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海底丛林 2020-07-04
本发明涉及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病毒病俗称植物癌症,由植物病毒寄生引起的病害。病毒在侵染寄主后,不仅与寄主争夺生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破坏植物的养分输导,改变寄主植物的某些代谢平衡,使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致使植物生长困难,产生畸形、黄化等症状,严重的造成寄主植物死亡。在我国大多数地方,大多数的农作物上植物病毒病已经成为疑难杂症,给我国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带来巨大损失,防治上十分困难。目前,市面上的植物病毒病药剂如盐酸吗啉胍、铜制剂等,不能有效防治植物病毒病,而且大多数植物病毒病的药剂中含有大量激素药剂,持效时间十分短,使得植物病毒病施药后极易复发和传染。因此,研发出一种环保和微毒的植物病毒病药剂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和微毒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病毒病免疫剂,该植物病毒病免疫剂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组成:2%~35%的氨基寡糖素、1%~15%的香菇多糖、5%~20%的大蒜素、5%~10%的乙醇、5%~10%的尿素、1%~3%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余量为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其中所述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是由5重量份的金银花干燥根和5重量份的板兰根干燥根加入90重量份的水中浸泡5个小时后,加热至90~100℃煮2个小时,冷却过滤得到。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植物病毒病免疫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大蒜素溶解于乙醇中,得到大蒜素溶液,再将所述大蒜素溶液加入到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中,获得混合液I;(2)将香菇多糖和氨基寡糖素依次加入所述混合溶液I中,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混合液II;(3)最后将尿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所述混合溶液II,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所述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通过提高植物自身免疫力,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消除植物病毒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病毒病免疫剂,该植物病毒病免疫剂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组成:2%~35%的氨基寡糖素、1%~15%的香菇多糖、5%~20%的大蒜素、5%~10%的乙醇、5%~10%的尿素、1%~3%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余量为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其中所述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是由5重量份的金银花干燥根和5重量份的板兰根干燥根加入90重量份的水中浸泡5个小时后,加热至90~100℃煮2个小时,冷却过滤得到。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植物病毒病免疫剂由以下百分比的组分组成:10%的氨基寡糖素、5%的香菇多糖、10%的大蒜素、10%的乙醇、5%的尿素、3%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57%的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根据本发明,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在防治植物病毒病中的应用。根据本发明,优选情况下,所述植物病毒病为烟草花叶病毒病、辣椒病毒病、西红柿病毒病、西瓜病毒病、果树病毒病或莴笋偏头病。更优选情况下,所述果树为苹果、梨、桃、杏、柑橘或杨桃。其中所述辣椒病毒病为辣椒的花叶病毒病、小叶病毒病或卷叶病毒病;所述西红柿病毒病为西红柿的黄化曲叶病毒病、花叶病毒病或小叶病毒病;所述西瓜病毒病为西瓜的花叶病毒病或条斑病毒病。本发明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还可用于防治油麦菜、生菜、白菜、花菜、甘蓝的偏头病。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的制备。将5kg的金银花干燥根和5kg的板兰根干燥根加入盛有90kg水的容器中,浸泡5个小时,然后将大容器中的水加热至90~100℃,煮2个小时,冷却至常温后,过滤得到本发明的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的制备。(1)将5kg大蒜素溶解于5kg乙醇中,得到大蒜素溶液,再将该大蒜素溶液加入到81kg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中,获得混合液I;(2)将1kg香菇多糖和2kg氨基寡糖素依次加入所述混合溶液I中,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混合液II;(3)最后将5kg尿素和1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所述混合溶液II,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本发明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实施例3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的制备。(1)将20kg大蒜素溶解于10kg乙醇中,得到大蒜素溶液,再将该大蒜素溶液加入到7kg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中,获得混合液I;(2)将15kg香菇多糖和35kg氨基寡糖素依次加入所述混合溶液I中,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混合液II;(3)最后将10kg尿素和3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所述混合溶液II,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本发明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实施例4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的制备。(1)将10kg大蒜素溶解于10kg乙醇中,得到大蒜素溶液,再将该大蒜素溶液加入到57kg金银花板兰根中草药水剂中,获得混合液I;(2)将5kg香菇多糖和10kg氨基寡糖素依次加入所述混合溶液I中,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混合液II;(3)最后将5kg尿素和3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加入所述混合溶液II,搅拌至完全溶解,获得本发明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实施例5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在防治辣椒花叶病毒病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试验田选在湖北省钟祥市旧口镇罗集村三组,供试田地势平坦,沙地土质,土壤PH值中性,肥力均匀一致,辣椒花叶病毒病常生发生且偏重。供试药剂试验药剂:本发明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对照药剂:25%三十烷醇辛菌胺可湿性粉剂、80%乙蒜素乳油和2%香菇多糖水剂。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100㎡(10m×10m),随机排列。除药剂处理因素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试验前及过程中,试验区不施用除表1中的药剂外的其他对辣椒花叶病毒病具有防治作用的药剂(见表1)表1处理药剂施药用量100㎡用药量具体操作A植物病毒病免疫剂20ml/667㎡3ml溶于水后喷洒B80%乙蒜素乳油20ml/667㎡3ml根据说明书使用C25%三十烷醇辛菌胺20克/667㎡3克根据说明书使用D2%香菇多糖水剂40ml/667㎡6ml根据说明书使用E空白对照(不施药)00等量清水施药时间及次数按上述药剂使用量,在辣椒初花期(2015年5月5日)用第一次药,间隔5天,用第二次药。空白对照区用等量清水喷洒,不用药剂处理。调查及计算辣椒采摘第二次果(2015年5月25日),每小区采用对角线3点取样方法。每点调查20棵,记录病株数量。计算方法:平均发病率%=发病植株÷抽查植株总数×100%防效(%)=[1-(CK0*PT1)/(CK1*PT0)]*100CK0-末次药后10d对照区病指CK1-采收前对照区病指PT0-末次药后10d处理区病指PT1-采收前处理区病指防治效果本试验所用药剂对供作物无不良影响,对辣椒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见表2,病毒病防治以A处理最高,为95%;病指防效也以A处理最高,为98%,与B、C、D、E间存在显著差异。表2统计结果处理平均发病率%发病率防效%病指防效%A29598B8.6773.5474.81C8.6773.8870.82D16.7740.3355.66E44--结论:本发明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防治辣椒花叶病毒病效果显著。实施例6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在防治莴笋的偏头病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试验田选在钟祥市官庄湖农场,供试田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沙土土质,土壤PH值6.0,有机质含量28g/kg,肥力均匀一致,莴笋偏头病发生偏重,心叶卷曲,不生长,出现偏头现象,传染面积大。供试药剂试验药剂:本发明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对照药剂:80%乙蒜素乳油、80%盐酸吗啉胍水分散粒剂、0.5%香菇多糖水剂、5%宁南毒素水剂、20%乙酸铜可溶性粉剂,以上药剂为市场购买。试验设计试验设7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小区100㎡(10m×10m),随机排列。除药剂处理因素外,其他管理措施一致。试验前及过程中,试验区不施用不施用除表1中的药剂外的其他对莴笋病毒病具有防治作用的药剂(见表3)表3处理药剂施药用量100㎡用药量具体操作A5%氨基寡糖素水剂20ml/667㎡3ml溶于水后喷洒B80%乙蒜素乳油20ml/667㎡3ml根据说明书使用C80%盐酸吗啉胍水分散粒剂20克/667㎡3克根据说明书使用D0.5%香菇多糖水剂40ml/667㎡6ml根据说明书使用E5%宁南毒素水剂20ml/667㎡3ml根据说明书使用F20%乙酸铜可溶性粉剂20克/667㎡3克根据说明书使用G空白对照(不施药)00等量清水施药时间及次数按上述药剂使用量,在莴笋移载后15天左右(2015年10月25日)用第一次药,间隔七天后用第二次药。小区兑水量为15公斤,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区不作任何处理,田间管理同试验区。调查在每个小区里随机抽取50棵莴笋(平均保证有20棵为试验前的病毒莴笋),从传染率、控制率、心叶抽出率、整株长势情况四个方面进行对比。施用A的试验区:无病毒传染、试验前的病株,正常生长,长出的心叶正常,病毒叶片大面积开始转绿,整体植株生长健壮。施用B的试验区:有10棵传染了病毒病(传染率20%),部分病株心叶抽出,但还有病毒症状(约有12棵),有11棵心叶还是卷曲,没有抽出心叶,整株长势变化不太明显。施用C的试验区、施用D的试验区、施用E的试验区、施用F的试验区,效果不太理想,平均有14棵左右传染了病毒病,病株心叶大多数没有抽出,没有生长。(传染率达40%)施用G的试验区:没有变化,大多传染了病毒病(传染率达70%)。结论:本发明的植物病毒病免疫剂在防治莴笋的偏头病效果十分突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