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是这4类父母,难怪将来会遭孩子“嫌弃”,理由很现实

 两口育儿 2020-07-04

家庭教育不是一件小事,在小区里经常听到老辈人对年轻人的抱怨,不是说自己的辛苦就是说孩子的不孝顺,让人闹心。但认真想来,有些事真不能完全分得清对错。

王大姐退休带孙子后,遭到儿媳的嫌弃,不是说自己没带好孩子,就是说饭做得不好吃,儿子也不帮着自己说话,心里感到很委屈。

王大姐说:儿子从小就不帮助自己做家务,只顾着自己好玩。毕业后的工作是靠自己托人找的关系,之后结婚买房也全是她省吃俭用一手操办。现在自己自带工资当保姆还被人嫌弃,要不是看在亲生骨肉的份上,真想一走了之省心省力。

现在像王大姐这样为子女帮忙却得不到半点好话的现象不少,的确让寒心,但仔细琢磨王大姐的话,可以看出她能有今天的一切早就有了预兆。

其中是王大姐的一手包办,导致了儿子没有半点感恩之心,就连成家后还依赖父母,还以为一切理所当然。

究其根源在于王大姐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三观”的培养。

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哪四类父母容易让孩子长大后被“嫌弃”?别不承认,理由真的很现实

缺乏界限感的父母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不会害他,把孩子作为私有物品,要求事事都要听从自己的意见,根本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忽略孩子的感受。

孩子小的时候可能会顺从父母的意见,一旦有自己的思维能力后,独立和反抗意识会越来越强,越来越想脱离父母的控制。

如果孩子长大后父母仍然提出诸多要求,并试图掌控孩子的一切,势必遭到孩子的反感和厌恶。

一旦超过孩子的容忍度,孩子就会非常明显地表示对父母的嫌弃,严重的还会躲避父母,与父母断绝亲子关系。

太过宠溺孩子的父母

  • 有些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即使自己条件不好也要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要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更是对孩子有求必应事事满足。
  • 长久以往,孩子习惯了对父母的依赖和索求,啃老成为日常,即使自己长大了也仍然不愿意脱离父母的怀抱,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的服务。

父母一旦没有满足他们的要求,就会产生厌恶感,嫌弃父母无能。

对孩子关心不够的父母

有的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原生家庭环境等原因,导致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没能得到足够的关心和陪伴。

让孩子对父母感觉陌生而缺乏安全感,性格变得内向、孤僻,在孩子长大后,对待父母亲情就更是冷漠。

如果父母想要与孩子亲近或回到孩子身边,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冷遇和拒绝,也会造成被孩子嫌弃的现象。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

打骂孩子是残酷的手段,也是最无能的表现。

如果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心里会留下深刻的阴影,从而产生害怕、躲避和反抗心理,一旦有能力离开父母时会毫不犹豫离开。

父母的情绪决定了孩子发展,易怒的父母养出来的孩子都比较自卑懦弱,对事情对言语都比较敏感,自卑懦弱的孩子看起来都让人心疼。

很多案例都显示:

从小不敢表达出自己内心感受的孩子,都是和暴躁型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

不能控制自己坏情绪的父母,谈不上是真心爱孩子。

很多父母说“我批评他,打他都是为他的未来好。”

可是“爱”不是包办、训斥、恐吓,“爱”是包容、接纳、沟通、理解还有家长的温柔。

在家庭中感情需要合理的表达,太满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太少会让孩子得不到温暖。

那些被子女嫌弃的父母,认为子女不孝顺全都错在子女,殊不知,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需要进行反思。

因此,要想得到孩子的孝顺,就要让他在童年时期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从源头上控制不良行为的发生。

【暖心寄语】

有人说:幸福的童年会影响一生,不幸的童年一生需要治愈,所以作为合格父母,一定要父亲大格局,母亲好情绪,孩子在你们的影响下心灵和体魄才能茁壮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