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冷冷清清,孤傲不群,弘仁绘《家在山水间》

 浔庐山水 2020-07-05

冷冷清清,空灵幽雅,提到这八个字首先能够想到的画家是倪瓒,再多想一想差不多就会想到弘仁。弘仁的山水画与倪瓒的作品气息相近,笔墨技法也有相似,只是在构图上差异很大。把他们二人的作品放到一起,会觉得很像,画中都有一种冷酷到底的倔强与享受孤独的傲气。这种气度如松挺拔,如兰幽香,世人想象中的隐士高人就是这个样子。明末清初,有一部分画家选择了与四王不同的创作道路。他们中的佼佼者被称为四僧,他们在绘画创作中强调真实的生活的感受,表现独特的个性。弘仁在四僧之中与石涛的风格相近,他们都喜欢画黄山,也都有在黄山写生的经历。

弘仁 家在山水间

这幅《家在山水画》是弘仁的作品,从画中景色分析,应该创作于他隐居黄山期间,整幅作品由水墨画成,没有点染色彩,看上去十分清冷。有两位前辈画家对弘仁影响很大,一位是元代的倪瓒,另一位是明末的萧云从。弘仁在倪瓒的作品中找到了他的情感依托,在萧云从的作品中找到了表现方法。弘仁受萧云从影响,对传统皴法中的折带皴情有独钟,他画的山石既有纵向的结构,也有横向的肌理,更像自然界的真实山石。比如《家在山水间》中,高处的主峰用斧劈皴画出大块结构,在细节处运用折带皴表现立体感,最后点上苔点增加山中的湿润之气。凡此种种,都是为了突出他在这样清冷的深山中虽然寂寞,但他愿意享受孤独。

弘仁 家在山水间 局部

以真山真水为师,这就是所谓的师造化。在古人看来,打破创作中的程式化规矩很重要,就像写诗一样,如果后人写的作品只是像李白或者像杜甫,那还不如直接去看他们的原作。创作要把真情实感抒发出来,弘仁在中景处画了古树与奇石共生,山间书斋有明净水面为伴,这样充满文人趣味的细节,都是为了表达出高洁的品性。冷眼旁观繁华世间,弘仁在生活中就是个“旁观者”,他的心中只有山水可以为友,只有山水是他倾诉的对象。通过画家与山水的精神沟通,让山水也有了生命力。

弘仁 家在山水间 局部

弘仁经历了亡国之痛,这种痛苦对于一个普通文人来讲足可以把他压垮。他活下去的动力只剩下感受天地万物的精神。弘仁在创作中不排斥皴点染等一系列的传统技法,他更喜欢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对于他而言,《家在山水间》是他享受孤独的宣言。他画的不仅仅是家,也是他的精神世界。他提升了创作的内涵,让技法成为表达心意的手段。从画中可以看出来,他爱这片山水,他也的确孤独,当爱和孤独同时流露出来的时候,人们会感到心痛,这样优秀的人才,竟然还要忍受这些折磨。

弘仁 家在山水间 局部

客观地讲,弘仁在艺术成就上略逊于石涛和八大山人,但他在作品中表现的那种孤寂空灵却是独一无二的。远离红尘听上去十分让人向往,其中的甘苦谁也不会比弘仁有更多的感悟。

拓展阅读

照顾大多数人的欣赏习惯,锤炼自身的技法,唐岱绘《仿古册页》

国学大师总结治学三境界

敲黑板划重点,二十四史不是二十四个朝代的史书

苏门四学士之首,北宋著名文人黄庭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