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从简单的晾晒,到或蒸或炒,有的还加了复杂的渥堆、发酵等工艺。 花茶 有的根据特殊需要还加了味,比如花茶、药茶等。不同地域还喜欢调制成烤茶、凉拌茶,以及打出来的擂茶、油茶、酥油茶等。 客家擂茶 油茶 在日本流行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十分考究的抹茶Matcha。 发音中带-t,明显标志抹是入声字。 我十几年前网购了一次抹茶,感觉没有在正规店里吃过的那么好味道。后来一查,买到的是假货。之后很长时间不敢再购。 国内只有上海浦东有一家正宗生产抹茶的企业。 抹茶工艺 抹茶的定义中有三个关键词:覆下栽植、碾茶和石磨碾磨。这是抹茶有别于其他茶叶或茶粉的最重要特色。 就是遮盖。是在春天茶树刚伸展出嫩芽2~3片时,使用苇帘(葭簀)或稻草(藁)等遮光材料覆盖。如今一般是用编织网遮盖整片茶田,就是那种黑压压、亮闪闪的,有点像咱们施工作业面覆盖尘土的那种。我在南京附近的蔬菜大棚见过这种遮阳网。 大概遮光培植10-20天后采摘茶叶。 覆下培植的最初目是为了防寒避免霜害,然而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减少了阳光直接照射的鲜叶,比露天栽培的翠色更加浓艳,叶片也更加细嫩纤薄。而且遮光处理的茶叶没有一般茶叶的草味,还带有奶香。 有人说纯正的抹茶具有海苔味。这是因为茶树鲜叶中含微甘的茶氨酸,自然条件下会转化为苦涩的茶单宁(茶多酚)。但在遮光条件下,这个过程停滞了,因此口感柔和甘甜。同时,覆下栽培还会促进蓄积二甲基硫DMS成分。低浓度的DMS带有奶香爆玉米花和煮虾蟹风味的香味,恰好与海苔等海藻中也有的DMS成分撞车。 茶青经过蒸汽杀青、干燥,并进行除脉、分选而制成的散茶,作为制作抹茶的原料。 日本制茶工艺主流杀青方式是蒸青,和我国常用炒青不同。去除叶脉只保留叶肉,为下一步研磨做准备。 制好的碾茶须存放于罐(茶筒)中陈化1年,需要的时候取出来加工成抹茶。 ![]() 碾茶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即得成品抹茶。 ![]() 碾磨必须是用石磨手工操作,用机器、金属器物都不行。大概是石磨的慢速可减少发热带来不利影响。也可借研磨释放出一些芳香成分。 经过石磨最终形成极细粉末。有人说颗粒直径2μm,我认为有些夸张。这么细,表面能会很高,纯手工是做不到的。估计10μm左右差不多。据说一个人1小时产量还不到40克,难怪价格不菲。 ![]() ![]() 现代技术,已经出现采用冷却条件下金属器械研磨方法。产量和质量完全可以保障。 上次我买的假抹茶,看来就是绿茶研磨了冒充的。 ![]() 抹茶来历 抹茶虽说是日本流行的主要茶类,而且形成了日本茶道文化,其实是起源于中国隋唐。 ![]() 中国古时称作末茶。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的大量诗篇中,就有不少咏叹抹茶的。唐代诗人卢仝有句“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即是对抹茶赞美。 抹茶的饮用法在隋唐叫“点茶”。 “点茶道”从隋唐开始,在宋朝发展到顶峰,盛行了700多年。与现在日本不同,茶压制成团茶(即茶饼)形式储存,饮用时研磨成粉末。 ![]() 至明代,朱元璋出于经济考虑,提倡简易的散茶。自此“泡茶道”就取代了“点茶道”,也就是咱们习以为常的“沏茶”。沏茶太简单,也就不成为“道”了。 ![]() 可在中国丢弃“点茶”之前,这套茶道就在南宋末年,由日本高僧南浦昭明从浙江余杭径山寺带回日本,连同茶具等一应带走。 不过,末茶传入日本后,在制作工艺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末茶”、“点茶”变成了日本的“抹茶”,“点茶道”也就成了日本的“茶道”。 一些传统控,依旧喜欢用“点茶”作为术语。 ![]() 抹茶吃法 按日本茶道的饮用方式,手续相当复杂: 取2-4克抹茶,视薄茶、厚茶而定,加60℃热水。用茶筅刷出浓厚的泡沫,如糊状。 ![]() 茶筅(xiǎn),是传统烹抹茶的必备工具,由竹块精细切割制作的扫把,模样很像打蛋器。 ![]() ![]() 抹茶刷好后即刻将混合均匀的茶糊一同饮下。名为饮茶,实为“吃茶”。若论感官效果,视觉美丽,味觉爽口便是。不过须趁未凉时吃完,否则残余干在碗底很尴尬。 ![]() 大多数抹茶碗的尺寸,比日常的饭碗大,而且稍深。一是利于降温,不至于待客太烫;二是便于刷茶不易溢出。抹茶碗以陶制最好,碗壁厚而轻,用起来舒服。 ![]() 抹茶除了风味与一般茶叶有差异外,论营养成分,其实各种茶都差不多。无非是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以及微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只不过多少而已。 ![]() ![]() 抹茶产生泡沫的物质叫做“茶皂素”,属于三萜皂苷。正是咱们曾说过的苦味来源之一。加上咖啡因,正宗的抹茶都是非常苦的,所以一般辅以甜点配茶。 还有,抹茶分薄茶和厚茶,初次喝一定要喝薄茶,相对淡一些。 ![]() 抹茶之外 日本只喝抹茶吗? 日本茶道十分复杂,日本人平时也并不喝抹茶,而且也太贵。他们日常常喝的是玉露、煎茶、番茶等,相当于咱们的龙井、碧螺春等绿茶,也是供冲泡饮用的。 覆下茶叶经蒸汽杀青后,如果不用来制作抹茶的原料碾茶,而是精揉干燥,不磨成粉,得到散茶即玉露。 ![]() 如果是不覆盖的露天茶园,加工出来的散茶就是比玉露档次低的煎茶。档次差的煎茶叫番茶。 ![]() ![]() 快节奏的生活催生了各种方便餐饮,因此也出现了类似速溶咖啡的方便抹茶,比如二合一、三合一抹茶。可以直接冲饮。
![]() ![]() ![]() 抹茶还有个主要用途,利用本身的翠绿色,常常用作天然食品色素。奶茶、咖啡、蛋糕、冰激凌、面包……应用非常普遍。 ![]() ![]() 咱们不会点茶,就吃口加了抹茶粉的点心吧。 ![]() 不过,我还是认为咱们的绿茶等冲泡方式最方便,也无需繁琐仪式,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