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届对社恐们友好的艺术书展,还来得及参加最后一天

 真友书屋 2020-07-04

有一点让人担忧——可能是从 2018 年开始,不光是在国内,艺术书展在全球都变成了一个挺热门、挺时髦的事情,大家穿得漂漂亮亮,像去音乐节一样,交交朋友买买新鲜东西,就“生活方式化”了,这也导致迎合消费环境的主办方开始多起来……销售固然重要,但是必须有思考和进步。

在北京,abC 艺术书展无疑是每年夏天最令人兴奋的艺术活动之一。虽然只向公众开放 3 天,你却能看到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创作者、独立出版方、印刷品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翻阅那些难以在主流书店找到的小众出版物,甚至可以在参展机构的活动现场,亲自体验制作一本书的乐趣。

受疫情影响,今年的 abC 艺术书展经历了延期与重新定档,最终与生活记录 App“躺平”合作,将书展移到了手机客户端,于 7 月 2 日至 7 月 5 日线上举办。

△ 2020 abC 艺术书展的海报。图片来源 | art book in China

“书是一种相当古老的媒介,而书展,在竭力打破人们对于传统‘书’的规则想象,推动更为流动多样的当代新阅读。”abC 艺术书展联合创办人赵梦莎对未来预想图说。

abC 艺术书展始于 2015 年,abC 是 art book in China 的缩写。书展每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举办两场,每场持续 3 至 4 天。最早,它是一群做书的年轻人在业余时间聚集“同类”的活动;如今,abC 已成为国内推广本土艺术家书籍与自出版物、连接对话全球出版作者的重要机构平台。

赵梦莎曾因工作关系参加了 2015 年的洛杉矶艺术书展,虽然因为主办方 Printed Matter 的筛选标准,她所在的公司没有成为正式的参展方,但却和一位曾经在上海生活过的文化媒体人 Samantha Culp 在展览里拼了个桌。当时,Culp 正在做一个“New Territories 新界”项目,推广中国内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独立出版物。

那是她第一次在一个国际性的艺术书展上,“坐在那儿卖东西”。那个体验,和她之前以艺术记者身份参加艺术博览会完全不同。除了多元性别话题,那些时髦的、甚至有一点禁忌的东西纷纷跳入眼里,赵梦莎用“巨型视觉刺激”来形容当时的感受。

在书展讲座环节介绍中国独立出版时,她才意识到,“无论自己还是外国人,都很少接触到中国出版状况,对其了解也非常有限。”

赵梦莎并不是 abC 的首创者。确切说,是如今 abC 另一个负责人——周玥“让中国有了艺术书展”。abC 诞生于 2015 年,那时,中国做艺术书实践的群体已经在持续创作,有一定数量的作品积累,国际上也开始出现一些大型的艺术书展,但个体创作者并没有那么方便参加这些海外艺术书展,所以 abC 对这些人来说,最初更像是一个相对松散的、创作者主导的展示交流活动。

赵梦莎的加入,更像是把 abC 带入第二阶段。她研究了同类的、国际性的展会状况,从 2018 年北京那场书展开始,她们决定开始销售门票。“其实压力非常大,有很多老的参展方不理解独立机构卖票这件事,但是作为机构,我们已经想清楚了往下一步走的路,至少需要可以‘自我回血’,好坚持把事情持续下去。”赵梦莎对未来预想图说。

从 2019 年 abC 北京艺术书展的规模来看,书展汇集了来自全球各地的 162 家参展方,跨越 19 个国家及地区,涵盖 70 余家顶尖独立出版机构;今年虽受疫情影响,abC 依然将来自 15 个国家和地区的 148 位参展方汇集到一起,并通过图片展示、直播、线上拍卖、出版方自制短视频等形式继续向公众推介优秀的艺术书籍和机构,同时 abC 也通过微博平台发起了 #Mask Off Read On# 的话题,持续吸引着艺术书爱好者们的关注。

△ 2019 年 abC 北京艺术书展现场。图片来源 | art book in China



未来预想图 × 赵梦莎

Q:今年书展转移到了线上,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又会有什么问题?

A:优势和劣势,我觉得对观众和行业的参与者应该很不一样。

就观众而言,线上的优势首先在于,信息获取更便利了,无论哪个城市的观众都可以参与,观展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躺着坐着,在碎片时间都可以完成。爱好者只要有探索和好奇心,获取的信息肯定比线下走马观花式的观看要深入得多。也有人反馈,线上的方式对“社恐”非常友好,自己踏实地看、买自己喜欢的就好。

对展方而言,线上举办虽然不像线下营业那样耗费那么大体力强度,但整理作品、拍照、修图上传编辑,甚至想推广文案等前期准备,付出的精力可能双倍于线下办展的时候。线上办展不是口头交流,如何诠释作品,对每个人都是新挑战。能很明显看出,有些作者在线上的呈现很吃亏。这也让我们更加坚信,无论技术革新到什么程度,面对面的交流、物理翻阅这种亲密的体验是无可替代的。

作为活动的组织策划者,在我们实际做这次线上书展之前,我一直觉得,博览会做线上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在产品推敲与执行过程中,我从主办方、观众双向的角度来参与这个事情,可以更全面地看到每一件作品,也注意到,要在线上集中呈现一个丰富的、具有高浓度信息内容的虚拟现场,还有非常大潜力和优化空间。同时考虑线上/线下,或许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新方向。

△ 本次 abC 线上艺术书展展示页面。图片来源 | 躺平 App

Q:从刚开始两天的状况来看,效果怎么样?

A:从零点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幕后,跟“躺平”产品运营的团队一起,解决各种技术层面出现的未知问题。总体还是有很多惊喜的,因为还没有拿到数据报告,单从社交网络(微博/朋友圈)的表现来看,大家对我们这个新的尝试都是很正面和积极的反馈。不少朋友都表示,线上书展跟线下书展一样容易“买到破产”。

Q:abC 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这几年来,你觉得中国创作者乃至整体环境有什么变化吗?

A:有一件事情让我们非常欣慰——有许多人参加过我们的书展之后,自己也开始这种媒介的创作。每届招展,我们都会做 Open Call(公开选拔)能看到每一届收到的申请中,至少 30% 是首次申请参展,其中大部分是创作新人。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艺术书展肯定不能说是佼佼者,但绝对是一块迅速崛起的耀眼大陆,本土艺术出版者不断涌现,消费人群也在不断扩大,这些都是好的。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一点让人担忧——可能是从 2018 年开始,不光是在国内,艺术书展在全球都变成了一个挺热门、挺时髦的事情,大家穿得漂漂亮亮,像去音乐节一样,交交朋友买买新鲜东西,就“生活方式化”了,这也导致迎合消费环境的主办方开始多起来

艺术书展的参展方不像专业艺术机构,画廊可以一年跑四五个博览会,即便多,也不会影响它每次展览的效果。但是艺术书展不一样,通常参展方本身就是创作者,是内容的生产者,如果你花很多时间精力去转场,去推广自己、销售自己的东西,长期看会影响创作。

所以我们从今年开始,都会对参展方有一个更严格的筛选机制:如果你去年展出过,今年参展的还是一样的作品,那就会不予录取。鼓励创作还是我们的核心,书展也是一个市场行为。销售固然重要,但是必须有思考和进步。如果它持续地变成了一个只是热闹的事,那这个就是有问题的。

△ abC 线上艺术书展的部分参展方。插画 | 李雅雯

Q:今年疫情开始,abC 做了许多线上的内容,这算不算是一种你们机构身份的转变?

A:其实不能说是转变,因为从我们的角度,我希望书展只占我们工作(量) 50% 以下。abC 还是有媒体、研究、出版等其他属性,希望能通过这件事发掘到更多好的创作者,让艺术书、独立出版文化可以有更大的影响力。

从  2018 年开始,我们新注册了现在的微博,也开始有规律地更新公众号,开始固定下一些内容栏目,比如像我们现在每周一更新的周报,就相当于一个全球艺术出版的“风向”,同时也做了一些翻译的工作,以及与书展参展方的对话、走访等等。

今年年初,全新的播客(初学者电台)和微博微信上的 #abC每日一苹果# 计划,都是对疫情后环境的快速反应。“初学者电台”很幸运赶上了上半年的红利期,现在新生的播客竞争就很激烈了。

我希望大家认识到, abC 不只是一个活动组织者,更是一家专业的文化艺术机构。现在这个团队成员大部分都有多年的媒体背景,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想法很多。

△ 初学者电台 logo,以及 abC 发起的“每日一苹果”创作活动。图片来源 | abC 艺术书展官方微博

Q:从长远角度看,你觉得目前中国创作者需要怎样的支持或者帮助?

A:对于创作个体来说,我觉得需要一个合理的获得资金赞助的方式。中国目前对于艺术文化方面的扶持很难流向个人。可以看到欧洲一些国家级的文化艺术基金,比如荷兰蒙德里安艺术基金会、或者瑞士文化艺术基金会,是面向全社会开放申请的,对于创作的内容限制也比较少。

其实这个问题存在很久,不要说创作者,像我们这样的团体都很难得到什么扶持,我们争取到的赞助,更多基于书展本身平台的广告价值。在之前的观察中,国内社会化组织或者规律的企业社会责任的赞助资源目前还是很稀缺的。

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其实做了一个决定,就是为我们身边的创作群体设立 abC 艺术书奖。作为个体去与对话机构,要获得资金或者其他方面的支持,机会很少,创作者也不知道如何去对话;同时,大部分的品牌或者企业也需要有机会被“教育”,去认识艺术书、自出版这样的创作价值,再给予支持。我觉得 abC 有能力去做中间这个角色。

在奖项上,未来每年我们都会专门拿出一部分预算,或者通过我们的关系寻求企业、基金会的帮助,用经费和资源去实打实地帮助一些创作者,让艺术家可以得到一笔奖金,让非正式出版物有机会正式出版发行,让未成名的创作者有机会在专业艺术机构展览,也让有商业潜力的艺术家与品牌建立商业合作——目前从这几个方向,先帮帮国内的创作者,反正远的也管不了。

Q:可以透露一些今年接下来艺术书展的特别策划和活动单元吗?

A: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很多国际性的书展都取消了,很多原计划参加的海外参展方都没有办法派人过来。后来我们想到,虽然这些国家的参展方不能来,但是他们各自国家的使馆、文教处或者文化中心是不是可以给予一些帮助,甚至能不能由他们派出在地代表来参加我们的活动?

我“斗胆”这么做,也是因为接触到了瑞典大使馆的一位文化官员,他曾在巴黎参加过艺术书展,对这个文化场景很喜欢。他希望今年可以代表瑞典老牌艺术杂志《OEI》参加这一次的 abC 艺术书展。于是,我就去给荷兰大使馆、歌德学院、瑞士文化艺术基金写邮件,说我有一个像“联合国”一样的想法,叫”Book Re-United Nations“——“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书联合起来”,结果大家一听,都还挺配合支持的,出力出钱,帮助国际参展方把书都寄过来了。今年这个策划单元也是我们比较期待的一个部分。

Q:这些年来你一直在做艺术书展,有没有什么特别开心有成就感的时刻?

A:不能说是时刻吧,开心其实是常态,因为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是从无到有,我们这样一个很小的个体能完成这样一件事,就觉得我们还挺了不起的。特别难过憋屈的时刻就不跟大家分享了,哈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