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第一传奇家族,正神不知鬼不觉地改变着整个中国!

 由狭渐广 2020-07-04


01

千年名门望族


中国有这样一个家族,它在近代突然崛起,涌现出“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是两浙第一世家。
这是哪个家族呢?
这个家族的历史非常悠久,第一个名人可以追溯到一个五代时期,他就是吴越国王钱镠。
吴越国是唐朝灭亡后乱世中的一个割据王朝。最强盛时,吴国占有整个浙江省,以及苏州上海和福州。
钱镠生于公元582年,他出生后,长相有些怪异,父亲觉得他是个不祥之人,就把他扔在井里。还是奶奶心疼孙子,捞了出来。所以钱镠还有个著名的乳名——婆留。

(杭州“婆留井”)
唐朝末年,军阀割据,又被黄巢给翻了个底朝天。
钱镠曾经当过盐贩子,后入伍参军,才干出众,受到不断提拔,他带领将士多次平息叛乱,最后统一了两浙,钱镠成了两浙的大军阀。
为了表彰钱镠的功绩,唐僖宗钦赐“金书铁券”,免他本人九死、子孙三死。

(钱鏐的“金书铁券”,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这也是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免死金牌。)
能获得“金书铁券”是家族的最高殊荣,可钱镠非但没自傲,反而更加清醒。他召集家人,宣布了8条家规,后来还将家规工工整整书写装裱,高悬于家庙的列祖列宗像前,要求大家铭记于心,不得恃宠而骄。
公元923年,后唐建立,钱镠又被封为吴越国王。他深知战乱带给百姓的痛苦,便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从不搜刮百姓。浙江经济基础本就非常好,钱镠又在钱唐江上修建大堤,抵御海浪袭击。吴越国水网纵横,钱镠积极发展农桑、兴修水利。定期对各个水网堤坝进行维修,保住了浙江最肥沃的农田。
在五代十国的大乱世中,吴越国却成为了一方乐土,百姓安居乐业,农业年年丰收,海上贸易也十分繁荣。大文豪苏东坡由衷赞叹吴越国盛景:“其民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歌鼓之声相闻,至今不废”。“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也由此奠定基础,声誉鹊起。
在吴越国,钱镠既是政治领袖,又是信仰领袖,德高望重,一呼百应。因为钱镠治过水,老百姓就亲切的称他为海龙王,说他是龙王转世,下凡间救百姓于苦难。
更难得的是,在人人都想称霸的五代十国时期,钱镠却一心追求中国统一,临终前他特意叮嘱子孙:“度德量力而识事务,如遇真君主,宜速归附。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干戈,即所以爱民。他还留下十条“遗训”,对其精心创立的家训作了最后的强调补充。当时因割据政权,多少人在继承问题上兄弟相争、父子相残,但是钱镠制定的家训,让吴越国历经三世五王仍然稳定太平。
(钱镠)
公元978年,末代国王钱弘俶遵从钱镠的遗嘱,献土入宋,成就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统一局面,江南则成了富甲一方的华夏之地。
吴越国的国王和宗室的文化素养都比较高,自唐末历五代,又经北宋至南宋,400年间,吴越钱氏封郡王、国公者二十余人,封侯拜相、入仕内阁者,将近百人。除了位极人臣的,还出了许多著名的文学家、藏书家、医药家。宋朝皇帝赞誉:“忠孝盛大唯钱氏一族”。
到了明代,出现了著名诗人钱谦益。
尤其是钱镠一千年后——从清末开始,吴越国钱氏后裔的人才突然呈井喷之势,牛人无数,势不可挡。比如:18世纪中国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钱大昕,被陈寅恪评价为:清代史家第一人。以及著名藏书家钱曾、学者钱塘、书画家钱沣等等,都是钱王后裔。
钱氏人口仅占我国全部人口千分之二,但自宋代以来,载入史册的钱氏名人就已逾千。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100多位,分布于全世界50多个国家。
都有哪些钱氏牛人?钱玄同、钱三强父子,钱基博、钱钟书父子,钱承沛、钱穆父子,钱学森、钱伟长、钱广泰、钱复,以及咱们的钱其琛外长等等。


据统计,钱家出了 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02

钱氏家族世代兴旺之源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孟子也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可钱氏家族彻底颠覆了人们的想象。这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说,是因为他们家有铁券保佑。
不少研究学者认为,是因钱家有着不同常人的DNA。
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钱镠的那一纸家训!
在钱氏家训的开篇,就提到:“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钱镠认为,做人以立品为先,有才无德的人是极其危险的。
钱镠还说:“子孙虽愚,诗书须读”。所以,崇文倡教、读书明理是钱氏家族的重要家风。
为了让家族中的穷苦孩子也能读得起书,家训中规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因此,从宋代开始,钱氏家族就于族内相互扶携,各地的钱家都设立义田、义庄……并明文规定,其中一部分田产或盈利必须作为教育经费,其宗旨就是:“救灾周急、恤孤矜寡、排难解纷、兴学育才”。无锡的“怀海义庄”就是一个典范,凡是家族内的鳏寡孤独者,均能领到义庄钱粮,钱姓子弟不分贫富都能上学。

国学大师钱穆,就是在义庄资助下才得以上学的。钱穆是民国时代超重量级大学者,著作等身。看看钱穆都有哪些作品:《中国文化史导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国思想史》、《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哪一本都是扛学术大鼎的巨作。他最著名的《中国文学史》,堪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全面的详尽的讲义,无人能出其右。他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称为“史学四大家”。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
钱穆的亲侄子钱伟长同样家境贫寒,读不起书,在义庄的资助下,才完成学业,成为了中国的力学之父。他还是一名社会活动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身体力行推动国家社会发展。他又是一名教育家,一手创办了上海大学。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有人问钱伟长,为什么钱氏家族有很多成功的人才时,他调侃道:“我们钱家人喜欢读书,书读多了容易当官,当官的容易出名。”

提起钱基博、钱钟书这对父子,人们往往只知其子而不知其父。
钱基博是一名成就非凡的大儒,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古文家、文体学家、教育家,他博通经史子集四部,以集部之学见称于世,有着“集部之学,海内罕对”的美誉。他自幼便喜好读书,勤奋治学到,“于车尘马足间,也总手执一卷”,以至于“生平读书无一字滑过”。
1944年长沙失守,日寇长入腹地兵临城下,钱基博所在的师范学院奉命西迁,而他却自请留守,欲以身殉国。当时驻守湘西的王耀武将军赶来将他硬生生拉走。
正是因为钱基博这般治学严谨、身正行直的君子之风,方有后来醉心诗书、淡泊名利的钱钟书。

(钱基博与钱钟书)

钱钟书被誉为:民国第一才子他的《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他的《管锥编》堪称是文学史的代表作。
众人皆知钱钟书有“照相机式的记忆”,有“百科全书式的大脑”,而钱钟书的用功之勤,亦无人能比。除了大量阅读之外,他还学习他的父亲,无论看什么书都必做笔记,一生都在纯粹地做学问。
钱氏研究者曾说:“钱家人的家风都很正,学习的目的性非常的纯洁,他们对读书的热爱,完全是对知识的追求和热爱。”

钱氏家训中还写了婚姻原则:“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相比家世、财富,更看重配偶的教养和素质。让人不禁感叹,一千年前的钱氏家训,居然观念如此超前。
而钱氏家族的配偶,大多德才兼备。
钱学森的妻子蒋英,就是一位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在钱学森苦闷时,始终相伴左右。钱学森曾多次提及,“在我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很有福气。”

(钱学森一家)

钱伟长的夫人孔祥瑛,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清华大学高材生,曾任清华附中校长。他们两人相濡以沫61年,在钱伟长最落魄的日子里仍不离不弃。

(钱伟长和孔祥瑛)

一天,钱基博私自拆开了杨绛寄给钱钟书的信,信中写道:“现在吾两人快乐无用,须两家父亲兄弟皆大欢喜,吾两人之快乐乃彻始终不受障碍。”钱基博不禁赞叹:“真是聪明人语。”之后,钱基博亲自给杨绛回信,信中大大称赞她的孝悌明理,且立即认可她和钱钟书的恋爱关系。而婚后,钱钟书更给了她最高的评价: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钱钟书和杨绛)
正是这样的“优优联姻”,使钱家基因不断优化。

更令人佩服的是钱氏家训中的家国观:“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利在一时故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早就1000多年前,钱氏家训就提出了作为社会人的担当,实在令人景仰。
不做蝇营狗苟的“小我”,要做利国利民的“大我”,弱则发奋图强,强则振兴中华,更成了钱氏子孙自觉背负千年的使命!
比如钱穆,即使到晚年,仍不忘教导子女:吃点苦没有什么,我希望你们做好一个中国人,用功读书做学问。
钱伟长是个严重偏科生,他英文成绩0分,物理成绩5分,但他以国文和历史满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历史系。可当看到中国因为没有飞机而被日军打得节节败退时,他毅然选择为救国换专业,去学习如何制造飞机大炮!之前毫无物理基础的他,以弱博强,发奋苦读,在短短4年里,就完成了一般人8年才完成的学业,终成一代物理大师,实现科技报国之志。

钱三强,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三强的父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他是一名五四先锋,是他催成新文学的诞生并予以奖掖支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就是鲁迅在他的敦促下创作的。

钱玄同)
1937年,钱三强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毕业,准备出国留学。谁知出国前夕,钱玄同不幸染上重病,钱三强为此踌躇不决。钱玄同对他说:“你学的科学,将来对国家有用,你还是出国好好学习吧!”
钱三强洒泪起程,后成为居里夫人的学生。钱玄同高兴地写信道:“你有了很好的指导老师,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振兴中华!”
正是在这样父亲的教导下,钱三强始终怀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他与妻子何泽慧在国外取得巨大成功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全力以赴投入于原子弹研制的事业当中,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原子能专家。

(钱玄同与钱三强)

钱氏家族大家最熟悉的想必就是钱学森了。钱学森赴美留学时,父亲钱均夫根据钱氏家训专门为他写了庭训:“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
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研究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被美国人视为来自中国的国宝。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急需钱学森这样的高科技人才,回国建设高端军工。钱学森也一心想回国效力,但美国得知后多次阻挠,甚至将他软禁。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甚至咆哮:“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
得知儿子被软禁的消息后,钱均夫又给他写信勉励道:“吾儿对人生知之甚多,在此不必赘述。吾所嘱者:人生难免波折,岁月蹉跎,全赖坚强意志。目的既定,便锲而不舍地去追求;即使弯路重重,也要始终抱定自己的崇高理想。相信吾儿对科学事业的忠诚,对故国的忠诚,也相信吾儿,那中国人的灵魂永远觉醒……”
之后历经千辛万苦,美国才勉强放钱学森回到中国。在钱学森的带领下,中国国防事业实现了质的飞跃: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03

我们需要给后人留传什么


一部家训流传百世,成就了钱家千年绵延不绝的奇迹,而近现代钱家人也大放异彩,后继者更甚前人。
我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是院士,而钱氏是出院士最多的家族,仅无锡钱家就出了10位:
钱钟韩(钱钟书堂弟),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和自动化专家;
钱临照,中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物理学家、教育家;
钱令希,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工程力学家、中国计算力学工程结构优化设计的先驱;
钱逸泰,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催化和固体化学研究;
钱保功,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学家;
钱易(钱穆长女),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
钱鸣高,著名采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俊瑞,中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农村经济和世界经济学家、教育家;
钱学榘(钱学森堂弟),出色的空气动力学专家,担任过美国波音公司总工程师;
钱永健(钱学榘之子),2008年与日、美两位科学家共同荣膺诺贝尔化学奖;
钱永佑(钱永健兄长),神经生物学家,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钱氏后人汇聚钱王祠宣读家训)
个个忠勇为国,代代皆是豪烈,钱氏家族不愧被称为:“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
钱家,如此的豪门望族,可他们传承的却从来不是钱,而是宝贵的精神食粮。
正是“钱氏家训”的内容,影响了一代代钱王后人,也塑造了一批批钱氏杰出人才。就连中纪委都特别推荐这份家训,钱氏家训更被记录在“非遗”名录里。
所谓“家国天下”,即是:先有一家、后有一国、最后形成天下。而良好的家训是“好家风”的开端。
百年之后,我们要给后人留下什么?
法国著名雕塑家马约尔先生曾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

今天看来,钱氏家训的理念非但没有过时,反而更值得发扬光大。

《钱氏家训》,不只是钱氏家族的财富,更是整个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最后附上宝贵的钱氏家训,与大家共勉!

钱氏家训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

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

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

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

祖宗虽远,祭祀宜诚。

子孙虽愚,诗书须读。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

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

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勤俭为本,自必丰亨,

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

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

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

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勇力振世,守之以怯;

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

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

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