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岳阳楼

 晨曦深处 2020-07-06


家国常萦梦,历殿前直谏,塞外固防,自当提笔关忧乐;
去留何挂心,无冬日己悲,春时物喜,怎不登楼开抱怀;
这副对联是我去年读《岳阳楼记》的感想。这篇文章读了多次,每读一次,感受就升华一次。范仲淹写这篇记,虽然没到过洞庭湖,仍写的如此感人。有人说范仲淹在花洲书院写作时,以他曾经见过的湖和滕子京送他的《洞庭晚秋图》为基础,以此想象加上巴陵的风物自成一篇好记。这似乎也有道理。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就是他时刻以国为己任的抱负。没有此种抱负,怎么也写不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牵挂;没有此种抱负,怎么也写不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悟。况且那是他已经被排挤在野,身处逆境,即使这样,依然牵挂的是国之大事。范仲淹文能治国,武可安疆,实是难得的人才。他写《岳阳楼记》,也正像具有高瞻远瞩的胆略、具有博大广阔胸怀的毛泽东才能写出《沁园春·雪》那等雄浑壮阔的篇章一样,不是一般文人骚客能够吟诵的。
洞庭湖幸运有岳阳楼,巴陵城幸运有岳阳楼,而岳阳楼更幸运有这篇《岳阳楼记》。
湖誉一楼,邑誉一楼,风雨一楼囊旧事;
野牵两字,朝牵两字,乐忧两字入心声。
悠雲2020/07/05
于上阳古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