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3~无聊才作诗

 春风百草香 2020-07-05

​跋花间集 

陆游

花间集皆唐末五代时人作.方斯时.天下岌岌.生民救死不暇.士大夫乃流宕如此。可叹也哉,或者亦出于无聊故耶。

译文:

《花间集》全是唐末五代时人的作品。天下大乱,国家不稳,平民百姓在兵荒马乱中求活命都不容易,读书人却还有闲情逸致,写出如此浪漫美丽的作品来,岂不令人叹息。

但转念一想,亦未必那时的士大夫都不忧国忧民了,而是因为有思想的人这时反而无事可做,上面也不让他们做,所以他们只好作诗词排遣空虚无聊吧。

【念楼曰】

编《唐诗百家全集》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通常被认为作品最富有“人民性”,最能“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人,其个人生活往往倒比较优裕,很少吃苦。最突出的例子当然是白居易,官做得大,房子建造得华美,小老婆也讨得多。他的《卖炭翁》《秦中吟》,小学生都读过,可谓深入人心;但在他的两千八百多首诗中,“忆妓多于忆民”却是不争的事实。

相反的,那些生活贫困、地位寒微或身世不幸的诗人,例如刘希夷、崔曙、周贺、寒山的诗中,却极少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样的句子。

这个现象,初看似不好理解,但仔细想想,也就释然了。因为“朱门酒肉臭”的气味,这些穷酸落魄的人可能根本没有闻到过;而在真正受冻挨饿时,大概也不可能还有心情写诗,只能在压力稍小时偷着乐一乐,以写诗发泄一点个人的无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