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最大科场案:贪了28两的一品大员就掉了脑袋!冤还是不冤?

 浩然文史 2020-07-05

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因案情牵涉上层官员级别之高、数量之大、处罚之严而成为清朝最大的科场案。此案引起了后世的长期讨论,盖因清代官场“潜规则” :高级官员牵涉科场案可从轻发落。而作为此次乡试主考官的柏葰[jùn]却成为清代因科场案被处死的唯一一名一品大员,这就不得不引起好事者的各种揣测附会,那么柏葰被杀的背后是否果真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呢?柏葰之死有对当时的朝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今天咱们就一起回到咸丰八年去看看。

一、“戊午科场案”案情经过

咸丰八年十月,御史孟传金上奏咸丰帝,称一个月前举行的戊午科顺天乡试存在严重舞弊行为,要求朝廷立案审查,这份奏章引起了咸丰帝的注意,并立即委派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陈孚恩、户部尚书全庆等人彻查此案,戊午科场案由此发端。

咸丰之所以做出如此迅速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影响。原来,此次中式举人中有一人名叫平龄,系满洲镶白旗包衣。此人平日痴迷戏曲,不学无术,却高中乡试第七名。一般人只要打眼一看就知道其中必有关节舞弊。果然,一经张榜,市井立刻议论纷纷。事关朝廷威信,岂能不引起咸丰重视!

(科举考试场景模拟)

枪打出头鸟,对平龄的审讯成为此案查办的着手点。朝廷大员亲自审讯,平日里安逸惯了的平龄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架势,不久就因惊吓过度死在了狱中。人证不在了,还有物证,平龄的考卷成为查案的关键。

我们知道,清代科举为了防止考生和考官通过字迹互通关节,是不会将考生试卷直接拿给考官看的,必须由专门的“誊录官”将考生试卷用红笔抄录一份再交给考官。考官阅的这份卷子就被称为“朱卷”,原卷则被称为“墨卷”。一般在考试结束后,要对两份卷子进行核对以防舞弊。

贡院

平龄两份卷子的对比结果令人大吃一惊:不仅墨卷内错字病句甚多,朱卷内甚至还存在七个错别字被改动过!这就是很严重的共谋舞弊事件!更令人瞠目的还不止于此,通过对此次乡试所有考卷的比对核查,竟发现存在舞弊嫌疑的试卷五十多本,其中一份有三百多个错别字竟然中举!检查结果上报朝堂,咸丰震怒,将包括主考官柏葰在内的所有考官革职解任,听候查办,并要求载垣等人必须把这个案子查个水落石出!

载垣等查案大臣不负圣望,迅速查出同考官浦安与新中式主事罗鸿绎曾交通关节。对两人的审讯着即展开,顺藤摸瓜,兵部侍郎李鹤龄、户部侍郎程庭桂等一批涉案人员被浮出水面,而作为主考官的文渊阁大学士柏葰也被证明参与了此次科场舞弊。

案件的经过大致是:广东肇庆考生罗鸿绎请求其同乡兵部侍郎李鹤龄帮助疏通关节。李鹤龄找到作为此次乡试同考官的浦安帮忙。疏通了考官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考卷是否得中还得由主考官裁决,于是浦安又通过柏葰的家仆靳祥请求柏葰不要将罗卷撤掉。出于柏葰对这个家奴的信任,加之同考官的推荐,柏葰竟将这份错漏百出的试卷取中。事后,罗向李鹤龄赠送贿赂银五百两,其中三百两转交浦安。罗、浦二人又分别给柏葰12两和16两。

案件至此水落石出,咸丰对犯罪处以严惩:柏葰、浦安、罗鸿绎等被处以死刑,其他涉案人员或被革职、或被流放。事件似乎至此结束,然而,对案件的处理,特别是柏葰之死引起的议论才刚刚开始。

二、柏葰该死么?

柏葰该死么?该死!但,不必死!

柏葰该死,按照《钦定科场条例》“考官士子交通作弊,一应采名受贿听情关节中式者,审实,将作弊之考官并夤缘中式之举子处斩,俱立决”。因此,从法律条文上来说,柏葰之死符合朝廷律令。

然而,柏葰却不必死,大清朝毕竟不是法治社会,朝廷的法律对于封建官僚往往会“网开一面”。按照惯例:清代一品官员在开刀问斩当天,朝廷会加以赦免,改斩为戍。因此,柏葰早就做好了朝廷会“刀下留人”的准备,叫家人打点行装 ,准备圣旨一到 ,就起解登程戍边。可万万没想到咸丰不按套路出牌,柏葰成了有清一代因科场案被斩首的唯一一位一品大员。

(科举考场)

虽然柏葰之死从法律上看可谓“死得其所”,然而比起法律,大清的百姓更认同“惯例”。因此,在很多人看来,柏葰死的有点“冤”。其实,纵览全案,柏葰确实有点“冤”,对于罗鸿绎舞弊的详细情况他并不知情,只是听信了家奴的请求和碍于同僚之间的情面做了个顺水人情。500两贿金柏葰只拿了28两,而且这28两是以正常的官场规则(中举者答谢考官,在当时实属正常)收下的。再说,科场舞弊成风在早已人人皆知,柏葰所为,在当时的大清百姓看来其实算不上多大的事。再加上柏葰平日行事还算公正,开刀问斩,似乎有点不近“人情”。于是,一个说法在民间迅速流传开来:柏葰之死,是肃顺一帮人的阴谋。

三、柏葰之死,是权臣阴谋,还是“天子

之怒”?

当时的百姓之所以认柏葰之死是肃顺的阴谋,与当日的朝廷权力格局有关。

提起肃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辛酉政变中被慈禧杀害的“顾命八大臣”:肃顺、载垣、端华……肃顺与载垣、端华等人在朝廷权力斗争中结为一党朝野人尽皆知。而我们在前面提到过,戊午科场案的查案大臣,为首的正是载垣、端华!

柏葰平日与肃顺一党素来不和,此次科场案正好给肃顺提供了消灭政敌的机会。民间传闻,咸丰曾念及柏葰两朝老臣的身份想对其网开一面,而肃顺则向皇帝指出科举舞弊事关朝廷威信,吏治整顿,必须严惩。有志于刷新吏治的咸丰帝采纳肃顺建议,柏葰因而难逃一死。

(肃顺影视形象)

这样来看,柏葰之死是肃顺为清除政敌而“小题大做”,但我们不能忽视了咸丰在其中的作用。咸丰皇帝被称为“苦命天子”,咸丰一朝外忧内患,外有列强觊觎,内有太平天国,而清朝吏治在这一时期也极端腐败。刷新吏治,实现中兴,是咸丰心头的大事。肃顺的话正好提醒了咸丰,科举取士,天下瞩目,柏葰身为一品大员,杀之,向天下昭示朝廷澄清吏治的决心。

清朝朝堂

此外,如果将戊午科场案与此前的两大科场案(顺治丁酉科场案和康熙辛卯科场案)对照来看,戊午科场案其实是清朝为整肃科场而兴起的案件。盖科场秩序每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便会滋生腐败,每当腐败发展到极其严重时就需要一次大规模的严厉整治以保证制度得以运行,清代三大科场案,正处于这样的时间节点上。

柏葰,实际上是撞在了咸丰整顿吏治的枪口上了!

四、柏葰之死的影响

柏葰之死,对于整顿吏治确实起了一时之效。但,仅仅是一时之效!此后三十年,明目张胆贿赂舞弊的风气近乎绝迹,一直到光绪朝中期,科场舞弊之风沉渣浮起,肃顺整顿之功付之东流。

(辛酉政变的主导者:恭亲王奕䜣)

再说柏葰之死对政治格局的影响。肃顺消灭了政敌,进一步加强了在朝中的力量。由于肃顺在当时主张重用汉人,因此,肃顺得势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曾国藩为首的汉人壮大力量,推动了太平天国被镇压,使清朝度过一劫。

然而,肃顺行事过于严酷,求治过切,导致朝中人人对之侧目。在清朝贪污成风的环境里,肃顺的严酷手段导致人人自危,百官噤若寒蝉。肃顺所为,对清朝或有一时之效,却将自己置于孤立境地。这也就决定了肃顺在几年后的辛酉政变中百官无一人相助的命运。

(辛酉政变的主导者:慈禧)

辛酉政变后,肃顺一派被消灭,戊午科场案被重新核查,柏葰作为肃顺的政敌随着肃顺的失势而被“昭雪”。戊午科场案至此终结。

文史君曰:

戊午科场案斩决5人,遣戍3人,遣戍改赎罪者7人,革职7人 ,降级调用者16人 ,罚俸一年者 38人,为有清一代规模最大的一场科场案,其实质是清朝整治科场、刷新吏治的产物。柏葰,这个相对来说比较严正谨慎的一品大员,死在了朝廷政治斗争,死在朝廷整治吏治的枪眼上。然而,柏葰的血,救不了穷途末路的大清。光绪中期,贿赂舞弊沉渣泛起。几十年后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又过了几年,大清朝也就寿终正寝了。

参考文献:

[1]      贾熟村:《对戊午科场案的考察》,合肥: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高中华:《肃顺与戊午科场案考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首小琴:《咸丰朝“戊午科场案”考论》,兰台世界,2015年03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