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智人生,刻进骨头里的一部奇书

 Lzbang 2020-07-04
近日,李艾平同志又一个随笔集《情智人生》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李艾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

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利用八小时之外的时间,放弃节假日休息,坚持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情智人生》是继他的散文集《人们》《感谢生活》之后的又一部力作,主要记述了作者本人对为人处世的认识、理解和感悟,与《菜根谭》《厚黑学》《羊皮卷》之类的书籍具有本质上的区别。


《情智人生》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结构风格介绍了与上司、下属、同事、朋友、亲戚、家人等相处的原则与策略、方法和技巧,读来让人有恍然顿悟、耳目一新之感。本书源于生活,紧贴生活,饱含哲理性和趣味性,极具实用性和指导性,认真研读并细细品味,不仅可以传递给你处世的哲学和交往的艺术,同时可以启迪你的心灵,升华你的智慧。是年轻朋友的良师益友,也是职场中人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为此,本平台从本期开始,陆续刊发该书的精彩篇章,以给你的工作、生活带来帮助。
自序
自序

常有人感叹: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是一个与人相处的过程。任何人离开了所处的环境,离开了与他人的交往,将会成为另类。人生的真谛在于与人相处,人生的意义也在于与人相处,人生的精彩在于与人相处。如果能够深得与人相处的奥妙,与周围的人和谐共处,你的生活就会阳光灿烂、风生水起;如果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你的人生就会黯然失色并不时陷入困境。

我写这本书的缘由十分简单,小女儿生来恬静腼腆,在陌生人面前很少开口说话,即使碰到熟人,也只是嫣然一笑,算是打了招呼。我常叮嘱她要加强与人的交流,要不断修炼自我表现的能力。她问我应该如何修炼?从哪里入手?这一问倒把我给问住了。我翻遍所能找到的各种人际交往方面的书籍,始终没有找到想要的答案。于是就结合自己的实际,反复琢磨能够增强自信心的一些具体方法。罗列了几条以后,零零星星地向她讲述其中的要领。孩子半信半疑地练习了几遍,居然收到了出奇的效果。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我本人也从中得到了启示,便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了归纳整理,就有了《培养自信有技巧》一文。在孩子考上大学时,作为一件别样的礼物,我郑重其事地送给了她。现在的情形已经大为改观了,她可以落落大方地与陌生人交流,可以神情自若地在公众场合演讲。由此看来,人的自信心也不是与生俱有的。

受这件事的影响,我开始思考人际交往方面的其他问题,比如如何重塑自我,如何尊重别人,如何消除误会,如何说话,如何倾听,如何批评等等。对这些问题琢磨的多了、久了,自然会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每有所感、所悟时,及时将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也便集腋成裘,就有了这个集子的雏形。初稿形成后,对于是否出版这个集子,我犹豫了好长时间。

人与人的性格、经历不同,与人交往的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况且,与人相处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更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和宝典秘籍。在《鬼谷子》《羊皮卷》《菜根谭》之类的书籍满天飞的今天,我再去凑这个热闹,是否有这个必要?可从另一方面考虑,书中提出的一些看法、观点,都来自于本人的切身感受,是自己对一些问题理解和思考的结晶。五十余年的到处碰壁,使得我对人际交往的感悟越来越多,对与人相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在不断地总结、反思、修正、积累的过程中,自我感觉比过去成熟了许多,说话不再那样直截了当了,做事不再那样慌里慌张了,拒绝别人也讲究方式方法了,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了。我把自己的这些体会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无疑是投入不少的精力的,也是融注了自己真情实感的。如果无视自己的劳动成果,是否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呢?

为此,我征询过几个朋友的意见,他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说这书该出,而且越早越好,这是你人生的精华,把你的感悟和所得与大家分享,或许会对别人有所帮助。有的说人生如戏,各人有各人的情节,你的书意在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似有卖弄之嫌。为了慎重起见,就决定放一放再说。

这样一放就是五年。五年里,我隔三差五打开电脑,浏览其中的一些篇什,总是感到有些地方还不够成熟,总是发现有些篇目还显得十分粗糙,有待做更进一步的修理。每有闲暇或者外出开会时,随身带上一篇两篇,一边琢磨一边修改,改一遍有一遍的收获。每逢这个时候,我很庆幸当初没有冒然出书,否则,应算是粗制滥造之品了。今年8月初,难得休了几天公休假,把自己封闭在鄂尔多斯的宾馆里,对书稿进行了最后的研制打磨,直至自己较为满意为止。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写这本书,不是说我本人就那么圣哲完美,把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也不是说我书中的观点是做人处事的金科玉律,有意让大家照着去做。恰恰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自己在为人处世方面,常常有些力不从心。好些时候、好多道理自己心里都明白,可就是很难能在行动上体现出来。我只所以出这个集子,是将自己在人生过程中的一些得失、教训、感受呈现给大家,旨在让人们更形象、更直观地感知和借鉴。如果有意浏览这本书的人,能从中或多或少汲取一些有用的成分,得到一点有益的启示,在人生的旅途中少走一些弯路,我将会感到莫大的欣慰。

这就是我写作此书的初衷。

开篇:面对男人 

什么样的女人才是好女人?这不仅是男性普遍关注的问题,成为一个好女人更是所有女性一生追求的目标。为了做一个“好女人”,在与男人交往的过程中,女人都在不遗余力地展示自己的品格和魅力,并时刻以自信、自立、自强的面貌示人。

温柔是女性特有的魅力
一个女人,可以没有美丽的面孔,可以没有漂亮的衣服,但绝对不能没有女人味。女人味的最基本特征就是温柔。温柔的女人,知冷知热,知轻知重,和她在一起,男人内心的不愉快马上就会烟消云散。

◎温柔是女人的标签,是女人的特质。但温柔不代表软弱,不是任人宰割的借口。

凸显自己的特色
我就是我,你就是你,她就是她。每一个女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是不可替代的。也许你不漂亮,但你有气质;也许你不富有,但你充满自信;也许你不善言辞,但你心地善良。你有你自己的特色,有你自己独特的美丽!你是自己人生的主人,莫为异样的眼光而丢弃了自己,也莫因随波逐流而迷失了自己。

◎与生俱来的特点不是哗众取宠,充分把自己融入世界中,就能找到与世界的连接点;保持自己特有的本色,就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手脚一定要勤快
俗话说:“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勤劳是女人必备的美德,幸福的生活是靠勤劳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一个懒惰的女人,即便容貌再美丽,终究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阅,自然也算不上一个好女人。

女人因为善良而美丽
心灵纯洁,温厚和善,对人不怀恶意,是女人身上最耀眼的一道光芒。善良就是做好事,帮助人;就是鼓励失败者、安慰失落者、援助落难者。如果人人都能用一颗善良之心去对待社会,把光明和温暖传递给他人,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善良是针对好人而言的,善良要用在值得付出的人身上。在为非作歹者面前,善良无异于自讨苦吃。

整洁干净亦为美
美之于脸蛋,是漂亮;美之于环境,是整洁。女性的美体现在她的一切言语和行动中。一个毫无公德心、不讲卫生的女性,她又能美到什么程度?截至目前,还没有听说哪个男人喜欢邋遢的女人。

◎万事万物,物极必反。过度地讲究卫生,就会成为洁癖,就会让周围的人受不了,也会让自己过度敏感。

赞许具有神奇的力量
研究表明,女性崇敬的目光,可以激发男人的自信和活力。用真诚的心去发现与你相处的男人的长处,并适时予以肯定,用宽容的心对待男人无伤大雅的过失,既能为你们的和谐相处创造条件,也能显示你的特别之处。

◎用赞美的方式对其进行鼓励,用我希望你能一类的语言代替指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真正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东西。不会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有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另一半如何出色,孩子学习成绩如何优秀。在一个男人面前炫耀自己的优越,等同于激发他的自卑感,会无形中增加他的压力。

◎相反,在男人面前,可以适度地表现出知足。懂得知足的女性,不仅自己的日子过得舒坦,也会让眼前的男人对你另眼相看。如果总想着占有,总是在索取,最终的结果必然会失去本性,丢失自我。

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与我们交往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时时处处与我们看法一致。
如果能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顾及对方的感受,保全对方的面子,对方一定会心存感激并满怀敬重,也许会带来更好的合作。

◎能替别人着想,不仅是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不仅表现出一个人良好的心态,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耐心、明智和深谋远虑。

不轻易求人
遇到问题,首先应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动辄开口求人。向别人求助是有代价的,别人帮了你,你就欠了他的人情。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像欠了钱一样,迟早是要还的。如果是为不值一提的小事而亏欠了别人,实在有点不划算。

◎困难面前,自己实在难以解决时,向别人求助也未尝不可。但要记住,谁都没有义务帮助你。对于他人雪中送炭的帮助,应以感恩之心回报。

不依赖别人生活
现代社会,女性是独立而完整的,并非男人的附庸。男女之间,犹如“人”字的结构,互相支撑,共同组成了这个世界,离开谁都不行。所以,女性一定要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要有别人毁不掉的东西。

◎对一个女性来说,不管面前的这个男人是丈夫,是儿子,是父兄,都不能一味依靠他生活,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个男人身上。

永远保持活力
真正有魅力的女人,在事业上才华尽显,在生活中能主宰自己的命运。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竞争异常激烈,要想让自己在男人面前抬起头来,就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学习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让自己永远保持活力。

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
常言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最佳的装扮之道,是在认清自己本来面目的基础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特色。时尚永远紧跟潮流,但适合自己的就是时尚的,就是漂亮的。在不同的场合,都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不仅自己有一个好心情,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

◎衣着和饰物要符合自己的特点。珠光宝气不一定高贵,奇装异服不一定时髦,香气扑鼻不一定性感,不伦不类还不如原汁原味。

微笑的女人更美丽
生活本身是美好的,不好的只是自己的心情。雨果说:“微笑,就是阳光,它能消除人们脸上的寒意。”成功的女性,历经风雨磨难,但依然笑对人生,最终成就了事业。

◎当你微笑着面对千百个人的时候,他们就会回报你万千次微笑。

不做长舌妇
常言道,祸从口出。爱嚼舌跟的人不仅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当我们还是孩子时,我们努力开口学说话,长大后,我们却应学会适时闭嘴。

◎好事的人通常爱管闲事,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必是是非之人。

周到细致显本色
细节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真实状态。做事认真、专注,考虑问题周到、细致,是女人的特征之一。感情细腻的女性,浑身充满人情味,自然会得到男人的喜欢。大大咧咧、风风火火的女人,固然有她的可贵之处,却往往缺乏对男人的吸引力。做事粗枝大叶的女人,因为对别人缺少必要的关怀,很难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一个周到细心的人,首先是充满爱心的人。一个能时时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女人,必然能得到男人的尊重。

学会体谅别人
体谅人、关心人、体贴人,是一个女人的美好品德。理解男人承担的责任和压力,理解他的难处和苦衷,懂得对方的不容易,用心体会对方的感受,让他在与你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温馨。

◎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人,在关怀别人的同时,也总是能得到别人的关怀。

说话不可太绝对
有的人说话不注意,常常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错误。有的女人可能在某个男人面前吃过亏。由此对所有的男人都心生怨恨,有时因为说话太绝对,无意中伤及许多人。

◎切不可把“男人都不是好东西”等话挂在嘴边。

注意自己说话的声音
语音在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说话的声音,往往影响着说话的效果。交谈过程中,悦耳的声音,能使人耳目为之一振,进而心情愉悦。实践证明,女性的语言得体,说话轻柔,语速适宜,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

◎正常情况下,没有男人会喜欢高嗓门的女人。

开场合尽量少喝酒
尽管擅长喝酒的女人可以给男人带来许多快乐,但男人内心并不喜欢喝酒的女人。在酒场上,男人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劝女人喝酒,但从不劝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女人喝酒。

◎女人要学会在酒场上机智地化解危局,在微笑中彰显威严,既坚守自己的底线,又巧妙地给对方台阶下。
《情智人生》,刻进骨头里的一部奇书!
◎郭根玉
 

“做人难,做一个好人更难!难在哪里?难就难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原谅别人,不仅是一种姿态,更是一种能力。”

“女性一定要有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别人没法拿走的东西,要有别人毁不掉的东西。”

“做事果敢坚决雷厉风行的男人,不仅女人喜欢,男人也喜欢。”

“无论哪一个圈子,都是限制你发展的栅栏,一旦进去了,你想出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听一个人说另一个人的坏话,既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负担。”

这是作家李艾平新作《情智人生》中的句子。翻开这部书,几乎句句都是金句,读几页便不能释手。千难万难还数做人最难。这不容易那不容易都比处理人际关系容易。《情智人生》只有一个主题——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全书分为五辑:因缘而聚、走向成熟、血浓于水、生活智慧、重塑人生。该书被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列入“农村书屋”目录,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西安他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

作家在自序中写道:“如果能够深得与人相处的奥妙,与周围的人和谐共处,你的生活就会阳光灿烂、风生水起;如果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你的人生就会黯然失色并不时陷入困境。”李艾平先生是陕西神木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法学会副会长。著有散文集《人们》《感谢生活》,与人合作出版报告文学《高原马蹄声》《塞上雄风》《沸腾的高原》《腾飞的翅膀》等四部,是一个比较多产的业余作家,也是一个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家。

《情智人生》是一部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写到骨头里的奇书。丰子恺说:“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全书没有夸张、浮华,没有矫饰、造作,直奔丰子恺所言之“骨头”深处。作家毫不回避的以独特的视角阐释着与上司、下属、同事、朋友、亲戚、家人等相处的哲学和艺术。每一个观点与论断,鲜有夸夸其谈、花言巧语,多是娓娓道来、珠圆玉润;鲜有书者自傲、居高临下,多是亦师亦友、如若初见;鲜有引经据典、生僻怪谈,多是生活沉淀、岁月沉吟。

这部书的现实意义强烈。全书句句都是鲜活的现实的存在——你的生活中时时都会遇见,我的生活中处处都会发生。读来就像曾经或正在自己身上发生——立即浮现出现实画面——会有一种“假如当时不那么做该有多好”“原来我们可以这样相处”的强烈反刍与恍然顿悟。其所有的哲思集中指向于人与人之间遇到相处问题时,如何找到便捷、轻松、阳光、积极、健康的解决方式。正因如此,这部著作区别于《鬼谷子》《羊皮卷》《菜根谭》等书,相信读者会喜欢上这部非同凡响的奇书。

本文作者简介

郭根玉:男,作家、词作家、编剧、导演。代表作:长篇小说《花过》;电影剧本《尚未成年》;原创歌曲歌词《英雄归》《如雪无声》等;导演电影《第一监区》《火柴树下的女孩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