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抱着近千块玩具不撒手,爸爸又气又急,路人的一番话顺利解围

 两口育儿 2020-07-04

现在的家长们最害怕的两件事:辅导作业+带孩子购物,家长们不得不与孩子们斗智斗勇,才能解决问题。

前几日闲逛乐高拼图玩具店,恰巧遇到一对父子在小声争执,原来孩子看中了一套哈利波特主题的拼图,材料加背景板一共要几千块。父亲觉得太贵,想不买或买个小的,可孩子说自己是哈利波特迷执意要买。

店员则在一旁附和说:这款好多孩子都买了,只剩最后几套不买就买不到了。孩子一听更急的非要买,他的父亲又气又急,顿时陷入进退两难之际。

这时一位漂亮小姐姐走过去对孩子说:这款哈利波特不是限量款而且场景单一,还不如隔壁图书大厦的哈利波特书展买限量书赠送的周边精美,而且更令同学羡慕。

孩子听到后颇为动容,并对他的父亲说:爸爸,我想去图书大厦看看。孩子的父亲听后非常欣喜,并向那位小姐姐投去感激的笑容。

这种情况普遍的发生在每个有孩子的家庭:

  • 有的孩子一到了玩具区就“撒手没”,必须买一个才回家;
  • 有的孩子总要家长给买新衣服,喜欢跟他人攀比;
  • 更不用提那些一到超市,就要买零食,不买还会撒泼打滚的孩子了。

面对这些情况,家长们怎么做比较好呢?

理财概念

家长们做家庭收入支出安排时可以让孩子共同参与,了解家里的收支情况,也可以在消费决策时让孩子参与其中。有意的在孩子面前评测一件东西是否应该购买,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东西,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理性消费观念。

有智慧的家长会常常会设定很多机会,让孩子来管理家里的开支,例如:家长会利用暑期孩子在家的时间,来接管爸爸妈妈的角色,来支配和管理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让孩子规划金钱的去向,建立孩子的理财概念。

如果孩子能用记账本把自己一天的流水账记录清楚,孩子会明白父母的不易,也会在花钱上变得理性。

赏罚分明

小孩子为了得到要的东西不分场合的撒泼打滚、哭闹,家长们碍于面子,不得不妥协,这其实加剧了孩子任性的程度,让他们以为在人越多的地方越闹家长就越会给他们买想要的东西。

家长应该在家给孩子明确立下规矩:

  • 在外面遇到想要的东西,应该征得同意再买,而不是无理取闹的索要。
  • 家长根据孩子要的东西的价值,可以商定比如用几次家务劳动或者考试成绩提升等形式,来等价交换。
  • 也可以制定惩罚依据来抵扣可交换的金额,这样孩子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也提高了在家庭劳动和学习的积极性。


会讲道理

对于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要只会说“不行”、“不可以”、“不能买”、“没有钱”这一类生硬又没有说服力的话。

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只要是有技巧的沟通,还是可以领会家长的意图。

比如采用目标转移或替代的方法,如果孩子想买薯片,可以许诺孩子做一道他最爱的菜。但是前提必须在薯片和菜之间选一个,选了薯片,以后都不会给他做那道菜了,孩子自然会做出合适的选择。

有商有量

与孩子沟通中,既要有长辈的宽容心,也要有同理心。最好不要总以长辈自居,认为孩子除了学习之外所有需要都是不应该不必要的。

在与孩子沟通中,要适当的放低姿态,如果孩子有想买的东西,可以让他列出必须买的原因,然后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如果是合理的需求还是可以满足的。当然不合理的也要给出孩子认为不合理的原因,而不是一口否定。

没有任性的小孩,只有不会培养的父母,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每个人都要经过的磨练,是共同进步的过程。

【暖心寄语】:

在理财问题上最忌讳的就是没完没了的唠叨和无止休的指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亲身体验,只有体验后孩子才会有概念,有了概念才会有规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