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权威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性。高考是全国认可度最高的考试,也是普通人一生中最公平的一场考试。对于中国社会来讲,大多数岗位都有学历要求,这使得全民关注高考,同时高考也成为了大众的一次公平的晋升机会。 高考对于国家未来发展的影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每年高考都是在公平地选拔人才,为国家将来的发展储蓄人才资源。高考选拔出的人,绝大部分人将会是这个国家未来三四十年的中坚发展动力。 高考对于人生的影响决定了它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只有通过高考才有可能脱离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而高考就是寒门学子的机遇。对于出身家境比较差的同学来说,高考将会是一个人生的跳板。考得一个好成绩,不仅是对个人付出的回报,也是能够进入重点大学的钥匙。一次高考可能会使你的生活、你的家庭、提高到一个更好的阶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成绩好使你进入好的大学,毕业后拥有一份好的工作,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 ![]()
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经过历史演变,从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最后到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士制。考试制度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是逐步走向科学化的适应历史发展的制度,为我国古代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国隋朝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考试制度,它是中国封建皇朝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 在这之前都是通过官员推荐来选拔人才的,所以这个时候出现考试,无疑是所有有志之士的福音,考试比起推荐制度要公平许多。所以考试的产生相对于推荐制度是一种进步。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以及全球范围内考试的施行,都说明考试在人才选拔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好多学校现在出现“校长推荐制度”,看看中国的历史,这绝对是一种退步,在中国这样的人情社会中,考试就目前为止才是最公平的。 ![]()
考试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没有考试,教学过程是不完整的。但是就现在的教育来看,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大家都恨不得取消掉所有的考试。考试不仅是一个评价检测的过程,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考试可以让学生和老师认识到自己在学习和教学中的不足,对于学生来说,考试考过的知识点会掌握得更加牢固,如果我们的考试能不过分强调结果而侧重过程,那学生将不会惧怕考试,在考试中学习。考试是对学生的激励而非打击。这种激励源于学生内心的向往。因为在这样的考试中,不仅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得到认可,而且心理会得到满足,通过这样的考试,更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强化他们渴求知识、奋发学习的欲望,完善他们健康的人格。 ![]()
我国是应试教育,考试确实可以选拔人才,但是教条的教育考试模式限制了思维的灵活发展,造就了很多死读书,读死书的“人才”。考试制度有诸多的弊端,其中备受关注的也是考试制度对人才的能力培养被湮没。真正的人才是指那些为国家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这些人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考试会埋没一部分个性化人才。考试偏科现象从有了我国的现代教育以后就一直存在,陈景润、华罗庚、以致外国的牛顿、爱因斯坦等,都是在某些方面特别的突出,而在一些方面却异常的突出,甚至登峰造极。现在我国的教育机构中屡屡发现有偏科现象的人才存在,这部分人才他们在某些方面非常的突出,常常是名列前茅,但是在一些方面却又显得平庸或者很差。但是考试是综合性的,不是单单靠一门定成绩的。 ![]()
因为考试给学生、老师甚至是学校产生了很多压力,而且就很多实例来看,考试选拔出来的“顶尖人才”其实并不“顶尖”。考试是从选拔人才相对不怎么公平的推荐制度中进化而来的,所以考试产生的目的就是选拔人才。就此来看考试是必要的,因为就目前为止,全球所有国家都没有探索出一个比考试更加适合的选拔人才的方法,考试仍然是教育的必须环节。考试也仅仅可以作为一种成才途径,当然成功的途径不仅仅只有这一种,对于那些在某个方面突出的人才我们应该去促使他们去依靠自己突出的才能,自己造就自己的出路。国家的教育制度只能提供给大多数人成长的途径,任何人都无法完全提供所有社会成员共同享有的教育制度,因此考试也只能选拔出那些可以从这条路上通过的大多数人。我们不可以否定社会上会存在各式各样的人才,因此只要能够让大多数的社会成员去享受这一制度的益处那么这个制度就是一个成熟的制度了。所以,目前形成的考试制度是完全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是从实际出发最适合我国现行社会制度发展进步的一种教育制度,我们应该将其更好的加以利用,充分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从而有利于社会发展,同时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当然,考试制度需要我们公正合理的利用才可以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