、只要有那份亲情在,那简陋的房子就比任何地方更豪华、更舒适,那艰苦的生活也比任何繁华更让人感到甜蜜。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家人更值得珍重。“家人”二字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任何世俗之物都不能够将它的圣洁光芒遮住,也没有任何世俗之物能与之相媲美,它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珍视的柔软。

《活着》:一生悲苦的福贵,教会我5个受用一生的道理

剧照,来自360图片,侵删

3 面对艰难的生存,善恶选择自在人心

生活中也许有意想不到的丑陋,却也有令人动容的善意,有人失去本真,选择为恶,也就有人保持初心,善意永存。

福贵戏剧般的人生,让我们看到了在苦难中人是如何生存的,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与恶。

一个人在锦衣玉食、生活风生水起的时候保持善良并不难,难的是在苦海中挣扎、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依旧能够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在生存艰难之际,善与恶之间,有人一念成佛,而有人一念成魔。

福贵一家好不容易等来凤霞的回归,却又再次陷入困苦,本就贫穷的一家,偏偏还遇上了饥荒。

家珍回到娘家带回一点点米,还得防着村里那些饥饿得快要失去理性的人,可偏偏还是被队长发现了,一家人生存本就艰难,家珍还是忍痛给了队长一些。即便面临生存苦难,善良的人,依旧不忍拒绝别人的请求。

日子愈发难过了,全村人都到地里挖野菜和地瓜。有一次,凤霞好不容易挖到了一个地瓜,却被旁边一个同村抢走。凤霞赶紧抢,却因不会说话,反而被同村人将了一军,恶人先告状,说是凤霞要抢他的。

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有的人为了生存早已将道义弃之不顾,激发了他最原始的兽性。

有时候,生活就是要把全部的丑陋与不堪血淋淋地撕裂给人看。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将隐藏着的真善美千呼万唤始出来,让大家明白,这个世界丑陋总是与美丽同行,谁也无可奈何。有人选择作恶也就有人选择善良。

福贵的儿子有庆,是个善良又懂事的少年,对待自己喂养的羊都像对待家人一样,不忍它们被宰杀;为了自己的姐姐不被送人,哭的像个泪人;为了给人献血发挥了自己跑步快的特长,早早地去排队......但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少年却被人性的恶活活剥夺了生命。

有庆学校的校长是县长夫人,因难产大出血,命悬一线,老师们召集孩子献血。有庆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接受光荣的“任务”,结果只有有庆的血型匹配。

医生为了县长夫人的命,不管有庆惨白的嘴唇,无节制的抽取他的血,一个正当风华的生命就这样被终结,而院方只对抽血的医生说了句“太乱来了”就了事了。他们全然不顾,为了谄媚权势,他们毁掉的是一条年轻的生命、毁掉的是一个家庭渴望家人在一起的最大奢求。

《活着》:一生悲苦的福贵,教会我5个受用一生的道理

有庆剧照,来自360图片,侵删

尽管人性之恶会在苦难中张牙舞爪,但也有人性之善在苦难中熠熠生辉。

福贵在得知儿子离世的噩耗时,想要跟县长拼命,结果却发现对方是自己在充军时期的战友。就因如此,福贵便选择了原谅,默默将一腔怒火憋了回去,独自承受丧子之痛。

生存本是难事,在生存面前最容易看到真实的人性。当一个人能在生死存亡之间,以善回馈世界,折射出的就是他最美好的人性;而一个人在生存苦难之时,以恶对抗世界,反映出的就是他最丑恶的人性。

善与恶从来都是一念之间,有一些人可能会在阳光明媚的生活里,不经意将潜藏在内心角落的某种恶意释放出来,让它张牙舞爪,啃噬掉自己最美好的心灵;而有一些人可能即便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也能将内心的美好喷薄而出,展现人性的光芒。那时,或许我们就懂得了人性的善与恶,生存的喜悦和悲伤。

《活着》:一生悲苦的福贵,教会我5个受用一生的道理

剧照,来自360图片,侵删

4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福贵一生的苦难远非想象,没有人知道下一刻又有怎样的悲剧在等着福贵。凤霞离世后,原本就患有软骨病的家珍病情更加严重了,给凤霞和二喜的孩子取名苦根后不久,也离世了。

家珍原本是个米铺老板家的千金。在常人眼里,她遇到福贵算是不值。家珍年轻时,眼睁睁地看着福贵吃喝嫖赌;落魄时,陪着他一起吃尽苦头,受尽煎熬。但她却一直对福贵不离不弃,做着他的贤妻。

家珍不仅贤惠,还很善良。儿子有庆离世那会儿,福贵一直瞒着家珍。而实际上,家珍早已察觉到。对明白了真相的家珍而言,春生更像是“仇人”,是他让加重了这个家庭的不幸。

她不愿接受县长的道歉,也不愿要他的赔偿,却在春生落魄得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选择原谅,并以此为由让他活下去。

跟着福贵一生,她对自己所受的苦所遭的难没有任何的怨言,而这个贤惠又善良的女人终是离福贵而去了。家珍离世前那段日子里,变得特别爱说话,她一遍一遍地对福贵说: “这辈子也快过完了,你对我这么好,我也心满意足,我为你生了一双儿女,也算是报答你了,下辈子我们还要在一起过。”

一句句一遍遍,每个字都饱含着深情,那是对她一生的总结,也藏着她一生的眷恋。她临死都说下辈子还要做福贵的女人。

生活对福贵未免太过残忍了,总是让他一次次在苦难的泥潭中摸爬滚打。让他好不容易对生活有了一点期待和希望之际,却毁掉他最后的一根希望稻草,让他跌入更大的苦海之中。

家珍离世的那一刻,福贵摸着她的手臂,感受着她生命慢慢地逝去,感受着她胸口的热气从手指缝里一点一点漏了出来,直到家珍的手瘫在他的胳膊上。看着这一幕,心里又是怎样的悲凉?

人到中年,经历过父母的离世、经历过丧子和丧女之痛,家珍离去的那会,福贵反而觉得:

“家珍死得很好,死得平平安安、干干净净,死后一点是非都没留下,不像村里有些女人,死了还有人说闲话。”

只因在他心里,家珍是那个陪伴着他走过风风雨雨的女子,就如当时初相见,便决定要娶她为妻。

有人说福贵的命太苦了,或许是吧。又或许,他也觉得有甜蜜和幸福,他苦过却也爱过。所爱的人,是他初见时的白月光,而如今成为了他心头的朱砂痣。当他对别人讲起这份感情的时候,眉宇之间的幸福感是骗不了人的。

生活是快乐还是悲苦,是惊艳还是平淡,全靠个人自己的体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应了余华那句话: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活着》:一生悲苦的福贵,教会我5个受用一生的道理

剧照,来自360图片,侵删

5 在未知的生命里,努力且认真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

每个人的生命里,总是有许多风雨难捱的日子。我们无法想象,表面看起来的风光和体面背后又有怎样的艰辛和苦楚。我们所看到的美丽人生,又何尝不是靠背后的苦苦坚持堆砌起来的呢?当我们还在抱怨生命不公、生活太辛酸时,总有人比我们承受着更大的痛苦。对有些人而言,活着已经实属不易。

人生万般滋味,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不过常态,人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活下去,而福贵用行动向人们诠释了这一点。

亲人一个个离去,福贵一个个将他们埋葬,最后只剩下一老一少。可是,命运依旧不肯放过这个早已经千疮百孔、破碎不堪的家庭,硬是要将福贵最后的亲人带走,把他变成孤家寡人,从此孑然一身。独留他一人扛着痛苦、留着思念、忍着寂寞。

福贵原以为自己也活不久了,可他却还是熬过了这一场又一场的悲痛。所以,他继续挺起那已经弯曲的脊梁,选择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陪伴下继续活着。人到底要多么努力,才能像福贵那样饱受折磨后,依旧活下去?

后来,福贵去牛市场的时候,看到一头待宰的老牛趴在地上掉眼泪,他不忍心就买了下来。往后余生,这头牛也就成了福贵最后的陪伴,成为了他悲苦中的唯一慰藉。他总是在牛面前叫着家珍、凤霞、二喜、有庆、苦根的名字,以此寄托着思念去度过这凄惨的岁月。

那一日,这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将一块古板的田地耕得哗哗翻动,犹如水面上掀起的波浪。随后,老人粗哑却令人感动的嗓音响起:皇帝招我做女婿,路远迢迢我不去....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也终有一日,这两个进入垂暮的生命倒在这片土地上,与地下的亲人团聚,“活着”也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终是看完了别人的一生,也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了自己。我们感叹命运、感叹生活、感叹所有的相似,甚至觉得连喜怒哀乐都相似,忽然发觉,这世上没有谁比谁过得更容易。

感叹之余,我们也许发现,自己的生活依旧是老模样。可最后却发觉,原来,我们的生活里到底是增添了些许不同。

“活着”已然结束,可是“活着”却依旧活着,因为“活着”的力量活在每一个人心中。就像余华所说,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人生本没有那么多精彩纷呈的意义,活着,就意味着和苦难并行,走走停停,挣不脱,甩不掉。

我们最终懂得,活着本就是一场苦难的旅程。或许,我们没有过上最好的生活,但我们应当庆幸,我们也没有活在最坏的时代。我们不知道未来的道路上会有些什么,然而,我们都是在按着自己认定的道路寻找方向。在未知的生命里,努力且认真地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