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玩法:看视频写作

 微微传奇 2020-07-06

万卷写作负责开发一切新奇的闻所未闻的新写作探索。

比如这个平平无奇的小视频,直接放在直播课的微信群让他们看,说说发现什么?

听到风和落叶。

看出了校园、校道、宣传栏。

猜出消毒棚和隔离墩为返校做准备的是最厉害的。毕竟只拍了一角,不留心生活是完全猜不到的。

把这群小福尔摩斯小柯南一看,还有什么不敢尝试的呢?

学生和老师是互为动力的。

你们有多高产,我有多大胆。

我们还会开发更多大家想不到的阅读和写作课。

《落》

它们翻滚着,在呼呼的风中,摩擦地面的声音能清晰地听见……

那,是学校的一个角落,一块本应该热闹的地方,可现在,一切都被扯碎,等待的树,也流露出黯然的眼神。

幼小的孩子嬉笑,玩闹,下课时尽情地奔跑,一切都只存在于记忆,而记忆似乎也被冲淡,只留下茫然和无助,它,也只能静默着,一直静默着。

阳光照射着,它低下了头,想起那坐在树阴下看书的孩子,那孩子的眼泪曾经流动下来,流进树根,成为了推引它成长的动力……

风继续吹着,它看着新建的蓝色防护棚,它的角落被风吹得呼呼作响,这让它不由得担心起来:它倒了,孩子们来上学的日子不就要推迟了吗?不,不行!孩子们上学不能推迟,我不想让那活力离我越来越远!

它想着办法,可是它只是一棵树,它无能为力。

最后呈现在我眼前的,只是那感人的一幕:它让自己的叶子随风飘落,在风中飞舞。我似乎猜出了它想到唯一的办法:用自己的叶子来呼唤着风,为防护棚分担压力……

——夏妙可

《学校的风》

春风本已到来,但在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消毒水味。

学校如同营地,早已驻扎了许久地临时消毒营,像是变了色,无情的风甩起它的一角,整个消毒营鼓胀了起来,风把它穿了个够,现在它就如一根绳子上的纸片,被风毫无怜惜地吊着,任被玩弄。

校道旁的樟树被风一吹,且不说树叶,就连树根也快小命不保。透过这些樟树,我能清晰地听到风的叫声。地上的落叶撒了一地,红的,黄的,那被人们誉为冬天都永不衰落的樟树,却败给了风。那些被吹到地上的落叶,被命运安排着,被风吹着,缓慢地向前进。真是风吹着它们吹着向前进吗?还是它们不愿被那肆虐的风追赶,拼尽浑身解数地想往前逃?

如果我的学校也是这样,我宁愿不开学,宁愿在家里寻找快乐。

——袁之妮

《落叶》

消毒棚旁,路障边,落叶几片。

樟树叶度过了秋天,熬过了冬天,躲过了肃杀的季节,却在春天的阳光,清凉的风里,悄悄地落下。

它在树上等着,等着,等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还没等到孩童的脚步。累了,回归了土地,等不到了,悄悄地被风带走了,在消毒棚旁,在路障边。

——刘洋

《风》

空旷的校道上,风刮着。

是那样迫切,催促着回归校园的孩子们。

强劲的风,刮走了病毒。只为,盼着开学的孩子。

樟树叶,熬过了艰难的冬天,熬过了残忍的无硝烟的战役。却,在这春暖花开之际,在这胜利到来之际,落了。这是为何?

风刮着,在空旷的校道。

——谢欣甜

这两篇不约而同把开头结尾处理成回环,有这样精致的心思,文章自然耐读。

《叶》

严冬到来,冻住了门窗,门前的樟树挡在家门口,盖上了厚厚积雪。我有些不安,向窗户外看,你无声抵挡着咆哮的风,叶子依然绿着,粗大的身躯不住地摇晃,而那绿,仿佛永远不会褪去。春风轻抚而来,你的叶子,却在欢乐与美好中枯萎,无声落下,化作一缕薄雾,被初阳蒸融。

——胡永恒

《落叶的樟树》

仿佛只是冬眠

睁开眼就是春天

褪去饱经风霜的旧叶

只为迎来

自己全新的一面

这个时间

应该早开学了吧

为何地上

只有自己的落叶

他不知道

这个冬天到底经历了什么

也不知道

将会有一层无纺布

遮住每一个

他渴望看到的笑靥

——靳依灵

《风》

学校的风

变了

它已许久未传递过朗朗书声

已许久未用校外小吃的飘香馋过学生

已许久未听到篮球场上的喧嚣嘈杂

它徘徊

它彷徨

它也曾高跳问苍天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可回答

只有自己的回声罢了

只有风掠过罢了

——杨宜霖

《落叶归根》

你们

为何选择在春暖花开

阳光满洒照的时节

随着风

一片片地飘落在地上

翻滚    跳跃

反正都要落叶归根

为什么要熬过一个又一个难免眠的冬夜

一个又一个飘雪的日子

——胡奕然

结尾曾经又问了一次“为什么”,请她删了。有时候重复能起到强调的作用,由于前面问的很长,短句重复不能起到强调,反而累赘。

《落叶》

风的声音传来

樟树叶的飘落

熬过了冬天

为什么不继续生长?

等不到别人的夸奖?

等不到孩童的欢笑?

秋天落叶,春天生芽规律你已忘掉?

你就像倒春寒一样反抗着规律。

——赵思睿

开始她用的是“为何”,考虑她是三年级,要她用“为什么”,而且把其它语句尽量理平理顺,不要雅致化用语。

《校园》

又见了校园,像是重温了以往的欢声笑语。哪怕,这只是它的一丝,一毫。校园?说起这个词,它仿佛已经被我淡忘了。那还是我们熟悉的校园吗?风大了,消毒棚的一角,被风卷起,棚子的深蓝色,像一根拔不掉的针,碍眼。路障,拦住学生的冲动,与冷却的心。风呼呼地吹着,樟树的叶,掉了一地。红的,绿的,黄的,像五味杂陈,把多元素揽及一身。校园,这是我们熟悉的的校园吗?还是,陌生?

——聂苡萌

《风》

风和树熬了一个冬天。风悲伤地挥起手,树轻轻拂袖起那空空洞洞的黄叶。扫尽了校道久违的热闹,那红叶翻滚着、纷飞着,大风随意摘下那树的发。蓝色的消毒营预备着新的学期,耳畔萦绕着叶摩擦的声音,似乎在静静地荡起:“叮叮叮——”的上课铃,课间嬉戏的笑语。一刻热闹繁响在期盼的心。

——熊卓雄

唯一的精批精改。原文用语晦涩含蓄,是一句一句问本人想表达什么,一句一句改过来,改成这样畅达通顺。

技巧是为表达服务,不能过于炫技干扰表达。

《开学前》

风把其他落叶吹向远处

消毒篷的一角被吹起

路障整装待命

冷落在另一个角落

公告栏上

贴着以前的公告

已经褪色而毛糙

熬过了这个不一样的冬天

迎来一个不一样的开学季

——武吴桐

《落叶》

细小的碎步在粗糙的水泥地上发出呲呲的声音,粗狂的吼声掠过大地,惊得无数只蝴蝶纷纷扬扬地从天而降。

鲜红、枯黄……樟树因困扰而落下片片斑驳的发丝。

它在困扰些什么?又在因何而困扰?

没有什么,只是孤独罢了。现在的校园,怎么变得何等冷清啊?

想当初只要铃声一响,欢声笑语盈满校园,天天亦如此。那时的生活是多么的快乐,校园是多么的热闹啊!

可现在,校园却是如此空荡。每天只能听到树叶在地上沙沙作响,以及风的声音在校园里独自空灵地回荡。要多无趣,有多无趣。

樟树叹着气。不必隔着围墙,企盼能听到丝丝细小的童音,而是光明正大地看着他们欢笑,看着他们嬉闹……那种生活可真是美妙啊!

樟树叹息着,在风的咆哮中洒下一地落叶。

——孙亚娴

最初有童话般的对话,因为是六年级,请她删了。童话式的表达在低年级很好,三年级也可以,增加亲切感和字数。独独高年级慎用再慎用,它把你的文章阅读对象直接降成低年级。

所以我常说当你写作时,要把读者当成有挑战性的对手,做一次旗鼓相当的较量。不要生怕人家看不懂,把一切抖出来。

《风》

风没有宅在家里,

依旧在外飞腾。

跟往常一样,

席卷着落叶。

在地上奔跑,

偶尔跃入空中,

又悄悄落下,

稍稍传出点声响。

风好像乖巧了点,

冬天的风如针一样刺痛;

现在,

就像是棉花轻抚在脸上,

过去的那种凌厉,

已飘散不见。

——陈雍

学校,

我在你面前,

隔着屏幕。

听说五月里和风有一场相会?

请原谅我的自私,

但我真的不愿意

看你享受这难得的清静。

——汪乐希

清新脱俗,跳出惯性思路,以不一样的角度来写。含蓄雅致,把该表达的意思正好半藏,又不用担心读者发现不了。当然,这是典型会淘汰弱势读者的诗。

《何时》

红旗

褪色了

不再艳丽

树叶

在地上翻滚

是那样的无奈

它们哀嚎着

它们盼望着

孩子们

回到它们身边

——陶维肖

《学校》

树挺立在校园道上,再冷的冬天它也不怕,在这柔和的阳光下,丢掉过去的不美好。那早已备好的消毒篷,那迫不急待的路障。在风中,格外陌生,期盼着,推开教室门,看那一排课桌和那说疯了的同学,真想念那上课铃。

——李玉涵

《学校里》

风狂躁地吼着

惊的叶子从树上跌落

也不见一人回应

消毒棚拍了拍他的背

看着封锁的大门

说道

别急,过些日子他们就到了

——陆文雪

拟人化,童话般口吻,有低幼化倾向?不,这是好诗。

樟树叶飘在地上

叶尖刮着水泥地

沙沙喳喳

红的红黄的黄

樟树熬过了冬天

在春天才舍得放开叶子

我们熬过了疫情

迎来不一样的开学季

蓝色的消毒棚

红色的路障

为我们保驾护航

学校在风中

又热闹又孤单

我们何时会才能回到你的身旁

听你诉说着这久远的孤独

——张琪媛

原诗语言拖泥带水,删删减减,立刻明了。不光诗的语言要干净利落,平时写作也要有这样的意识。

现在小学生的通病是累赘字多,啰嗦句多,真的要多写诗,把语言炼干净。

《风》

疫情之后,我们的校园还安然无恙吗?只听得见风的咆哮声,听不见学生的读书声。此时的风像一个正在捕猎的野兽,见到“猎物”就扑。它扑向大树,大树的叶子吓得在地上打滚。它扑向红旗,红旗扬起披风,拼命和寒风对抗。它扑向帐篷,帐篷也在瑟瑟发抖。这还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吗?看到这风狂野的场景,我不禁想起了我和同学们在阳光下奔跑的场景。希望我们归校时,迎来的是和煦的春风。

——缪学进

这篇和袁之妮的在描写风时大量用寒和冷这样的字眼,拍摄时阳光明朗,街上好多人穿T恤,怎么能不顾事实呢?

所以,这样的字眼必须滤干净。

说白了,还是习惯的善恶分两边,一旦要突出什么,就丑化对方。这种常见于国产动画片和小学生作文的通病,还是放弃吧!

认定必须对立,就是一种思想还没长大。

这篇原文还有另一个问题,开头切入慢。这个也是长年累月凑字数留下的问题。

尘封已久的校园里

风在里面咆哮

树叶害怕的都落到了地上

但却没有一个人理

消毒棚在校门口

不知站了多久

它望着紧闭的校门

好像是个学生

——蒋定轩

对于他,不模仿就是进步。

原本后面有三行,累赘,删。

樟树校门前空荡荡的,商店,小卖部都没有变,只是看不见一个人影,这时往日热闹的校门口才显得无力,红旗独自空中凌乱,一切那么陌生。校门前一直有一排樟树,领略过冬秋时分凛冽显得得沧桑,看起来像一个个有故事的人,是啊,樟树有他自己的故事,经历过那么多艰难,仍挺拔的他偏偏在春天才落叶。我想起老师,一生都在为教学奔波的老师,就像樟树啊,在最困难的时候保护柔嫩的小草小花,春天一到便将绵绵树叶化作尘土,也许樟树是不在乎的吧,尘土也好,养料也好,唯有一颗心长存,这,就足够了。

——刘芳菲

《风与旁物》

风,他大声地叫着,

席卷着树叶。

风的呼呼声与落叶卷地的声音融和。

显得有了一丝丝的凉意。

风哀叫着,

“何时才能恢复已往。”

落叶也一样,

已卷地的声音和风一起哀嚎。

风与一旁的红旗演奏,

红旗跳着,

风哀嚎着:

“何时才能恢复已往!”

左边的消毒棚也不安静,

和风、落叶、红旗一同表演。

他尽力地摆动双脚,

与他们一起喊:

“何时才能恢复已往!”

——刘祎程

《落叶》

春天,是春暖花开的时节。

你们,用自己的毅力挺过了那落叶无数的秋天,挺过了大雪纷飞的冬日,可正当生机来临之时,你们又褪去了那苍老的年华,随着阵阵风的哀嚎,紧贴着地面,不停地滚打着。可这落叶,也倒印出了现时,褪去了那邪恶的病毒,迎来的,又必定是一个不一样的生活。

——唐添麒

这两篇做了典型示范,一个还没掌握写诗的技巧,有重复,有两个不符合整体基调的词“表演”“演奏”,情感饱满,感染力强。
一个技巧成熟规范,用词华丽,我请直播间学生点评,他们立刻发现:缺唤起共鸣的点,缺情感。
技巧是写作的装饰,情感和思想才是文章立住的根本。还是希望学生有温度有态度,哪怕有错误。

叶落了有一段时间了吧

是冬天掉落的

枯黄,萎缩

校园里却无一人打扫

任它们飘落在地上

我们也该回去了吧

冬日

也该结束了

——杨一菲

典型翻车现场,在所有人观察视频进行分析时没听,当时特地强调樟树这样的常绿树秋冬不怎么掉叶子,反而春夏掉叶子。

有技巧,却无视每天的温度怎么说都不能算冬天。这种无心式写作常见于喜欢“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霸道总裁式,没有静心体察,无视于别人的意见。

书写真实

yy直播间号 : 1394050313

正式返校前每晚7点

语音直播公益阅读写作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