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楼养猪”模式新实验:首农投入9亿元,养猪种菜两不误

 农业行业观察 2020-07-05

农业行业观察 nyguancha.com

行业研究|商业案例|实战课程 

农业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公众号:nyguancha)

作者:陈立耀
来源:农业行业观察(ID:nyguancha)
2020年,养猪必将引发巨头企业的风疯狂布局。
就目前情况而言,各大养猪巨头纷纷表示加码资金扩大规模。比如,德康集团投资120亿元、牧原投资40亿元养猪、新希望投资3.6亿元养猪、首农集团首农:9亿元、四川巨星投资7亿元养猪...

-010-
为何会如此?政策利好
作为民生产业最大的密切的行业,养猪行业一直是受到政策青睐。
最近,为了加快生猪产能恢复,年底达到基本恢复正常存栏水平的目的,仅本周农业农村部、发改委、财政部就发布了不少鼓励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推动农业企业加快复工复产的通知》、《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生猪稳产保供》。

其实,对于养猪来说,养猪用地是最大的瓶颈。因此,国家已经出台养猪用地的政策。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等多部门相继印发文件,从基础设施、贷款贴息、保险、粪污处理、补助补贴、养殖用地等方面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在养殖用地方面,自然资源部明确,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同时取消了生猪生产附属设施用地规模不超过15亩的上限规定。
同时,2019年12月19日,自然资源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提到养殖设施允许建设多层建筑。比如,“建楼养猪”
中国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认为,建楼养猪减轻了养猪企业的用地紧张问题,还帮助养猪企业进行资源循环利用,从根本上减轻了养猪企业的投入成本,2019年国家解禁“建楼养猪”之后,该模式将会成为养猪企业常用的模式之一。
如此多的好处,很多养猪巨头也在加速“建楼养猪”新模式。比如,今年,温氏把“建楼养猪”模式称之为第四代猪场模式楼房养猪,并于今年再投资温氏将投3.8亿元楼房养猪。
建楼养猪除了温氏集团之外,作为农业产业化巨头——首农食品集团也在采用“建楼养猪”模式。

-020-
首农发力养猪 9亿元投入建楼养猪
作为国资委旗下重点企业、北京食品行业的“排头兵”——首农食品集团集团已经实现了千亿级资产规模。
早在2017年12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首农、京粮、二商三家市属国企实施联合重组,组建首农食品集团,形成资产、营收双超千亿的企业航母,其业务内容涵盖了米面油、肉蛋奶、酱醋茶、糖酒菜等全品类食品,基本实现种植、养殖、仓储、加工、贸易、配送、销售等全产业贯通。

未来,首农食品集团集团将着力发展三大产业,即以种业和畜牧养殖及投入品为主体的现代畜牧业、以乳品加工和肉制品加工为主体的食品加工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业。
尤其是在养猪领域,首农集团的养猪事业已经从育种到养殖,到屠宰、物流的配送等多个领域延伸,其形成完整的养猪产业链,并且成为中国养猪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比如整合二商集团、联合重组了华都的种猪繁育公司、三元的养猪育种中,同时还在北京房山、黑龙江双河生猪养殖基地共投入9亿多元开辟“建楼养猪”模式,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大发展。
2019年年底,首农食品集团集团还发布2019年-2025年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收入利润翻一番,跻身世界500强”的战略目标。
或许,循环农业模式将会成为首农跻身世界500强战略目标的重要布局。

-030-
循环农业成为趋势,养猪种菜两不误
循环农业已经成为当前农业的趋势,也成为首农食品集团集团深耕农业的重要布局。
早在2014年,首农集团就投入10亿多元在河北定州建设国内年存栏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牧场。
同时,该园区建立现代化牛舍。该农舍是钢架式、大跨度、屋顶可滑动的现代化牛舍,是首农集团发明的专利,为奶牛提供了干燥舒适的生活环境,并且可以实现奶牛粪便的环保、节能、循环利用。
这是首农集团在养殖领域最早尝试循环农业新模式:楼层式养牛。同时,该模式,同样也在首农养殖林毅大范围推广、并运用。

近日,根据新京报报道:2020年3月17日从首农食品集团旗下双河生猪养殖基地和房山生猪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已经复工。
据了解,这两大项目共投入9亿元,将于2020年年底前都将竣工,预计年出商品猪共计32.5万头。其中,房山生猪养殖基地是北京目前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场。
其中,双河生猪养殖基地项目为20万头生猪建设项目,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境内的双河农场,占地760亩,总投资5.03亿元,是北京市在外埠最大的国有农场。
然而,房山生猪养殖基地是二商集团今年的另一大生猪建设项目。基地建设投资近4亿元,占地340亩,建设面积13万平米,年出栏商品猪12.5万头。是目前北京市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目前该项目已正式开工,预计今年10月15日竣工,11月15日投产。
从首农集团内容得知, 值得关注的是,在房山生猪养殖基地,猪将住上“楼房”。
据介绍,基地特别采用立体楼房式猪舍养殖,配备完整的洗消、隔离、全封闭空气进出系统,以及自动化的软硬件设施,设置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和科学管理体系,可最大程度降低疫病传播风险。

此外,该项目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肥和肥液,可为周边蔬菜大棚、农田和平原造林提供有机养料,形成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为北京“菜篮子”企业,首农集团一直践行为北京乃至全国人民提供健康、安全的蔬菜。其中,类似温氏集团、首农集团在循环种养领域的探索,也为传统养猪企业做出了榜样。

-040-
小结
农业行业观察也可以断言,未来养殖业必须要以生态和循环农业两大目标为出发点,否则路子就很难行得通。
2020年,中国农业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健康、安全的农产品将会再次成为中国农产品的卖点。
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产品也会成为农业创业的发展方向,另外,国家相关政策也会陆续加码,扶持农业创新创业和中小农企发展。
同时,除了经营模式的创新之外,商业模式,尤其是直播、短视频、私域流量等新玩法的诞生,将会帮助中国农业寻找到另一条正道。
所以,当下我们的做农业的关键就是用变的视野看时局,用不变的心态做农业。

(关注[农侠会],学到更多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