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汪世显家族墓出土,发现不少文物,为何说,最珍贵是两顶帽子

 历史解密坊 2020-07-04

在甘肃省漳县地区,考古专家们曾发现一座元代时期的墓葬群,其所埋藏的墓主人,都是元代汪世显家族的成员。在这座巨大的墓葬群中,曾出土不少有价值的文物,可是其中最珍贵的文物,当属两顶“破”帽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2年的夏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暴雨,席卷了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徐家坪村,此地多为陡峭的山坡壁崖,这也导致洪流随山岭顺势而下,最终汇聚一处,沿着漳河的方向咆哮奔腾而去。巨大的洪涝灾害,令当地民众的庄稼受到损毁,因此在洪水退去后,百姓纷纷涌至田地中清理平整,也正是这样的举动,令他们有了一个巨大的发现。

村民百姓们看到,在自己原本种满庄稼的田地里,突然出现许多被水冲来的坟墓及塌陷的坟坑,甚至有一些坟墓之内,还露出了棺椁,场景可谓是十分骇人。与此同时,当地考古专家也得到该消息,并迅速组成专业的考古队,前来对墓葬群进行保护性发掘。

据考古发掘调查表明,该座墓葬群占地面积约有3万平方米,其古墓数量超过270余座。根据墓葬的大小与规制来看,该家族墓葬应为世家大族,并有着烜赫一时的历史。直至后来,考古专家们才根据墓葬群种种迹象确定,该墓葬应为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它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元墓群。

汪世显究竟是何人?在《元史》之中,曾有对此人的相关记载,汪世显字仲明,巩昌盐川人氏,出身于蒙古族汪古部。早年间,汪世显效力于金朝,并被拔擢为巩昌郡郡守,至公元1235年时,随着蒙古军的大肆入侵,汪世显便投降蒙古,为其出生入死,蒙古政权派他继续统领陇右地区,并封其为“陇西公”。

终元一朝,汪氏一族都是世家大族,并且世代掌握陇右地区的大权。至元王朝后期之时,随着红巾军起义态势的愈演愈烈,汪氏一家也接受了明朝廷的册封,继续维持家族的统治与荣光。

在这座汪氏家族墓葬群中,考古专家们目前共发掘出土文物735件,其中包括包含陶器200余件、瓷器60余件、漆木器140余件、铜器50余件,还有少量的金器、玉器及丝织品等各类文物。汪氏家族墓葬群出土的文物,极大地丰富了元代历史研究资料宝库,为后世考古学界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研究对象。

各式各样的出土文物,的确令考古专家们感到眼花缭乱,不过有趣的是,诸多专家似乎对两顶出土的“破帽子”更加感兴趣,甚至称它们是难得一见的“珍贵物品”。至于这两顶帽子有何特殊之处?我们不妨简单介绍一下:

一般来说,凡是古代衣冠之物,虽然都会被墓主人加以陪葬,但相比于金玉瓷器而言,由于衣冠类物品本身质地的特殊性,导致其纤维组织经不住岁月的洗礼,最终在成百上千年的侵蚀下成为一抔黄土。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它们能够完整出土,完全是令人出乎意料的事情,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两顶出土的帽子,自然也成为了世之珍品。

第一顶帽子叫作“前加沿笠帽”,想必读者们看到这顶帽子后,第一感觉便是相当熟悉。没错,这顶帽子就频繁出现在各大影视剧中,并且使用程度极为广泛,无论是侠客还是乡村小吏,几乎是人手一顶。据史料记载,这顶帽子独特的设计背后,居然还存在着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相传大元皇帝忽必烈喜欢骑马射猎,但是由于夏天时日光强烈,令他感到十分刺眼,每次射猎都扫兴而归。忽必烈的皇后心疼丈夫,于是以自己的巧手,制作了一顶前面加沿的遮光帽,讨得了忽必烈的欢心。从此之后,忽必烈每次外出打猎,都要戴上这顶帽子,久而久之,帽子的样式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种时髦的装束。

第二顶帽子,名为“镶宝石钹笠帽”,该帽出土于汪氏家族的4号墓中,其制作材料主要为纱与竹。“镶宝石钹笠帽”帽高9.2厘米,口径18厘米,底径35厘米。帽子内部共分三层,内层为茶色织物,中层为竹篾骨架,外层罩有黑色细纱布。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在“镶宝石钹笠帽”帽顶部分,还饰有质地、形状各异的珠玉一串,甚至还包括一绺黑色的毛发。

据《大元典章》记载,这种“镶宝石钹笠帽”并非日常衣冠服饰,而是在出席正式场合时的固定装束。一般来说,凡是在朝廷举行元旦及天寿节大朝贺上,诸多出席的大臣才会被允许佩戴这种帽子,用以彰显朝廷的威严。

考古专家曾提到,此次在汪氏家族墓葬群内出土的两顶帽子,不仅表现出了元朝贵族所佩戴的帽子形状,同时也为我国的服装发展史提供了相对重要的研究实物。除此之外,在大多数以高丽国为背景的电视剧中,剧中人物所佩戴的帽子样式,也是参考了元代墓中的两顶帽子,其出土意义真可谓是十分巨大。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