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天才儿童被“鸡”废了~杨振宁的建议,值得你看一下

 帝呱呱星球 2020-07-06

之前和一个朋友聊天,他孩子北京一所牛校上学,在数学上很有天赋,整天在家里鼓捣各种模型,还到处找专业书看。

于是他把孩子送入天才班强化训练,结果一年多之后,孩子对数学没有兴趣了,整天蔫蔫的,最后孩子交了底,说每天都是做题,觉得跟机器一样,生活没意思。

疫情期间,孩子暂停了之前的超量学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想看想做的事情,朋友说,孩子看起来笑容多了很多,而且学习效率反而提高了。 他的话让我一下想起了两个天才少年,他们成长轨迹迥然不同,结局也完全不一样。

一个是杨振宁。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他从斯坦福读书回国后,杨振宁已经6岁了。杨武之很快就发现了杨振宁数学能力很强,而且学习上天赋异禀。 搁到现在,家里出了一个天才孩子,那赶紧请最好的老师辅导、跳级、参加各种竞赛,早日上大学,早日成才。 但是杨振宁爸爸没有这么做。 杨振宁说自己幼年时功课很好,中学时代就在数学上有早慧的天才,但是他的父亲没有进一步让他去念微积分这些大学教材,他经常看父亲的英文版数论书并向他请教问题时,他父亲都说慢慢来,不着急。 于是他有大量的时间与小伙伴一起制作简易的幻灯机,关了灯在墙上放电影;礼拜天在家里做化学实验;晚上带弟弟们到自家屋顶平台上看北斗星;跑到荷花池溜冰;和一帮小伙伴到坡顶上骑车,从一座没有栏杆只有两块木板搭成的小桥上呼啸而过。 杨振宁爸爸不仅没有在数学上过度开发孩子的潜能,而是让他像一个正常孩子一样度过童年,并且请人来教他读《孟子》,加强在文学方面的学习。 这种教育方式让杨振宁受益匪浅,父亲的“慢慢来,不着急”极大的保护了他对科学的热爱,以至于后来他说他不喜欢赶时髦研究热门课题,而是更愿意从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方向去研究。 也因此,杨振宁不赞成“苦读”,他说“如果你做一件工作感到非常苦,那是不容易出成果的。” 而对人文学科教育的重视,也给他的科学研究注入了美与灵感。 我之前看《人物》杂志的报道说杨振宁非常注重品味和风格,并且对中外诗词、戏剧可以信手拈来。 也因此有人评价杨振宁的物理学已经拓展到形而上学,把诗和美包容了进去。 

与杨振宁截然相反的一个天才儿童叫做威廉.詹姆斯.西德斯(William James Sidis),西德斯的父母在他婴儿时期就发现他有天赋,于是父母在他18个月的时候,就教他阅读识字,等他到6岁时,已经可以用好几种语言阅读了。 6岁上小学后,从一年级一直跳级到七年级,11岁时,就考入了哈佛大学,入学没几个月,他在哈佛大学数学俱乐部做了一个“四维空间物体”的演讲,让大家惊讶不已。 这一切,都是一个人生赢家的范本。 但接下来的生活,却急转直下。 西德斯性格乖戾,与父母反目成仇,并与整个学术界为敌,后来找到了一份不需要动脑筋、收入很低的文书工作糊口,并且终身未婚。 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创造任何与其智商相匹配的成就。46岁时,西德斯死于孤单、一事无成和身无分文的悲苦里。

关于天才少年的教育,杨振宁在68岁时曾这样回复过一位华人学者,这位学者曾经来信说自己的儿子非常聪明,是一个少年天才,12岁高中毕业了,想马上送他到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询问杨振宁的意见。 杨振宁的回信是这样的,说:“

章雄非常年轻,没理由去着急,请您阅读数学家Nobert Wiener的自传《昨日的神童》,即便他曾经是个聪明的孩子,但父亲仍然不断地施压,以至于他60岁了,都成了一名才智超人的著名数学家了,他的思想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在自传中,维纳还讲了好几个跟他同龄的哈佛大学的聪明孩子,几乎每个人都有不幸的生活,有的甚至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所以,我要给您的忠告是:让他像正常孩子那样发育成长,每周花一两个小时接受大学教授的指导,不要急于在数学和科学上施压。 

在他前面还有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尤其重要的是,在心理跟学习上保持全面均衡的发展。 

我看不出对章雄急求成才有什么好处,而我看得出拔苗助长是有严重危险的。

以杨振宁的咖位,想必见过的天才人物比我们听说的还要多。 他在人生68岁的时候这么回复一个超常儿童的父亲,充满了一个老者的善意与智慧。 超常的天赋,是上天的礼物,但处理不好就是沉重的负担。 《1843》杂志的曾经有篇特稿叫做《天才的诅咒》,作者麦琪·弗格森通过采访大量的天才儿童和他们的家人,并且调研了号称云集世界顶级高智商人群的门萨俱乐部,最后发现,那些真正的天才儿童,从小就经历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调查显示,美国门萨俱乐部的成员患有注意力不集中症的比例,是一般人的两倍。不少天才无法好好休息,大半夜睡90分钟左右就会醒来再也无法入睡,这是身体的折磨。 文章里还说,天才儿童在某些方面的超常发展,往往意味着其他方面的缺陷,比如一个天才的大脑里,掌控语言、模式和数字的区域极其发达,那么他大脑里的其他区域(比如掌控情感的领域)就会相对比较弱,这也使得他们更难融入人群,更难获得理解和认同,这是心理的折磨。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杨振宁才会说: “在他前面还有一条漫长的人生旅途,尤其重要的是,在心理跟学习上保持全面均衡的发展。” 

这个培养方针,不仅适用于天才儿童,也适用于普通儿童。

这些年,儿童自杀事件以及抑郁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也越来越普遍,除了外界环境的原因之外,或许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们是否真的足够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我们是否足够给孩子留白?

我们是否真的有把教育当成一个长跑事业?

我们不遗余力的希望孩子取得学业上的成功,究竟是真的为了孩子好,还是仅仅为了满足作为父母与其他父母比拼的虚荣心?

我一直觉得,快乐与成就之间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平衡的好,孩子可以成就和快乐兼得,怎么找到两者之间敏感的平衡,或许是每一个父母一生都必须修炼的技能,也是我们作为父母的宿命吧。

*更多相关文章,可以点击下方专辑阅读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