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又涨0.8元/斤,养这条鱼赚疯了?!千万注意有个凶猛病害+虹彩病毒混合感染...

 水产前沿 2020-10-16
据鳜鲈前沿最新报道,加州鲈又全线上涨,存塘量日益减少,最高再涨0.8元/斤,后市可能还要涨【详情点击:比上周最高涨0.8元/斤!存塘量日益减少,加州鲈价后市可期,但如果你的池塘有了这个“它”...
  • 文/图 活宝源鱼病室 梁芝源、胡飞、杨紫晴、胡雄

指环虫,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单殖吸虫纲,是加州鲈常见的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于鳃部,在4~6月份感染率很高,但由于其感染数量不多,或常与其他病原如柱状黄杆菌、虹彩病毒等混合感染而呈现复杂的病症,很多养殖户和技术员轻视了该虫的危害,导致治疗被耽误、病情进一步恶化。那么,指环虫对加州鲈有何危害,如何诊治呢?我们整理分析了今年接检的与指环虫感染有关的典型诊治病例,以供大家参考。

一、指环虫的直接危害

1.1刺激鱼体,影响摄食,导致缩料。

2020年6月,广东肇庆孔老板,使用水槽养殖加州鲈,3条210m³的水槽共计放养了8万尾加州鲈,全长已达20cm。6月10日开始发病,摄食变差,死鱼日渐增多至两三百尾/天,遂于6月20日采样送检。经全面检测,该加州鲈感染了指环虫和柱状黄杆菌,虹彩病毒呈阴性。综合考虑,建议其先杀指环虫,再拌喂敏感抗菌药。据后续反馈,其6月20号中午使用甲苯咪唑驱杀指环虫,6月21号加州鲈摄食明显改善,游边病鱼也有所减少。

左:P01,示病鱼症状;右:P02,示指环虫(4*10倍)

1.2损伤鳃丝,阻碍呼吸,直接致死。

2020年4月,广东顺德,网箱养殖加州鲈,2个8m³的网箱共计放养了3000尾全长为3~6cm加州鲈朝苗。4月16日,开始出现零星死鱼,并逐渐增多至十几尾/天,并偶见个别病鱼黑身、游边。4月19日,检测发现病鱼鳃部有大量指环虫,遂使用甲苯咪唑进行驱杀。据后续反馈,4月20日,死鱼仍有十几尾,但摄食明显好转,未观察到游边病鱼;4月21日,死鱼迅速减少,仅发现几尾;4月22日,死鱼现象消失,摄食恢复正常。

这主要见于全长8cm以下的朝苗阶段,如感染了较多的指环虫,鱼苗呼吸受阻,又遇上恶劣天气水体溶氧含量低,就很容易出现死鱼。

左:P03,示病鱼黑身;右:P04,示鳃部大量指环虫。

二、指环虫的间接危害

2.1诱发烂嘴、烂鳃病。

2020年5月,佛山顺德,池塘水面3亩,水深2米,有全长3cm左右的加州苗6万尾。5月19日,分筛;5月20日,水体使用复合碘+五黄类中草药进行消毒;5月22日,开始出现烂嘴、烂尾病,死鱼达200多尾;5月23日,使用所谓特效药“红粉”进行消毒,效果不理想;遂于5月25日送检。经检测,该加州鲈苗感染了大量指环虫,病灶有少量柱状黄杆菌。综合分析,建议其使用甲苯咪唑类杀虫药驱杀指环虫,并拌喂适量敏感抗菌药。据后续反馈,杀虫后死鱼迅速减少,死鱼现象在内服敏感抗菌药后完全消失,疗效显著。

对于小规格加州鲈苗种,感染指环虫后很容易继发感染柱状黄杆菌而出现烂嘴;对于大规格加州鲈苗种和中成鱼,感染指环虫后则容易继发感染柱状黄杆菌而出现烂鳃。当指环虫与柱状黄杆菌混合感染时,不杀虫则使治疗难度大大增加,即使治愈后也很容易复发。

左:P03,示病鱼;右:P04,示鳃部指环虫。

2.2诱发花身、鳃盖溃烂等。

2020年5月,佛山顺德,池塘水面5亩,水深2.5米,有全长15~20cm左右的加州苗4.5万尾。5月25日送检,经交流,该塘已发病近一个星期,死鱼症状以花身、烂身、鳃盖溃烂为主,用过硫酸铜+碘、拌喂过治疗烂身的专用药,但效果都不理想。经检测,该加州鲈感染了指环虫,内脏未分离培养到疑似致病菌,蛙属虹彩病毒呈弱阳性。综合分析,建议其使用甲苯咪唑类杀虫药驱杀指环虫,以减小刺激,并拌喂胆汁酸、五黄类中草药等。据后续反馈,该塘主于25号傍晚泼洒高锰酸钾+碘,但病情未见明显好转,5月29号,杀虫,31号,再次杀虫,病情逐渐好转,至6月4日,死鱼减至二三十尾/天。(编号:2005257)

对于加州鲈中成鱼,虽然不易出现烂嘴、烂鳃病,但感染指环虫后,鱼体不舒服而摩擦塘基、底泥等,继而感染细菌出现鳃盖溃烂或花身、烂身,导致死鱼。

2.3造成刺激,降低免疫力,加重病毒病的病情。

2020年6月,佛山顺德,池塘水面12亩,水深1.7米,有全长10cm左右的加州鲈12万尾。该塘原有加州鲈苗约8万尾,于5月31日补投4万余尾,次日开始发病,死鱼逐渐增多,至6月11日达3000余尾/天,采样送检。经检测,该加州鲈苗感染了指环虫,未检出疑似致病菌,蛙属虹彩病毒呈强烈阳性。综合近期类似病例的诊治经验,我们建议其使用甲苯咪唑类杀虫药驱杀指环虫,解除寄生虫对鱼体的刺激,同时控料投喂,并拌胆汁酸、五黄类中草药、多维等,促进体质恢复。据后续反馈,6月12日杀虫(甲苯咪唑),6月13日死鱼略有增多,达4000余,但游边鱼明显减少;6月14日,死鱼约1200条;6月15日,死鱼400余条;6月16日,死鱼100余条,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蛙属虹彩病毒病是加州鲈常见的一种病毒病,在3~5月发病率很高;该病毒的毒力相对较弱,其致死率与水质、寄生虫等关系较大。如有指环虫的存在,会导致病情严重恶化,驱杀指环虫,解除其对鱼体的刺激,可以一定程度减缓病情,促进康复。

三、流行特点与诊断方法

从发病季节看,指环虫感染主要流行于3~6月份,尤其是“龙舟水”期间;从发病特点看,高密度养殖,如网箱养殖,或苗期未撤围网阶段,指环虫的感染率明显高于一般的池塘养殖。

指环虫主要寄生于鱼体的鳃部,由于其个体较大,易辨认,显微镜4*10倍或10*10倍下即清晰可见。对于小规格的苗种,往往我们检测寄生虫时会将其鳃丝全部剪下,制成水浸片镜检,基本都能准确诊断;但是,对于大规格苗种和中成鱼,我们往往只剪取一小块鳃丝组织进行镜检,就很容易误判(指环虫在鳃组织上是不均匀分布的)。因此,我们建议,对于不同规格的加州鲈,检测指环虫时都要剪取其一侧鳃组织(共4片),全部进行镜检;最终由专业渔医根据实际病情和指环虫的感染比例和感染数量,综合分析,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四、防治方法

预防方面,鱼苗驯食后,尽快撤掉拦网,放大水面养殖,以降低养殖密度;在流行季节,尤其是雨水频繁时,加勤检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治疗方面,甲苯咪唑是驱杀指环虫的特效药,选择正规厂家的GMP认证产品,在专业渔医的指导下使用即可。但是,需要指出:其一,甲苯咪唑对指环虫的虫卵的毒杀作用较差,尽管施用一次甲苯咪唑即可有效驱杀指环虫,但我们仍建议隔天再追施一次,以降低复发风险;其二,甲苯咪唑对螺类等软体动物高毒,应尽量避免螺类趴边时施用,以免螺类大量死亡、腐败而恶化水质。

五、讨论与建议

指环虫是鳃部寄生虫,其对加州鲈的危害主要在于破坏鳃丝,造成组织损伤,继而引发呼吸功能受阻、免疫力下降、继发性细菌感染等。尽管该虫个体大,但其感染数量不多,很多人都认为其危害较小,不至于发病死亡。但是,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指环虫感染,确实需要感染数量较多时才表现出摄食变差等病症,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水体溶解氧含量低,才会出现死鱼;但是,就我们接检的病例来看,绝大多数的指环虫感染都伴随着柱状黄杆菌、虹彩病毒(蛙属)等其它病原的混合感染,这时,尽管指环虫的感染数量不多,却可以使病情严重恶化,治疗时如配合驱杀指环虫,可以显著增强疗效。

当然,也需要指出,鱼病的诊治是一项对专业和经验都要求很高的工作,在设计治疗方案时,不仅要考虑指环虫的感染比例和感染数量,还应准确诊断其细菌、病毒等的感染情况,结合天气、水质、用药历史、池塘实际情况等,综合分析,才能有好的疗效。



为你推荐

转载声明
本文为“水产前沿”独家稿件,版权合作,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