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柳青云儿 2020-07-05

去年在网上及实体店购书,加上朋友送的图书,大概有六七十本吧。读起来或许只有三十多本,包括微信读书APP上三本(很少看电子书),其中1/3为专业相关的书籍,1/3为文学类图书,1/3为实用类的图书。购买的书籍一部分书来自于老师、朋友的荐书,再者是某些微信公众号、朋友圈的荐书,又或者新书排行榜上的经典畅销书,逛书店的时候也因为某一作家的读书分享会或者某图书上的一句腰封文案,或者装帧设计,而忍不住剁手买买买。

开始屏蔽励志鸡汤文图书、哗众取宠无病呻吟的畅销书,渐渐地转变思维意识,搜寻翻阅一些传统抑或经典类的书籍。专注力是这个信息爆炸时代最难得可贵的品质,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有限,也需要适时的作出应有的取舍。否则,总有一种浪费生命,亵渎光阴的惆怅感,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侵袭着我。

这些图书多为人文社科类书籍,涉猎范围较狭窄,读书速度也挺慢的,开学后才开始认真的做笔记,很少思考并将学到的知识或心得,应用于生活或学习,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偶尔心血来潮,半天也能读上一本,但是大部分时间处于拖延症晚期,无可救药的状态。痴迷囤书,不管看不看,先买了囤起来再说,总觉得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状态一直环绕着囤积癖好的我。

疫情期间,杂七杂八的读了一些之前囤的书,算是“啃老本儿”,大概有七八本,遂记录一二,不枉这哗哗啦啦的逝水光阴。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雪满山》

杨波著

平装书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8年版



很薄的一本散文集子,封面设计没有花里胡哨、烦心累赘的护封和腰封,封面上只呈现黑灰白三种颜色,泼墨写意山水画风格,简洁明朗,书名“雪满山”为凝重又不失逸动的书法题字,和封面的诗意融为一体,这些设计映衬着本书的基调风格。遗憾的是内文版式设计不尽人意,文字排版密集且过于靠地脚,算是瑕疵。

本书文风散淡、随意,兼具文人的儒雅气息。里面收录了作者的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感所悟,数篇古代书法家风格介绍及碑帖临摹的心得,以及一些有关晚清时期知识分子西域游记的学术文章。这类散文小记适合在淅淅沥沥的雨夜读,闲适旷达、毫不费力的读着读着,便心境悦然、畅快淋漓地睡去……

最爱读的是最后两辑<读帖识文心>和<读书札记>,喜欢阅读和书法的读者朋友可能也会感兴趣。

<读帖识文心>这一辑,作者以诗歌和着书法,结合书家的生平来分析阐述了他们的书法风格及文人志向,既有书家书法风格的专业知识阐释,又有书家百转千回的生平历史故事,读起来畅达率真,让人唏嘘回味。

<读书札记>中“郭嵩焘与牛津大学”“康有为与慕尼黑啤酒”这两篇,主要讲述的时晚清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出国所见所闻的西域游记的评述,行文意趣盎然又有知识性的补充,甚是喜欢。


《鲁迅小说全集》

鲁迅著

精装书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18年版

当时冲着装帧设计和讨喜价格,与其他书拼来的促销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的图书大多定位于香港、台湾以及海外图书的出版,近年来大多出些畅销书,总的来说挺杂的,了解不深。

封面是淡灰色打底,书籍信息用简明扼要的黑色宋体字印刷,内文版式及设计疏朗有致,无论从印刷、纸张、内容、版式方面来讲,也算是对得起精装书折扣价了。提及图书装帧设计遵从的“绿色出版”理念,忍不住吐槽。刚买来时包有护封,放在书架上来回取放,时间一久便破损了,一气之下直接撕掉丢进垃圾桶,顿觉神清气爽。爽快扔掉后,发现经常翻阅导致封面破损,心疼之际,悲从中来。护封和腰封有时简直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1918年5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发表鲁迅《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堪称先锋之作。内容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新时代。

本书收录了我们读书时耳熟能详的短篇小说,比如《孔乙己》《故乡》《药》《阿Q正传》《社戏》《伤逝》《铸剑》等。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大家又纷纷读起了鲁迅先生的书,想到了他的能说敢说,能骂敢骂。

尤其是《药》这篇小说,《药》中形成强烈反差的两个人物---惨遭杀害的革命者夏瑜和想用人血馒头治愈儿子的华老栓,再一次唤醒了国人之精神。

为什么一直提倡“鲁迅精神”呢?越是物质化、特殊艰难的时代,就越是要坚定精神的立场,因为我们尤其迫切地需要张扬鲁迅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深邃的反思与勇敢的批判。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为此“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这分明是在告诫当下的文人。

另外,《伤逝》是鲁迅先生小说中唯一一篇描写爱情的短篇小说,他用多种方法揭露人物内心矛盾和人物性格的复杂化,于是有了子君和涓生刻骨铭心的爱情神话。

封建社会下,两人自由恋爱后,不顾家人反对而私奔同居,由于经济及时间、感情等原因,涓生(男主)对子君(女主)渐渐没有了爱意,最终涓生提出分手让子君回家去,一个月后涓生无意间得知子君自缢,不免悲恸万分。全文笼罩着悲伤的灰色基调,开篇便交代了结局——“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从耳鬓厮磨到说不爱就不爱了,爱情谁又能解释得了呢?作家刘瑜曾在《送你一颗子弹》中说过“你能想到的所有理由都是对的”,这句话好似夺命无影手,让所有失恋的人倍感绝望残酷,为此栏杆拍遍、肝肠寸断。亦舒说,“当一个男人不再爱他的女人时,她哭闹是错,静默也是错。活着呼吸是错,死了都是错。”目之所及,整个世界,都是理由。

《诗经》中的《国风·卫风·氓》中曾曰:“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女子一旦沉溺于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爱情是什么呢?说不清道不明。也许时间是一种解药,也是现在正服下的毒药。

《我是编辑》

介子平著

平装书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17年版



介子平先生供职于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为《编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副编审。所以,在山西教育出版社出书不足为奇。

虽然是平装书,性价比蛮高,算是良心图书了。装帧设计深得我心,封面用纸采用的是铜版纸,这本书我翻了三遍,还情不自禁的摘抄做笔记,封面依然完好无损。封面设计为白底黑字的风格,并且在错误的省略号上用了红色的校对符号,又符合《我是编辑》这本书的定位,简直是“一符双关”。封面与封底没有任何形式的宣传语,干净纯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没有参杂任何广告文案和推荐语,算是还原了图书的本来面目。


虽然是一本编辑学人丛书,但是并没有艰深难懂的专业知识,多为作者从业以来,有关工作、读书、写作、交友的所思所感所悟,篇幅也多为千字小散文。名言警句,作者亦信手拈来。文章风格兼具韵律性和通达性,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诙谐,记忆尤深的一句话:“我是编辑我可耻,我为国家浪费纸。”

另外,作者提及编辑这一职业时说道:“基于某种内心的执着追求,默默行进,努力寻求专业突破。编辑在意文字的架构空间,以自己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与作者对话,挑剔作者的同时,最终挑战自我。诗人气质,满腔热情;编辑素质,冷面直对。”
 
其实,编辑就是为他人做嫁衣。大抵编辑都有一个纯粹的职业理想:“勤劳朴实,严谨细致,差错丝毫不放。点石成金,练字为宝,三番斟酌考量。我用智慧在文海中提取珠玑,我用妙手在书山中寻找锋芒。我是一名编辑,无需著作,自登宝殿。”

无论专业还是非专业人士,只要喜爱读书写作,皆可以在一个惬意的落日黄昏里,捧于手中,清风翻书,任意读之。

//        END       //

作者简介:柳青云。出版硕士在读,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生与伴侣·智慧》《青少年作家》《新研究生时代》等杂志,「遇见吧啦」公众号平台,希望用文字治愈内心,一生只专注一件事。简书ID:一生悬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