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和下西洋时,不带年轻女子,只带50岁的老妇人,是出于何种考虑

 汗青正浩 2020-07-04
关于郑和下西洋这件事,其实历史上争议还是有一些的,其中,一大部分人都相信随船带了很多美女。但如果真的要打开史料记载,这件事还真有些出入。郑和带了一群女人不假,可却不是什么年轻、漂亮的美女,而是一群年过50的老妇。不明白为什么了吧?郑和的理由很彰显人性。





郑和下西洋真的没带年轻女子,但带了一队老妇人,原因是这样的



人人都知道,郑和虽然为皇帝所宠信,但本身的身份不容置疑:太监。一个太监要带女性随同下西洋,那本身就够扎眼的了,如果再带一群年轻貌美的女性,那是不是就更容易让人有想法了?
当然,这不是郑和不带年轻女子的理由,毕竟世人怎么评价他,谁也没办法左右。郑和之所以带着一群老妇人随船,那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用途的。
首先,古代人有一个最迷信的说法,不能带女性上船,因为女性每月的月信为污物,不吉利。如果激怒了海神,那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古时候很少有女性会随船出海的。郑和下西洋肯定也不想有去无回,自然他宁肯信其有不会信其无。
其次,古语讲“哪个少女不思春”,年轻漂亮的女性带上船,这精神方面的寄托就非常难管理。而船上的男性船员们呢?那又是生理处于压抑,无从发泄的状态。这样一群男女呆在一艘船上,时间久了保不齐出现恶劣事件。





相信郑和对此有着非常深的考量,带着女性上船肯定是有需要她们做的工作,如果将这些年轻漂亮的女性换成50岁以上的老妇就不一样了。就只是生理方面的原因吧,《本草纲目》里就说过,女性七七十四九岁通常就会绝经了,五十岁以上生育的可能性不大,对于男女之事也基本冷淡了。
可见这于郑和来说,那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带一队需求过多,管理难度大的“工人”,明显没有需求少,管理起来容易的“工人”让老板满意。
除此之外,从相关的史料记载中可以得知,当年郑和带着这些老妇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打杂工,会烧个饭,打扫个卫生的,那都是普工。人家这些随船的老妇却不一样,她们不但有普工的技能,更是能工巧匠。





有人不理解了,下西洋为的是给大明散播美名去了,怎么还带上能工巧匠呢?难不成还要现场表演?这倒不是,主要是这些女性在裁剪缝制等方面都很能显示大明朝的技艺特点。当面对不同国度,出席不同场合的时候,这些女性就会赶制不同的服装及旗帜等,来显示大明朝的威仪。
当然,一船的男性出去一晃就是三五年,如果没有女性来打理吃、住、穿等事,也是很麻烦的。郑和带着这些老妇人,不但让大明朝国威远扬,更让自己行船过程中解决一应生活的繁琐事情,绝对的一举多得。





既然一切都安排得这么好,为何下西洋之事不再继续进行了呢?



很多人会好奇,郑和除了带着一群老妇人之外,他还带了些什么出远洋去给大明朝散播国威去呢?有很多,中国古文明几千年,所能够传扬的东西那是多了去了。
不过,对于郑和来说,他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物品。其中,丝绸、瓷器那是最主要的部分。据说经过的国家百姓在亲眼看到大明朝的丝绸、瓷器等物件之后,简直宛若珍品。所以,那些国家的人几乎都是扶老携幼,奔走相告,争相到海边来参观。
说实话,在那种没有网络,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年代,郑和下西洋所展示的过程,真的让大明朝出名很多。不仅如此,大明朝也得到了不少的宝贝,毕竟有来有往,人家要了你的丝绸、瓷器,自然会拿其他的东西来换的。比如香料、珊瑚、珠宝等。





可是,有一件事始终让人想不通,既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效果也很不错。为何后来将此活动中止了呢?说起来这就有很多原因了。
首先,郑和下西洋是有政治目的的,当时年代的海上强盗还是很多的,而且胆量又极大,这让明朝与周边一些国家的关系搞得有点僵。于是,郑西下西洋就为大明与这些国家之间开通了一条海道,从而对这批海上倭寇进行了肃清。
与此同时,大明朝与那些沿海国家的关系因此得到修复不说,航道也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得到了维护。这效果达到了当初下西洋的目标,国家方面自然也就不愿再继续大量运输东西出外去消散了。





其次,大明朝的国库因为这种大量外运货物,可成本收回缺口极大的交易很是头疼。那时的大明朝国库空虚,并没有那么大的库存让郑和带着出去显摆。最主要都是用大成本运出去的,回来的东西少,那就亏欠了。
而且,出海在那个时候真的是要斥巨资的,人员、船只、货物等等,每个方面都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花出去。这样又收不回成本来,次数多了谁受得了?国家也不能老做赔本的买卖不是?
另外,下西洋的东西我们说多为丝绸、瓷器等手工产品,这是需要一大群人日复一日地生产与操作的。据说当官家手工业生产工匠人数约为三十万,但因为工作繁累,收入不高的原因,工匠们逃跑的很多,其他的就是不跑也会消极怠工。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下西洋所需要的手工产品就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往往是到了收货上交的日期,但根本没有货交出来。这样还如何下西洋呢?总不能走空船呀。
总之,郑和虽然有心力为大明打理这样一条通往国外的贸易之路,可却在贸易成本回收方面做得并不尽如人意。加之大明朝日渐腐败所产生的各种弊端,也就注定了郑和没办法再第八次、第九次……的继续出海了。




图文:汗青正浩

排版:小秘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