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素材应用:端午文化创意

 微课进行时 2020-07-05

因为疫情,今年端午节,文博单位线下活动锐减,一波借助传统节日的文创“通告”涌现:常规点儿的,卖粽子、香囊和五彩绳;创意点儿的,卖粽子形状耳环;也有硬蹭车的干脆卖粥、卖银耳;甚至还有卖体检礼盒的……



文创产品争“奇”斗艳,有叫好,也有吐槽。不少市民表示,文创需要创新,但希望文创开发者能珍重文化家底儿,避免简单蹭热度,不要“滥用”。
                           
 

素材解读


文创产品往往在传统节日期间推出,今年端午节也不例外。受疫情影响,全国多数文博单位取消线下活动,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创产品出炉。多数文创产品因为应景和自身创意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但是,也有一些产品,打着文创的名义,强行蹭热点,不仅引来消费者不满,还对传统文化造成“反噬”。文创产品,先有“文”,再有“创”,传统文化是文创产品的灵魂,产品首先是建立在传统文化之上,然后结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发挥创意,设计制造出能够满足现代人需求的产品来。


所以说,真正的文创产品,“文化”和“创意”缺一不可,但是一些机构或企业推出的文创产品,仅仅是蹭热度,既不能体现传统文化,也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反而对传统文化造成伤害。

文创产品要创新,更要尊重传统文化。目前的文创产品开发并没有“文化把关人”,各家单位的情况不同,所以上市的产品水平也参差不齐。文创产品要想得到发展,就应该制定一些更细化的标准,至少为文创产品划个“文化合格线”,避免粗制滥造的产品不仅不能满足市场,还把整个文创产品市场的水给搅浑了。

 

适用话题


文化  创意  传统
续传文脉

文创也需要有口碑

文创需创新但可别滥用

文化创意为端午节带来新生

文创产品要先有“文”再有“创”

文化创意产品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加创意的表现,有新点子固然重要,但文化也要讲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绝不能“生拉硬扯”,否则不仅消费者不买账,文创产品也失去了文化味儿


 

素材锐评


莫让文创搭车端午节走入极端

文创产品“争奇斗艳”自然是好事,一方面可以让文博单位的藏品“活”起来,进而增加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消费需求。

无论是新故事包装老产品,还是借助老物件发展新产品,只要故事讲得精,产品质量过硬,消费者也会买账。可以说,文创搭车端午节,推出各色产品,也是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不过,也应该认识到,文创搭车端午节须把握尺度,否则误入极端,很有可能得不偿失。诚如媒体报道的现象,有商家打着端午节、文博旗号卖起了阿胶糕花胶银耳汤、养生粥等。还有借着端午节卖体检套餐的。这样的“贴牌卖怪货”虽在蹭热度,但难令消费者满意。诚如有的文博爱好者表示:“这种不走心,会反噬‘文化’本身。”

更进一步来讲,文明单位追求经济效益,但也不能忽视自身所应担负的社会使命。即使基于市场需求推出各式文创产品,也应认识到这些文创当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

更何况,博物馆从诞生之日起,就承担着教育的职能,办什么展览,挑选什么文物,怎么写展品说明,都体现着一种价值判断,文创产品的推出不能忽视这些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据文博机构从事文创产品开发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的文创开发并没有“文化把关人”,而各家单位的情况不同,所以上市的产品水平也参差不齐。

对此,相关部门当对此重视起来,而不能任由文博单位自由发挥。比如,制定一些更细化的标准,甚至为文创产品划个“文化合格线”,确有必要且迫在眉睫。

总之,文创搭车端午节不能走入极端。相关文博单位应该把好文创产品质量关及文化关,千万别“生拉硬扯”贴牌子,更不应掉进“钱眼儿里”。

据悉,在各方合力之下,迄今国内已有20多家知名博物馆开设官方淘宝店,累计吸引超千万的消费者成为粉丝,其中一半都是90后。这也更意味着,强大的市场面前,文博单位及文创产品更须恪守初心。

 

运用示例


文创搭车端午节,好事更须办好。文创要尊重文化,更或言之,文创唯有守正创新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毕竟,从根本上来讲,文创终归是文化加创意的表现,不能只注重新奇特,而忽视其本应有的“文化味儿”。否则,市场难买账不说,更有可能毁掉了自身的名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