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这句话最初想表达的意思应该没有我们现在运用的这么广,有一种看法就认为孔子此处所说的“道”是指术业,“道不同”是指术业有专精,如射与御,各精其事,不相为谋,就象我讲的厨师与挖掘机不相为谋。但是,我认为孔子最初的本意,“道不同”的“道”应该就是人们所追求的大道,儒家所追求的是圣人之道,道家所追求的则是自然之天道,法家追求的则是王霸之道,追求上的差异使处事原则、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都存在较大有差异,所以无法就一件事达成认识上的一致,故无法共谋一事。 朱熹对于“不同”是这样注释的,“不同,如善恶邪正之异”。所谓的不同是指善与恶、邪与正的差异。我认为朱熹的这种解释并不准确,不论是善与恶还是邪与正,都是其表象上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善与恶、邪与正并没有普世的标准,并不好去界定。我认为此处的不同应该与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里的“不同”是一个意思,即使都是君子,对于道的理解和追求不一定会相同,肯定会存在差异,但无关对错问题。各自为谋即可,不能说我认为对的,就一定要要求别人都认可。 本章的译文是,孔子说:“主张或追求不同,是无法同谋一事(或就一事达成一致意见)”。 比较独特的一种解释方法是缠中说禅的看法,他认为传统的解释断句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断句应该是“道,不同、不相为谋”,此处的“不同”是与“君子和而不同”中的“不同”意思一致,“不相”的“相”并不是相互的相,而是“选择”的意思,“不相”就是“不选择”,与“有教无类”的意思差不多,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出了圣人之道的君子谋道的最高原则就是:不同、不相。“不相”不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行为、思想不加选择,而是指对不同个体、团体的行为,不能用一种权威、上帝等独断的方式来以“相”相之。很独特的解读角度,值得细细体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