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鞋的选择与购买

 Martin2016 2020-07-04

关于鞋子的故事,古今中外都很多,比如郑人买履,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比如灰姑娘,她的水晶鞋一定不适合跑步,一跑就跑丢一只。作为跑者,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最重要的装备:跑鞋。

我们买鞋,一般主要是三步:看鞋,试鞋,付钱。这里,主要对应三个因素:颜值,舒适,价格。买跑鞋呢?有什么特别的吗?好像也是这三步。现在因为网购的存在,付钱和试鞋的顺序也许会颠倒一下。

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去某运动超市,买双跑鞋,然后周末跑个5公里,或者10公里,没什么问题,直到有一天,我报了个马拉松比赛,为了备赛,出去跑了25公里,回来后,看着鲜血淋漓的双脚,我觉得,得研究一下跑鞋了。

下图不是我的脚,是个姑娘的,示意一下:

跑鞋是为了保护脚的,我们先讨论一下脚的类型和特征参数,再讨论跑步时脚的运动过程,对应跑鞋厂商是怎么做的。这样,我们就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鞋了。

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只脚也是独一无二的。脚可以从长宽高三个维度来讨论,平时我们所最习惯讨论的,是足长,一般用厘米表示,大家选鞋时,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这个,下面是耐克和阿迪的尺码参考,分美码,欧码,日码(足长)三种:

问题是,同样长度的脚,宽度和高度差别挺大,也就造成足围很不一样,比如下图中所谓的亚洲特有脚型。

再来说说足宽,不同足宽对应不同鞋子的叫法如下:

1、特窄(X-Narrow):女鞋S或AA

2、窄(Narrow):女鞋N或A,男鞋N或C

3、中等宽度(Medium):女鞋M或B,男鞋M或D

4、宽(Wide):女鞋W或D,男鞋W或EE(2E)

5、特宽(X-Wide):女鞋XW或EE(2E),男鞋XW或EEEE(4E)

足高可用足围表示,下图是不同足长和足围对应的鞋宽:

其实市场上的鞋子,绝大部分宽度是D,脚宽的人,其实是很郁闷的,比如我,测量出来脚的宽度是4E,对应的解决方法一般是买长度大半码,一码甚至两码的鞋,不合脚程度可想而知。我曾经有幸买到过虎走2E的宽楦版,感觉真是舒适多了。如果不幸买到太窄的鞋子,那最倒霉的,有可能是小脚趾,变成黑趾甲,或者跖骨的内侧被摩擦出血泡,这两种情况个人经历过,其它的痛苦,估计还有,因人而异。

上面是普通的鞋子选择都会遇到的问题,下面我们讨论跑鞋的特有问题:

根据鞋子踩踏的路面不同(铺装,野路),跑步目的不同(竞速,健康慢速跑),比赛性质不同(路跑,铁三),我们可以把鞋子大概分为慢跑鞋,竞速鞋,铁三鞋和越野鞋。

铁三鞋的主要特点是根据比赛特点要鞋子内部光滑,最好可以不需要穿袜子,透气性好。铁三鞋销量较少,这里不详细讨论。

竞速鞋的关键是轻量,中底反弹性好,包裹性好。

竞速鞋生产厂商玩的花样,最多是在中底上。鞋子各位置叫法如下:

其它部分,跟普通鞋子差不多,主要差异在于鞋底:分为三层:内底(鞋垫)、中底(MIDSOLE)、外底或者大底(OUTSOLE),中底为了缓震和反弹,大底为了抓地和增大摩擦力。

如果说从跑鞋里面选择一个最能体现高科技的地方,那无疑就是中底。

跑鞋中底科技的发展总的来说大概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20年代-70年代中期。这个时期包含了鬼冢虎(ASICS前身)、Nike等的发家史以及跑鞋中底材质的诞生。直到1975年,EVA中底技术开始在运动鞋上使用,中底科技诞生。

第二阶段:上世纪80年代-2016年。这个时期是跑鞋中底科技的爆发期。EVA中底技术采用后,各大品牌商在这个材料的运用上不断推陈出新。先来看看Nike(耐克),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气垫了。气垫主要有几种: Air-sole,Air max;除了气垫科技,Nike的材料减震科技还有Lunarlon科技。adidas(阿迪达斯)主要是adiPRENE和adiPRENE+科技。还有就是曾经最火的BOOST科技,白色“爆米花”席卷全球,创造了“史上最强跑鞋”的营销神话。另外一项就是Bounce中底,现在adidas主打的跑鞋之一就是alphaBOUNCE。再来看看ASICS(亚瑟士),最初ASICS也是采用普通EVA材质,接着改进为SpEVA,后来发展成FluidRide双中底结构,就是SpEVA和Solyte的结合,兼顾使用寿命和轻量。2016年,ASICS推出全新的FlyteFoam中底科技,比FluidRide更轻,缓震性更好,这也是目前ASICS主打的中底科技。当然,说ASICS就不得不提到1980年发明的GEL缓震胶,成为其雄霸天下的独门绝技。1994年推出的“跑鞋之王”kayano系列更是此类高科技跑鞋的代表。

第三阶段:碳板时代

2017年5月6日,Nike的Breaking2计划噱头十足,将马拉松世界记录提升了2分半,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挑战者战靴——Zoom Vaporfly Elite跑鞋,结合空气力学与全新技术,搭载最新黑科技ZoomX中底,让世人提前感受未来科技。ZoomX中底采用Pebax材料,重量极轻,而且缓震效果更好,能量反馈甚至达到85%,我们熟知的adidas的 BOOST只有70%。而且ZoomX内部嵌有全掌的碳纤维板,结合几何构造的鞋型,提升了力量引导,降低能量损耗,最新款基普乔格破二用的跑鞋,甚至有两层碳板,居然被国际田联禁止了,只允许有一层碳板,鞋底厚度也限制在了40mm(当然是为了限制中底)。当今世界,各大厂商纷纷开发出了自己的碳板跑鞋,唯恐落后。

竞速鞋的轻量,体现在单只重量上,以我穿的40码鞋为例,所有竞速鞋都在200克以下,用于比赛的鞋子,甚至小于150克,我有五六款小于150克的竞速鞋,选择余地还是比较多的。

如果说竞速鞋是最轻的跑鞋,那么越野鞋,就是最重的,有人将重量分为四个区间:重型(大于350g)、中型(300g-350g)、次中型(250g-300g)和轻型(200-250g)。低于200g的越野跑鞋极少,不单独分类。一般来说,慢跑鞋在200-250克之间,类似轻型越野鞋,当然,对我来说,大于300克的越野鞋难以接受,即使保护性能再好。

越野跑鞋需要专注于野外特点,例如抓地力,保护性和透气性。

越野跑鞋的外底拥有深坑纹底设计,目的是在野外泥沙路面,斜坡等路面,起到防滑作用。考虑到越野跑一般是后脚掌着地,所以后脚掌磨损严重,在后脚掌处使用轻质耐磨的橡胶材料能增加越野跑鞋的耐用度。前掌部分,左右分区的鞋底和新式齿耳,保证良好抓地力和无惧干湿地面的同时,还能协助你的身体往运动方向蹬地,让跑步过程更加省力。

越野鞋根据踩踏地面,分为以下五类:

“轻型”越野跑鞋

所谓轻型(Light),并非指鞋子的重量轻。这里的轻代表鞋子的使用场景是简单成熟的路面,比如防火道、公园小径、森林落叶小径或者美式越野风格的Singletrack。杭州有部分土路符合这个定义。这类鞋子的特点在于:大多和传统路跑鞋外观类似,轻量化设计有利于快速奔跑。针对越野跑的特征包括轻微的鞋头、鞋底的保护(部分没有),以及为了保证抓地力的大底短齿。一般来说,这类鞋子在公路上跑也没有太多违和感,但并不适合多岩石、高技术型的路面。

“崎岖型”越野跑鞋

所谓崎岖型(Rugged),是指这类跑鞋大多适用于在泥地、多岩石树根及陡峭爬升下降等技术性强的崎岖山径上。这种地形条件杭州比较少见。这类鞋子的特点在于:外形硬朗且鞋面用料更扎实,提供充分的鞋头和鞋底保护(大部分内嵌岩盘或类似材料,以减小岩石和树根脚底的冲击),中底支撑和弹性都有,鞋底的齿耳通常比较多样化,提供多角度的抓地效果。当然鞋子也更重。

“丛林型”越野跑鞋

所谓丛林型(Off-Trail),意味着其使用环境并非寻常的山野小径,而更多是荒郊野外的丛林。这类鞋子通常用于艰苦的探险跋涉或比赛等。这类鞋子的特点在于:外观偏近传统户外鞋且重量介于二者之间。拥有“崎岖型”越野跑鞋的大部分特点,但在某些方面进行加强。包括:鞋面材料更扎实耐用、采用更加耐用的中底、部分款型带防水且防护性更出色。我们国家西部的越野赛,这类鞋子比较适合。

“全地形”越野跑鞋

全地形越野跑鞋(All-Around),这个概念并不通用,但通常各大厂家的主力产品中都有这类鞋子的身影。它的特点在于:均衡且应用广泛。缓震性、多地形抓地力和稳定性无一不全。

“冰雪型”越野跑鞋

这是略有些狭窄的分类,这类鞋通常供冰雪环境雪/高海拔使用,但是拥有大部分越野跑鞋的特征。这种鞋类似登山鞋,我很担心能否跑得起来。青海、四川等冰雪覆盖的越野赛,适合这类鞋。

越野跑的特点是脚趾撞击更多,跑步中,当指甲与鞋头撞击时,就可能损伤指甲,当这种撞击被传到指甲床,严重的就会造成指甲下出血,导致指甲变黑。越野跑比公路跑更容易产生指甲撞击,特别是下坡,脚在鞋子里滑动,加上一般距离都很长,指甲损伤情况变得更糟。除了因为脚宽被折磨的脚的两侧,跑鞋最常见的,估计就是黑趾甲了,趾甲从变黑到完全长出新的,大约是一年的时间。

鞋头根据脚趾相对长度的差异,大致分为三种:下图从左到右依次为希腊脚(二脚趾最长)、埃及脚(大脚趾最长)和罗马脚(大脚趾和二脚趾基本等长),希腊脚适合尖头鞋,埃及脚适合斜头鞋,罗马脚适合圆头鞋。

最后,我们讨论一下争议最大的慢跑鞋,慢跑鞋是销量最大的跑鞋,厂商在这里面玩出了很多花样,比如缓震(Neutral, cushioning),稳定(Stability, StructuralCushioning),动作控制(Motional control)等等。但是,这种制作和分类真的科学吗?

厂商制作鞋的依据是跑步时脚的动态模型:脚跟后侧靠外部分先着地(大部分人的大底这里首先被磨损),(脚心)向内翻转(旋前)时吸收震动,脚继续往前时脚板平贴地面,接着翻过前脚掌,然后(脚心)翻转(旋后)向外直到离地。脚跟向前翻转时要是内翻太多,就叫做内旋过度(Over Pronation),太少就是内旋不足(Under Pronation)。内旋不足=外翻,内旋过度=内翻。“翻”是一个相对位置概念,相对于脚踝来说“外翻”就是以脚踝为中轴前脚掌外侧先落地,内翻就是相对脚踝前脚掌内侧先落地。

下面是传统说法:

内旋不足(足内翻)。

当内旋不足者每次行走/奔跑落地的瞬间,脚踝和后跟产生倾斜,脚跟外部与地面的角度较小,或缺乏正常的翻转,力量也会往外侧偏移。这个时候地面的冲击力会通过小腿传输到身体。而鞋底离开地面的瞬间,压力更多的集中在足部外侧。内旋不足(足内翻)最容易在足部外侧、腓骨、脚踝三个部位出现伤痛症状。前脚掌的老茧,更多出现在外侧。从跑鞋的磨损情况看,外底的前脚掌外侧磨损要更为明显。另外如果穿的够久,将跑鞋放在平面上,还能看到这双鞋已经有向外倾斜的状况(外侧磨损远大于内侧)。

过度内旋(足外翻)

与内旋不足相反的就是过度内旋(overpronator)。过度内旋者在落地瞬间,力量向内侧偏移,膝盖过度向内旋转,脚跟外部与地面的夹角变大。整个身体的重量偏移至足内侧,而非前脚掌。而鞋底离开地面的瞬间,压力更多的集中在大脚趾及二趾上。过度内旋(足外翻)比较容易在胫骨、脚踝、足弓、脚趾、拇指球、足底几个部位出现伤痛症状。前脚掌的老茧,更多出现在内侧。从跑鞋的磨损情况看,前脚掌的大脚趾部位尤为明显。将跑鞋放在平面上,可能会发现向内倾斜状况(内侧磨损远大于外侧)。

正常内旋

正常内旋(Normal Pronation)足型进行运动时,脚后跟与地面的角度近乎垂直,脚踝和脚后跟产生倾斜吸收冲击力及支撑身体重量。鞋底离开地面的瞬间,也基本是全脚掌/前掌分配力量。这类足型往往能有效的通过身体本身构造吸震缓冲,不过并不意味着正常内旋的人就要比内旋过度/不足的人就完全不会受伤了。前脚掌的老茧,往往居于正中。从跑鞋的磨损情况看,鞋底磨损呈现从大脚趾到脚后跟的S型磨损,一双跑鞋即便穿了很久,置于平面也不太会有倾斜状况出现。

内旋不足(足内翻) -缓冲型跑鞋

内旋不足者往往无法在着地时足部承担了更直接的冲击力,它们的跑鞋也需要更好的缓冲性能。在跑鞋的选择上也应看重缓冲技术。

过度内旋(足外翻)-稳定型跑鞋

过度内旋(足外翻)者需要更多支撑、稳定缓冲及稳定性能。

通常我们在稳定型跑鞋中底内侧后方都能看到较为明显的支撑,有时会延伸至后跟部位,这也是抑制过度内旋的一种设计。

问题在于,怎么判断?内旋多少角度是正常、过度或不足?不知道!太难测量了。于是有人就用足弓来判断选鞋。高足弓就对应内旋不足(Under Pronation)该穿缓冲系,低足弓就对应内旋过度(Over Pronation)该穿支撑系。譬如网上非常流行的图:

高低足弓,是个很随意的选鞋方式,本图是错误对应关系,不够严谨,不过笼统来说,这种对应的几率很高,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因为根本上,足弓高低和足内旋完全是两个概念啊!足弓高低和脚印满亏完全是两回事啊!这组对应关系只是相当大可能对应,但并不绝对,譬如我自己是扁平足,却有点内旋不足。

这里,我们就要说一下体能训练理论体系之动力链,这里不讨论动力链的细节,只是说,每个人的各个关节各不相同,在跑步时,作用到脚上,差别太大了,绝不是用足弓能解释的。因为从动力链的角度来看,你的脚是第一个与地面接触的点,你的整个骨骼结构都得到了脚的支撑。

我们来说说跑步时最重要的髋关节,髋关节是连接躯干与下肢的唯一关节,对躯干和下肢的协调发力起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跑步时躯干稳定,下肢摆腿就可以理解为是以髋关节为中心,下肢完成抬腿迈步和蹬地后摆动作。这个关节,男女天生就不一样,相对于男性骨盆而言,女性骨盆更宽更浅,耻骨联合处的夹角也更大。同时,女性骨盆和大腿骨的夹角(一般称Q角)也很大,使得膝盖受力增加。所以女性更容易脚外翻,我用卖家秀的两张图来看一下,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性别的差异: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膝关节,膝关节主要起稳定功能,是强大的承重关节,且仅存在屈伸的动作,更重要的是,无论走路、跑步、跳跃,膝关节都是非常重要的离心形腿缓冲关节。因此膝盖也是跑步最易受伤的地方。但是膝盖这里,居然有四种腿形,X形腿容易外翻(女性多一些),O形腿容易内翻,OX形腿呢?我迷茫了。

脚踝的问题我们后面再谈,最后才是起稳定功能的足弓,第一个缓冲冲击力的关节,并且没有多大的关节活动度。

所以,脚底内外翻与否,至少跟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弓都是有关系的。于是RS-LAB、asics、耐克等厂家推出了相关检测仪器,进行动态脚型检测,动态的足内旋才是标准的足内旋状态。RS-LAB的工作人员在2015年来杭州时,我曾经测试过一次,居然对我的落地步态大加赞许,说我可以破三,我当时四小时还没跑进,心想,这也差距太大了。

没有机会进行动态脚型检测,其实可以看日常运动鞋的足底磨损情况。没有跑鞋,或者跑鞋没有磨损的,看看自己的徒步鞋登山鞋也可以。这个和动态足型测试匹配度是很接近的。准确率也比足弓形态更高。下图是右脚鞋底的磨损图形,从左到右依次为:严重内旋过度,一般内旋过度,轻微内旋过度,正常,内旋不足。

上面讨论的,还有一个厂商会提及的指标,鞋跟和脚趾之间的高度差(以毫米为单位),也称为跟差。传统跑鞋的跟差是10-12毫米,当然是脚后跟更厚,大底其实前后差不多厚,差别在于中底,为了给脚后跟更多的缓震。

所以,厂商的慢跑鞋制造依据,就是跑步时脚后跟先着地的,下图就是脚后跟着地时,脚底的瞬间受力大小图。为了缓冲第一个峰值,脚后跟的中底比较厚,然后足弓一起承担第二个峰值。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大家成年以后,基本上很少跑步,真正的跑步姿态,已经退化了,但是每天,人们还是要走路的,当人们慢跑时,很自然会跟走路一样的脚后跟先着地。我观察了一下走路时的姿态,其实,走路也是跟慢跑差不多的受力模型,慢跑鞋造出来,是为了让大家走走跑跑的。

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走路和慢跑时,因为脚踝是第一个承受重力的关节,需要脚踝稳定,脚踝的缓震作用难以发挥,于是靠鞋子来解决。

但是,问题在于,真正的跑步,是什么样的?我们看一下运动员100米赛跑时的动作姿态就知道了,肯定都是前脚掌着地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触地时间,增加腾空时间。也就是像下图这样的模式:

这种落地模式有两种分类说法:前脚掌和全脚掌着地,但是我认为是一回事,因为落地时的受力位置都是一样的,在跖骨部,下图紫色部分:

按前脚掌的落地模式,慢跑鞋的这些缓冲、稳定就没有意义了,有跟差的,反而破坏落地方式。于是,厂商又适时推出了赤足鞋。所谓赤足跑鞋,就是没有稳定保护的鞋子,缓冲或多或少会有一些。我个人尝试过赤足跑鞋后,再也不想穿传统的慢跑鞋了。赤足跑鞋,其实,跟竞速鞋差不多。

如果你只是慢跑,而且习惯了脚后跟着地,那么一直穿传统跑鞋完全没问题。如果想更进一步,提升配速,那就要考虑一下前脚掌着地的方式了,那么,如何做到前脚掌着地跑步?答案是让身体本能地用前脚掌跑步,什么情况下会有这种本能?前面已经说过了,就是快跑,快跑练习后,你马上慢跑,就会发现脚掌落地的变化。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碳板,现在很多竞速鞋都有这玩意,它绝对不是赤足鞋,关于碳板,说法是碳板使鞋不容易扭曲,很难弯折鞋底,这样就可以增强保护性,在提升足的稳定性同时,有效促进回弹。问题就在这里,我跑步时,鞋底是一定要随着脚的变化弯折的,一直到现在,还是无法适应碳板,可能是职业跑者触地时间太短,弯折基本不存在,所以可以用碳板,还好我只是个业余跑者,没需要一定得上碳板搞军备竞赛。

关于跑鞋的品牌,在跑鞋世界里,我们最常见的是拥有全系列跑鞋的三大厂商:耐克、阿迪和亚瑟士,下面是跑鞋的款式系列矩阵(借用面海随风的图):

可见耐克主要是竞速,缓震,赤足,越野系列,没有稳定或者支撑鞋款,铁三鞋款估计太少,没有列出。

阿迪的竞速鞋比较明确,其它的慢跑鞋是什么类型,这里看不出来。

亚瑟士是比较传统的分类,稳定,缓震,竞速都有,它家铁三鞋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越野鞋也有很多款,这里没有列出。

除了这三家,还有几十家厂商也生产跑鞋,比如Altra奥创、R2、海尔斯、Skechers 斯凯奇、Mizuno 美津浓、Brooks 布鲁克斯、Saucony 圣康尼、New Balance、Lining李宁、Kalenji 快羚径、多威dowin、X-TEP特步、Salomon 萨洛蒙、INOV-8、Vasque 威斯、Montrail、KAILAS 凯乐石、SKORA这些品牌的鞋子我穿过。

还有这些只是听说过:PUMA彪马、安踏 ANTA、Reebok 锐步、Newton 牛顿、Under Armour安德玛、Hoka One One、JONDAN乔丹、361°、必迈、PEAK 匹克、Vibram、Tecnica 泰尼卡、Nataper、Codoon咕咚、DESCENTE 迪桑特、The North Face、La Sportiva 拉思珀蒂瓦、Haglöfs、Scarpa、Dynafit、探路者 TOREAD、AMAZFIT华米、Karhu、KEEN、On、Lalo、Merrell 迈乐、Ecco、Pearl Izumi 珍珠泉、Scott。你穿过哪些品牌?

这么多跑鞋,怎么选择?

对每个复杂的问题,都有一个简单、明快并且错误的答案。

我的建议是:如果时间精力有限,就在耐克阿迪亚瑟士这三家里寻找,因为足够全。否则,就尽可能多试穿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跑鞋,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感觉,对个体而言,合适的鞋子应该就那么几双,你尝试得越多,找到正确跑鞋的概率也越大。对于有些穿上去跑两步就觉得别扭的鞋子,决不能选。

随着跑步经历与身体素质改变,体重、脚掌运动的型态都可能有变化,每次选鞋时要以最近一双磨耗的跑鞋与跑步的感受为判断依据,随时做调整,多试试不同种类的鞋款,让双脚得到最好的保护,也有最佳的跑步效率,以前我觉得亚瑟士的GT2000很舒适,可路跑可越野,现在已经嫌笨拙了。跑龄越长核心力量越强,不仅对于保护的需求降低,同时也会对鞋子重量、前后落差等开始敏感。所以一般来说很多跑友在完成几个马拉松之后,都会逐渐偏向路跑轻量鞋,或者说叫竞速鞋,赤足鞋之类。

由于运动期间和运动后血流增加和肿胀会使你的双脚伸展,这个时候试鞋比较准确。袜子面料厚薄也是考虑因素,平时跑步用的袜子,跟试鞋时的袜子,最好一样。

很多人跑步出现不适第一反应是换鞋(仅仅想靠装备解决伤病本身就是危险的),但却不关注自己是不是最近的跑步训练出现了变化,是不是负荷超过了自己当前能承受的水平。有时候,你只要跑得少一点、距离短一点就不会有疼痛,以后还能循序渐进慢慢提高跑量。没有伤病地慢慢加量比一次强上大训练量,结果一伤休养几个月要好得多。

还有一种方式是鞋子定制,这适合那些对鞋子要求特别高的人们,日本鞋神三村仁司的M.Lab就是负责定制鞋子。这里有个三村仁司为高桥尚子制鞋的小故事,当年高桥尚子参加奥运时,常常因为某一脚不适而影响跑步练习,让积极备战的她相当紧张,经过三村仁司的诊断后才发现,高桥尚子有明显的长短脚,差距达到2厘米,但高桥是个很要求完美的人,无法接受这项事实,也不希望自己穿着特制的鞋垫跑步。比赛在即,三村仁司只好来”暗的”,在她的订制鞋中调整了中底的高度,来弥补左右脚的差距,这在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但高桥穿上这款特制鞋后,左右脚的施力与平衡就大为改善,最终也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拿下金牌。

跑步一定需要鞋子吗?不一定,马拉松赛场上不乏赤脚大仙,更有甚者,埃塞俄比亚人贝基拉拿到了奥运会马拉松冠军。但是,习惯了穿鞋的人,出于保护脚的需要,大家还是穿鞋的多。

如果只是为了保护脚,其实什么鞋子跑步都行的。有人穿拖鞋跑全马,有人穿高跟鞋跑步,穿解放鞋,休闲鞋什么的,就更多了。对于那些偶尔跑步的人,比如月跑量5公里,没必要专门买双跑鞋,用休闲鞋跑步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为什么马拉松赛场上,绝大多数人还是穿着跑鞋呢?因为除了保护作用,跑鞋还有舒适,耐磨,透气的功能,提供良好的包覆性与稳定性,让脚与地面接触、横向移动、或路面高低变化时不易左右晃动,减少扭转可能产生的伤害;好的避震性与弹力可以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进而保护脚掌、脚踝、与膝盖,同时将双腿力量有效地传递到路面,提升跑步效率。透气性对于长跑者来说也很重要,脚在跑鞋中不断运动和摩擦,久了脚会胀大,鞋内温度也提高,若不能有效散热,对足部而言真是相当不舒服。

总之,跑鞋对于跑者,就像战士手中的武器,要认真对待。

作者:吴建学,求是跑马会教练,浙大控制系毕业,陪你跑CTO,全马25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