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陇右王汪世显墓出土,专家经过发掘,竟发现了罕见的木屋棺罩

 历史解密坊 2020-07-05

元代陇右王汪世显墓中,考古专家们曾在此挖掘出一座奇怪的“木房子”,这座木房子体积较小,显然不是正常人的居所,直至后来,考古专家们才发现,原来它只是一座棺材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2年时,甘肃省定西市漳县徐家坪村,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暴雨,暴雨连下几天几夜,令村庄的农田和道路成了一片“汪洋”。更可怕的是,由于该村地处山区,洪流随山坡而下,对田地中茂盛的庄稼造成了大面积的冲击。村民们心疼自己的田地,在洪灾过后,便纷纷涌向自己的土地,企图以人力尽量挽回损失。

然而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洪水退去后的田地竟然是另一番景象,原本一片茂盛的庄稼地中,出现了许多塌陷的大坑,甚至坑中还有棺材、陪葬品等物件,显然,巨大的洪水将埋藏多年的古墓冲刷了出来。

甘肃省文物局也接到群众的电话,他们来到了现场,对洪水冲出的古墓进行现场保护,并在层层审批之下,负责对古墓展开保护性发掘行动。经过近半年的努力,考古队专家们清理出了一大片墓葬,认定此处为一古代富贵之家的家族墓葬群落,墓主应该就是元代时期割据陇右地区百年的汪世显家族成员。

汪世显究竟是何许人也?历史文献中曾对此人有所提及。汪世显曾是金国贵族成员,曾因战功而被封为陇右地区郡守。但是自蒙元骑兵侵略至陇右一带后,汪世显顿感自己不是对手,于是缴械投降归附大元,并从此任其驱使,继续留任陇右之地。汪世显病故后,其子孙也得到了世袭的爵位,至元末明初时,该家族一心归附大明王朝,保持了汪氏一族的繁荣与兴旺。

汪家墓葬群中共有墓葬270余座,占地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左右,出土文物众多,不禁令人感到眼花缭乱,其中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木器、金银器、竹器、精美砖雕等等,尤其是元铜镜、彩陶侍俑、雕漆供桌、御赐金牌、元哥釉青花大碗等文物,更是国内较为少见的文物珍品。不过若是论起“奇特”,墓中所出土的一座“木房子”,更令人啧啧称奇。

这座“木房子”出土于13号墓中,被考古专家们誉为是“研究元代建筑的重要藏品”。木屋长180.5厘米、宽55.7厘米、高74.8厘米,在墓中的摆放位置为东西走向,地面至屋檐高度为61厘米,至普柏枋高52厘米,木屋子整体为七间歇山顶,屋顶两侧的坡度较为平缓,在屋顶处,还存在有墨绘宽条瓦楞,正脊上装有五个饰物,角脊头端呈云头形。屋子正背面有斗拱11朵,四角及两山面下各为一朵,加上其他部分,总共数量为28朵。木屋两面外侧平面,雕刻有彩绘侍女两名,并在东门插板处绘有垂帐,檐下还端坐一名老妪,初步推测其应为墓主本人。

谈到这里,您可能会对“木房子”的出现产生质疑,墓主人为何会在墓中准备一座木房子呢?难道它是一口用于盛殓尸体的棺材吗?事实并非如此,据考古专家称,它是主人在阴间的另一套房子,但是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它却是一个棺材罩。毫无疑问,从这件棺材罩的质地及做工来看,它很好地诠释了古人“视死如生”的迷信观念,包括房子精美的雕花、门窗的设计理念,以及侍女图案等,无一不是对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更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据考古专家称,目前在汪氏家族墓葬群中出土的棺材罩,还属于考古界同类器物中的首例,它既保存完好,又能充分展示元朝时期的殡葬制度,是一件稀有且十分珍贵的重要文物,堪称是一件“国宝”。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