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如何打造“升级版”农民?】

 农业行业观察 2020-07-05

我们经常会听到,职业经理人、职业律师这样的词,我们也知道这种人收入是非常高的,也是属于社会上层的人物,但是你知不知道农民也可以成为“高层”人物?如果农民收入不菲的话,那肯定就是牛人啦!

我国强调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和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没错,笔者刚刚才提到的农民高职位,就是职业农民!如果你还不知道的话,下面就让农业君(公众号:nyguancha)为大家讲解讲解吧!


何为职业农民?

有很多农民朋友不明白,什么是职业农民?自己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为什么还算不上职业农民?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我天天做饭,算是职业厨师吗?嘿嘿,当然不能。其实一样,你是农民,但你不一定是职业农民。

所谓职业农民,意为将农业作为主业来经营,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职业农民不仅体现在以做农民为职业,还体现在具有专门的技能,能够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相对于传统农民,职业农民就应该是知识农民。

职业农民上大学,是件好事!

其实,笔者是看到了,近日,陕西省20名农民收到了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才有感而发,写下这篇文章,想帮帮农民。

据了解,今年9月,这些农民将跟其他大学生一样走进校园,接受为期3年的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这20名农民来自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其中2名女性,平均年龄将近38岁,最大的今年50岁,最小的22岁。

据了解,这是陕西省首次录取职业农民上大学。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我们也很少听到职业农民上大学的案例。

职业农民上大学意义重大,顺应了时代发展方向。现在很多地方都重视对政府人才、企业人才的培养,但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来看,也需要把农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把提升职业农民知识素养放到重要位置。


未来将会淘汰的农民是这样的:

1、缺少种植技术的农民

现在已经是一个知识的时代,对于农民来说种植知识也是一样,如果没有对农作物的种植知识进行学习,难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且随着现在农业的发展,更多的农民为了提升家庭收入,都来说种植经济类农作物,这就需要农民对于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这很深入的了解。

2、缺少经济头脑的农民

随着农业市场化的发展,对于农民也有更高的要求,在以前大多数农民都是跟风种植,什么赚钱种植什么,而如今盲目的采用跟风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农作物产能过剩,市场供不应求,从而白白遭受损失。

而这样的人将会“上位”:

1、大学生

随着城市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更多的大学生选择农村创业,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农业种植经营有着独到的见解。

2、职业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关键在人才,最基础的就是要培育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职业农民通过率先采用新技术、发展规模经营等方式,获得了远高于普通农民的经济效益。但是,成为一名职业农民就只有经济效益吗?不是,职业农民还会带来多种社会效益。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农民?

如果不想被社会抛弃,那么如何才能成为社会有用的农民?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职业农民呢?

1、自身的努力

自身的努力是成为职业农民最主要的因素。新的理念、新的技能都是通过他们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才能掌握的。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新品种、新技术、新市场不断出现,这对农民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只有学习和努力,才能保证自身素质能够适应新条件下的新要求。

2、农业技术水平要高

职业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必须明显高于普通农民。他不仅对新品质和新的栽培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而且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优于一般农民。其实,往往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就能让人感到他与众不同,看出他确实是一个“把式”。不是说天天在农地里干活的人就是职业农民,技术一定要比普通人高,所以,作为职业农民其科技水平必须明显高于普通农民。

3、要把绝大部分时间放在农业生产上

家庭主妇天天做饭却不能算是职业厨师,就是因为她们做饭的时间只占一小部分,而职业厨师每天的绝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在做饭。如果一个农民每年在农业生产中投入的时间较少,自然就不能算是职业农民。所谓绝大部分时间从事农业生产,一般认为其投入到农业生产的时间占其总工作时间的80%以上。

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可以更好的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实现富民强县的目标,让“身份农民”成为“职业农民”,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我相信,未来肯定会变成职业农民的天下,至于那些“身份农民”该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想想吧!

  • 农业行业观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