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幸福与人的特质

 李朝云律师 2020-07-04

       高度的才智根植于高度受容性,强大的意志力,和强烈的感情上;这三者的结合体,对肉体和精神痛苦的敏感性增高,不耐阻碍,厌恶挫折——这些性质又因高度想像力的作用,更为增强,形成人格中最美的特质。所以,无论在主观或客观两方面,一个人接近了痛苦远离厌倦,反之亦然。人的天赋气质决定他受苦的种类,客观环境也受主观倾向的影响,人所采用的手段总是对付他所易受的苦难,因此客观事件有些对他有特殊意义,有些就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这是由天赋气质来决定的。聪明的人首要努力争取的无过于兔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智者在他的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退隐,若他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愈多,求之于他人的愈小——他人能给自己的也愈少。人智慧益高,益不合群。当然,假使智慧的“量”可以代替“质”的话,活在大世界里才划算,不幸的是,人世间一百个傻子实无法代替一位智者。更不幸的是人世间傻子何其之多。

       然而那些经常受苦的人,一旦脱离了困乏的苦痛,便立即不顾一切地求得娱乐消遣和社交,唯恐与自己独处,与任何人一拍即合。只因孤独时,人须委身于自己,他内在的财富的多寡便显露出来;愚蠢的人,在此虽然身着华衣,也会为了他有卑下的性格呻吟,这原是他无法脱弃的包袱,然而才华横溢之士,虽身处荒原,亦不会感到寂寞。色勒卡宣称,愚蠢是生命的包袱,这话实是至理名言——实可与耶稣所说话媲美:愚人的生活比地狱还遭。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人只有独居和附俗两种选择。据说黑人是顶爱群居的,在智力的比例尺上,他们也居于最底层。北美的黑人,不论自由人还是奴隶,都喜欢一大堆人挤在小屋里,因为他们彼此不能忍受,拥挤使他们看不见对方的狮子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